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池上萬安社區發展協會 從稻米原鄉到觀光青創
每年4月底,節氣進入榖雨,是莊稼生長的最佳時節。第一期稻作已孕穗,連綿黃澄澄的稻田,在遠方翠綠中央山脈的映襯之下,美得像幅畫,讓人不忍移開視線。
沿著197縣道,來到由臺東縣池上鄉萬安社區發展協會經營的「稻米原鄉館」,一樓販售農特產品、手作文創商品;二樓是多功能會議空間,視野極佳,伯朗大道就在眼前展開。坐擁花東縱谷的最佳景致,這裡不僅是萬安社區的入口,也是認識池上最好的地方。
這棟擁有農村磚窯意象的二層紅磚樓,原來是閒置多年的肥料倉庫,2004年萬安社區集勞動部等公私資源,修繕改建。2003年投入社區工作的協會理事長陳政鴻說:「2000年,萬安社區在現任總幹事蕭仁義帶領下,完成前期規畫;而他投入的年代,算是定位發展期,社區居民開始有意識地維護地方地景、選擇地方生活的樣貌。勞動部的補助計畫和稻米原鄉館也在同時期開始運作。」
翻新老屋倡導長宿,吸引青年移居
「社區工作不外乎『地』和『人』兩件事。土地使用的部分,剛開始一定會遇到挫折,做出成績之後,比較容易說服地主。向農會承租改造的稻米原鄉館,就是一個良好的示範,」陳政鴻舉例,隨著觀光人潮湧入,陸續有居民願意釋出閒置土地當停車場,目前進入社區轉型期,從稻米產業、小旅行觀光活動、長宿(longstay),到凝聚在地共識的地方記憶展覽等。
近年來,協會陸續修復四合院老屋「楊桃墅」、活化磚窯村宿舍等社區老舊建築。場域活化後,除舉辦課程講座、體驗活動之外,也規畫為遊客、移居青年長宿的住宿空間。2010-2024年期間,協會實施的「長宿」相關「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和「培力就業計畫」,間接補足了因人口老化而產生的勞動力不足問題。
「吸引青年返鄉或移居要有誘因,從零開始的生活,很難吸引在外地有工作的年輕人。」因此,協會提供移居青年住宿費用減半的優惠,以減輕他們生活的壓力。
種稻行銷,擦亮地方產業招牌
「不要去萬安,萬安蓋硬斗(台語,困難之意)。」儘管協會的應徵人員之間私下流傳這樣說法,但陳政鴻樂觀看待前景,他認為地方的改變本來就必須投入心血,而成立近30年的協會,正不斷進化。在相關計畫的協助下,從厚植地方稻米產業開始,再讓消費回歸到產業,幫助更多居民,讓他們有安穩的生計,最後更希望吸引外地人來此地生活。
20年來,因勞動部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和「培力就業計畫」,吸引了65名人力,近年來更有年輕化的趨勢。協會專案管理人陳奕辰及三位同事就是移居池上的青年,協會期待從自身做起,邀請更多有志青年深耕地方。
隨著協會更加關注「農村生活價值」,陳奕辰指出,協會的工作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產業層面,包括地產地消(編按:在地生產,在地消費,減少食物旅程)、深度旅遊和特色餐飲等;二是社區層面,主要集中在共好共老、文化策展和青創培力等方面。
深度旅行,自遊池上很文青
以稻米原鄉館為例,做為社區產銷平台,提供池上小農自產自銷的優質農產品,不僅促進了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連結,還能有效地串聯當地資源。換言之,協會像是對外擴散的中心,連接更多的商家、居民和遊客。
這個模式也運用於協會的另一個品牌「自遊池上」。這是由社區出發的生活體驗計畫,遊客可以選擇包含地方走讀、廚藝旅行、工作假期的深度旅行,或者是單日、長宿駐村,讓來此居遊的旅人不僅能感受到池上的美景,還能與當地居民共享日常生活。
期待計畫持續發酵,未來透過學習型遊客、在地小農、職人品牌和社區居民的串連,共同打造令人嚮往的池上生活氛圍。
池上鄉萬安社區發展協會-官方網站
農夫阿伯也斜槓 金牌導覽員邱華振 池上農家出生的邱華振,因2004年「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而投入社區工作,如今已是協會自聘人員。今年70歲,人稱邱大哥的他,農閒時間擔任協會導覽員,解說方式生動活潑,特別的是,他是開著鐵牛車載著遊客環繞池上重要景點,人多時,則備妥自行車,讓部分遊客跟在車後頭,特別有趣。這些體驗雖然是在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卻是遠道而來旅人的風景。 邱華振不但是社區金牌導覽員,還寫得一手漂亮的書法。協會今年年節禮盒上的「萬事平安」以及稻米原鄉館內的春聯,都出自邱大哥之手。世居池上,他對這些年的變化感受特別深,「早年農村生活,很單純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社區意識抬頭之後,產業結合文化,協會留下很好的農業區和遊客分享池上的田野風光......」邱大哥指著遠方黃澄澄稻田,眼裡似乎看到未來的風景。(林穎成 攝影) |
▲圖1:萬安社區發展協會以「農村生活價值」為本,強化在地產業青年返鄉。前排中為協會理事長陳政鴻。(林穎成 攝影)
▲圖2:來池上參加萬安社區發展協會的遊程,可先預約搭鐵牛車聽導覽,趣味橫生。(萬安社區發展協會 提供)
▲圖3:稻米原鄉館串聯當地資源,提供池上小農自產自銷農產品。(林穎成 攝影)
▲圖4:以長宿方式體驗花東縱谷是一個新選擇。(林穎成 攝影)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案例故事
撰文:夏綠蒂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