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太平藍 把台灣藍染帶上國際
位於台中東南的太平區財團法人水源地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的染布工坊,位於沿途多丘陵地和山區的136縣道上,彎道陡坡多,吸引許多機車族來此練車。此外,路上隨處可見販售枇杷、龍眼、荔枝、香蕉的看板,向外地人宣告這兒的主要農作物,其中又以枇杷最為有名,每年3、4月舉辦太平枇杷節,至今已超過20個年頭。但近年出現一個享譽國際的品牌—「太平藍」。
2008年基金會以「藍香園計畫」申請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計畫補助,以客家藍染作為社區產業,利用在地藍草為植物染原料,設計製作藍染相關產品,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以成功的商業模式,連續2次獲得勞動部國家人才發展獎、5次TTQS評核訓練機構版金牌獎,打響了「太平藍」的知名度。
出國比賽 愈挫愈勇
特別的是,已具企業經營模式的基金會,是多元就業計畫輔導結束之後成功轉型且走向國際的案例,期間經歷了2個重要的轉折點。
「我們是中高齡、偏鄉,經濟型的多元就業單位,完全從頭開始學習藍染技術。我自己也不好意思講,沒有賣點、也沒有銷路,只能教大家做一些簡單的DIY,收人很有限。」基金會董事長葉晉玉憶及初期的經營模式說道。很努力行銷的他,2010年基金會就參加過勞委會為鼓勵多元就業優良單位的金旭獎選拔,結果在地方初審就被淘汰了。
當時葉晉玉心灰意冷的想著,這麼用力行銷推廣,各方面若還是不見起色,打算隔年(2011年)就結束這部分的業務。但2011年仍接到中彰投分署來電邀請參賽,幾經推辭,拗不過計畫管理員的力邀,準備簡報資料參加,沒想到,竟一路過關斬將,從地區打到全國,獲得2011年金旭獎行銷推廣獎首獎殊榮。這個獎改變了他的想法,「我們不能辜負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金旭奬,我們要繼續下去。」未來之路重燃希望,這是基金會的第一個轉折點。
此後,基金會為了吸取經驗,不斷參加文化部出國參展的選甄,蔡晉玉不諱言,3年間參加過20到30場出國比賽徵選,但日本、泰國、中國,甚至歐洲都有藍染,當時的產品都敗在「沒有特殊性」,一次次的鎩羽而歸。
精進創新設計 展現品牌價值
痛定思痛之後,「商品沒有特色,再怎樣行銷也沒有用」,一定要在設計上提升,他決定想辦法跨過這個門檻。於是,2014年商請專精於藍染的工藝師湯文君針對技術給予指導,又請來時任亞洲大學時尚設計學院教授林青玫指導太平藍提升設計品質。2015年仍鍥而不捨的參加文化部工藝中心「泰國國際工藝創新展」甄選,葉晉玉回憶「實在是因為失敗太多次了,自己都沒有什麼信心,根本不敢奢望會入選,」沒想到,在沒期待沒傷害的心態下,竟第一次獲入選出國參展。當年以創新且富有藝術價值的桌墊、桌旗、掛簾等藍染商品,讓國際人士大為驚豔。這是基金會的第二個轉折點。
此後,基金會對自己的產品越來越有信心,仍持續不斷的設計新產品,加強包裝,也陸續到國際參展。2016年藍染工坊在技術、設計陸續到位之後,不再接受勞動部多元就業的補助,開始自給自足。接著是直接面對市場的挑戰,但如何打開通路是一大挑戰。葉晉玉很務實的說「我開門就是要賺錢,否則無法養活員工,」於是大大小小的通路,一個個去敲門、投石問路,從小市集開始,到目前各大百貨公司都有專櫃,包括台中中友百貨、松菸誠品百貨、太平洋百貨復興館、麗寶百貨、台南林百貨等。講到這裡他點開手機裡的訊息,喜孜孜的說「你看,林百貨傳訊息來,要我們優先出貨給他們呢。」
不放棄就有機會 市場大開
基金會目前分別有20個實體據點和15個網路通路。太平藍業務從此起飛,基金會陸續找回當年多元就業培訓的員工,2021年起兩年間,訂單增長5倍之多!事實上,太平藍打出名聲之前,經歷了創業必經的崎嶇路,一開始並不是這麼順遂。葉晉玉感慨的說,剛要打開通路時,想到中友百貨門口擺一個小市集都不可得,但4年後商品已不可同日而語,中友以最高規格1個半月特展的方式讓太平藍進駐。
一路走來,基金會不僅提升工藝產業內涵,在地工藝師的培育計畫則間接帶動社區繁榮及就業機會,並自創代表台中太平頭汴坑特有客家藍染之品牌,開拓國內外市場,證明人才發展的效益。
葉晉玉笑看今日的成就,他鼓勵後進「有為者,亦若是。不放棄就有機會。」的確,他們的成就如同太平藍染多層次的、美麗的紋理,必須經過時間的淬煉,才能緩慢成形。
水源地文教基金會-官方網站
<多元就業面孔> 在教學相長中進步 在研發中找到成就感 |
▲水源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葉晉玉帶領團隊愈挫愈勇,終於揚眉吐氣。(林穎成 攝)
▲水源地文教基金會脫離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後,仍持續提供在地青年、中高齡長者友善的工作環境。(林穎成 攝)
▲水源地文教基金會的「太平藍」,產品設計開發、品質、到品牌行銷全面提升,在國際舞台闖出一番局面。(水源地文教基金會 提供)
▲水源地文教基金會員工展示美麗的作品。(水源地文教基金會 提供)
▲基金會如今是得獎常勝軍,2022年再獲勞動力發展署金讚獎、尤努斯獎社會企業組冠軍。(林穎成 攝)
多元培力就業計畫案例故事
撰文:夏綠蒂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