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建議的文章
-
社會企業在台灣-Social Enterprises in Taiwan
-
Indigiearth弱勢媽媽 用美食救原民
歷經流產、家暴的原住民婦女返鄉扎根,將自己童年在灌木叢中採集食物的經驗,化為創業資源。她用美食訴說原住民生活故事,串連起原住民社區,也把就業、收入和教育機會留在原鄉。如今,她的企業壯大,還走出海外,要讓世人一起為她6萬年生生不息的原住民文化喝采。
-
送情柴燃起部落再造 不畏疫情重現卡札札嵐風情
原住民族部落推動「輕旅行」,活絡經濟已行之有年,行程設計必須融入在地文化,才能受到遊客青睞。屏東縣泰武鄉萬安社區發展協會,在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支持下,以復興排灣族中斷60年的「送情柴」文化為主題,結合環境教育,推出具在地特色的文化遊程和自然生態體驗,創造青年就業機會。
-
社會企業碎碎念—日常生活與本質
老實說,關於社會企業這個領域,接觸的越多,越加覺得自己知道的越少。但勞動部友人無論如何希望我對英倫之行分享一些想法,也只能硬著頭皮寫些很不成熟的東西。 2015年夏天,找了個藉口待在英國。在倫敦的幾星期中,學術上實在沒有什麼長進,多半是找朋友聊天鬼混,拖著一家老小參拜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