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三和青創基地 社區產業經濟化 全職媽媽做到了
從玩票性質到專業經營,三和青創基地創辦人廖緗翎的創業歷程或可說是「全職媽媽勇闖創業路」的縮影。
十多年前,剛拿到工業工程學士學位的她無心投入本業,卻又沒有勇氣傾聽內心的聲音,茫然間,她選擇走入婚姻,直到26歲生了第二胎,開始感受到經濟壓力,萌生幫助家計的念頭。
她抱著「花小錢、賺小錢」的心態,報名農業部下轄農民學院開辦的課程,學一套「從黑手指變成綠手指」的園藝技能。她坦承:「雖然我一直以來種什麼都養不活,但從小就對園藝很有興趣,才希望藉由上課學會專業知識。」從此開啟園藝人生之路。
種植多肉植物 創造差異化路線
找對門路,加上適時搭上多肉植物的熱潮,如今她不僅是多肉達人,養出超過1,000種多肉景觀盆栽,而且憑藉線上線下全通路整合(Online to Offline,O2O),創造穩定營收實績。
37歲的廖緗翎回顧創業歷程,除了感佩政府相關單位傳授專業理論與實務指導,也歸功桃園市龍潭區三和社區發展協會的大力支援,輔導她定調以多肉植物生意起步,且一開始就做出市場差異化:切入多元品種、優質育土的高價路線,「同樣是網路販售,我不賣3盆100元,而是1盆100元。」
漸漸地,多元品種的名號引來買家敲碗到場選購,於是她順應要求,先在自家門外的廣場闢出展售區,後來還增蓋溫室,更拜託3名媽媽圈好友兼職。因為自產自銷、自行留種與育種,因此品種多元,遊客一逛就是兩三個小時,很常聽到他們抱怨,逛累了卻沒有地方歇腿、用餐。
報考文創所 走向活化社區之路
顧客的心聲,廖緗翎聽到了,將產業提升至六級化產業 的念頭在心裡生根.她甚至報考中原大學文化創意設計碩士班。「中間有一個關鍵驅力,就是2017年協助三和社區發展協會參加金牌農村競賽,得到銅牌獎。」獲獎的肯定,讓她說服公婆,將荒廢雞舍改造成餐廳,進而讓社區更活化。
2019年,廖緗翎獲選農業部門的青年回鄉行動獎勵計畫,隔年就要執行,但她說自己只有一股熱情,不知從何下手。她請益中原大學地景建築學系周融駿教授與建築系謝統勝教授,之後研擬出「改造老屋、在地餐桌」的企畫案。
「周老師建議,社區媽媽就是最好的真人版工具書,從採購食材、設計菜單到餐點上桌,問她們就對了。」果然,她的後援軍團不只完成前述任務,也嘗試將社區中的農業轉型為體驗活動,創造休閒經濟的附加價值。
(註1)「六級化產業」:源自於日本,始於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今村奈良臣的研究,發現日本農業生產的初級品販售至消費者手上時,材料利潤僅約 2 成,加工產品利潤則高達 5 成。甚至應用為食材後的外食業者也能取得約 3 成的利潤,大部分利潤被轉移到農業以外的部門。如要讓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回歸農事者,農業經營有必要納入產品加工(二級產業)及專業代理行銷服務(三級產業)並提高一級(農事)業者的主導性。
一場疫情 反成練兵最佳時機
當生態圈的架構逐漸明朗之際,廖緗翎遇到創業的關鍵轉折點:人才、資金都還沒到位。三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月錩建議她,不妨嘗試申請勞動部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結合社區農產品,發展休閒、餐飲、娛樂等觀光遊程,三和青創基地因而向勞動部提出「繞山花文創營運發展計畫」。
2020年,廖緗翎透過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申請到3名進用人員、1名專業經理員額。她自任督導,責成專經負責開發產品、財務、環境維護與品質管理;進用人員則是分別掌管餐廳繞山花的內場、外場等接待服務工作。
詎料,Covid-19爆發,廖緗翎原本擔憂創業計畫從此胎死腹中,沒想到疫情卻是讓這支創業零經驗的團隊破繭而出的關鍵。「這一年我們就當作在練兵,把廢棄雞舍的改造工程做得更細緻、把線上行銷技巧學得更徹底,也把套裝活動設計得更完善。」
政府資源 創業團隊最大後盾
今年,三和青創基地也攜手社區商家辦理夏令營隊,布建提供5種套裝休閒方案的經濟生態圈:多肉植物基本教學;認識家畜生命週期的「姊夫農場」;參訪號稱擁有台灣最多新品的錦鯉繁殖培育場;手作烘焙麵包與西點;手作陶藝以及採收當季水果。至今,月營收從10多萬元增至40多萬元,成長2至3倍。
帳面上看來,三和青創基地蹲了3年馬步就繳出好成績,廖緗翎肯定,政府積極提供資源,是她和創業團隊的最大後盾,也讓他們從中學到,借力使力可以事半功倍的訣竅。最重要的是,「社區商家從彼此串連的磨合過程中確立穩定邁向自力經營的目標,期望終有一天可以完全脫離補助,活躍社區經濟。」
三和青創基地(繞山花)-臉書官網
莊敏萱:多元就業方案有助銜接職場
51歲的莊敏萱加入繞山花之前,自己就是餐廳老闆, 2年前房東收回店面,考慮到中年謀職不易,於是接受廖緗翎建議一起打拚。年齡與資歷的落差培養出一段亦師亦友的關係:廖緗翎放手讓莊敏萱管理內、外場,她自己衝刺三和青創的業務。
在莊敏萱看來,職場上經常冒出各種影響生計的「黑天鵝」,對中年族群衝擊遠大於年輕人,但是願意再給自己一次機會的人不會沒有路可以走,「多元就業開發方案」顯然是很好重新銜接職場的橋樑。
▲圖1:三和青創基地憑藉線上線下全通路整合銷售,創造穩定營收實績。(林穎成 攝影)
▲圖2: 多肉達人廖緗翎(左)養出超過1,000種多肉景觀盆栽,開啟園藝人生。(三和青創基地 提供)
▲圖3:三和青創利用疫情期間將廢棄雞舍改造為文青餐廳,實現「改造老屋、在地餐桌」目標。(林穎成 攝影)
▲圖4 三和青創基地攜手社區商家布建提供套裝休閒方案,也精心設計在地料理,讓月營收倍增。(林穎成 攝影)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案例故事
撰文:周玉文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