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不斷地轉型與突破 走自己的農業路
傳統農村面臨挑戰 大埔合作社協助轉型
高樹鄉是屏東縣最北端的典型農業鄉鎮,原本是農產品豐富,生產跨及熱帶、亞熱帶的多種類蔬果的農村。然而,自2002年臺灣加入WTO之後,本地農產品面對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
由於高樹鄉大埔村當地的居民以客家族群為主,而農產品的醃漬功夫則是客家庄的一項傳統技藝。因此於2004年3月,在屏東縣地方產業交流中心「高樹元氣館」的協助之下,由鍾秋香小姐帶領大埔當地的老前輩們,成立了「青春不老隊」。成立這個團隊的主要目的,就是以社區總體營造的角度來包裝、行銷高樹鄉的農產品。2004年10月申請合法立案成為「屏東縣高樹鄉大埔農產品生產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朝向社區型專業經濟組織邁進。
結合在地資源 增加產品附加價值
在勞委會(現為勞動部)為扶助弱勢族群就業而推動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以下簡稱多元方案),讓合作社得到了奧援,獲得多元方案人力的協助,並且找到農產加工的市場定位,為高樹鄉勾勒出未來發展的輪廓。
合作社收購當地農民產收的水果,研發各類果醋,蔬菜也以傳統手工技術推出醃漬菜瓶裝組合,其中,農產品「青春釀」是合作社的明星商品。除了美味健康外,精美的產品包裝亦突破傳統,以更具市場競爭力的設計亮相。此外,合作社透過執行勞委會(現為勞動部)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農業轉型、產業行銷──農村新風貌計畫,結合客家傳統的「釀造文化」,研發精緻農業產品,協助農民產品轉型,開發行銷管道,並建立自有品牌,以促進在地經濟效益。
在財務自主上,合作社不但累積了充足預備款準備金,靈活性大,可因應資本擴充、產品開發、行銷等營業使用,以擴大經營並且逐步建立穩定的基礎。另外,在員工培力協助作法方面,合作社讓員工接受土壤檢測、生產技術、農作物用藥、農械具操作、農場管理等相關培訓課程,並積極參與農委會以及地方政府開設的專業課程,提升財務規劃、產業建構等專業知識,並以實作經驗輔助,加強相關工作人員專業能力。
除此之外,合作社在環境友善上,也投入相當多的心力。不但積極與在地農民建立緊密地關係,同時也協助作物種植的討論以及農業政策改善的反應;另外,合作社集結高齡及中高齡者從事農產加工,讓社區銀髮族展現傳統釀製技術,不只讓他們能從中賺取所得,並獲得人生金字塔頂層需求的自我實現。而且合作社還推陳出新,推行「農業糧食存摺」概念,預期可強化商品製作品質、加大加工產品產量及規模,並穩定在地農產供需,維護農民權益。另外,還推動多樣農產品的產銷履歷制度,與中興米簽訂的稻米「夢美人」試種計畫,以及高樹良質米產銷班的產銷履歷驗證。
合作社不只成為農民與政府之間溝通的橋樑,並且保持良好合作關係,與在地農民共同成長,同時協助地方農產品轉型、農產品精緻化、行銷農產品,使原本傳統的農村有了新生命,成功轉型,讓高樹鄉大埔村有了嶄新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