前往建議的文章
-
南投風土協會推「儲值蔬菜箱」支持在地小農
南投縣竹山風土孕育協會以「社區支持農業」經營模式,串連在地有機小農共創「足安心蔬菜箱」品牌,達到產地自銷,減少碳足跡、農業永續經營、維護食品安全及品質等目的。並積極拓展民宿餐廳等企業客戶及電商通路,以穩定客源。
-
賦能與賦權 助馬拉威女孩脫貧 ─ Tiwale用就業與教育打破貧窮輪迴
Tiwale在服務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和修正,摸索出實現家庭脫貧目標的有效方法,那就是透過「賦權」而創新,並且讓每位學員都帶著使命感,成為改變社區的種子。
-
談永續發展的趨勢目標與人才培育
近幾年,ESG、CSR、SDGs等英文縮寫詞彙,在日常生活中愈來愈頻繁出現,成為勢不可擋的潮流。這些詞彙及其背後的意義,與環境的關聯為何?企業該如何接地落實?需要什麼人才?有志者又應如何投身?事實上,這每個環節都是企業走向永續的關鍵。
-
如果有一帖藥能治百病,那一定是一帖什麼病都不治的藥
我想大家約略可以猜出能治百病的是什麼了吧?良好的生活習慣。比方說正常作息、吃清淡、多運動、少醣少脂多蔬果…諸如此類的。這不是藥,但是大家都知道違反了一些基本的邏輯,就會出現很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