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那山月桃農業運銷合作社 以月桃精油振興在地經濟
全台有許多發展月桃相關產業的原住民族部落,但多數以編織及餐飲為主,而栽種月桃面積和產量最大的新竹縣尖石鄉那羅部落,則鎖定月桃萃取精油、純露及衍生性商品為主。
汲取沖繩經驗發展月桃系列產品
2017年,教職退休的現任合作社理事主席邱新發,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得知氣候環境和台灣相仿的沖繩,月桃產業發展得很成功,他說,「沖繩能夠將月桃打造成當地暢銷特產,我們為何不將部落的月桃發揚光大呢?」月桃曾經長滿附近河谷與山嶺,於是他召集在地18位小農,以契作方式收購並鼓勵友善耕作,將月桃植物轉換為全株運用的高經濟產物,從無到有,成立那山月桃工坊,那山 (nahuy) 在泰雅族語的意思是「家」,亦即看到月桃,就想到家,並以「那白」品牌推出多元系列月桃產品。
「很多工坊都在做月桃編織,但我們做擅長的項目,避免和別人競爭。」新竹縣那山月桃農業運銷合作社專案經理楊翠喜說。7年前加入那山月桃文化促進會(合作社前身),當時她剛退休,其他創會成員包括退休公務人員、在地小農、技術人員都投入共同推動部落經濟,沒想到卻迎來事業第二春。
事實上,目前栽種面積7甲地的那山月桃工坊,因為有獨步全臺的蒸餾技術,讓產量不斷提升,才得以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們在地有很棒的蒸餾師,官福生就是開路先鋒,他也是合作社成員之一,最早在部落跟著叔叔學習,開發香草、提煉精油並量產,」邱新發說,目前40公斤的月桃葉能提煉出20至25cc的精油,80公斤的花則約80cc,但花季只有 5到6月,不像葉子一年四季都有。此外,合作社還透過外部的論壇和與產官學界交流,積極分享經驗和創意。
精進蒸餾技術,吸引日商探路
蒸餾技術精進的同時,那山月桃工坊也忙著行銷,從臉書經營、媒體報導,甚至到各地市集擺攤,「只要是有曝光的機會,我們都不放過,」但擺攤人生有苦有樂,邱新發回憶,「到外地擺攤為了省錢都住親戚家,最慘的一次是,只賺了200元,還有一次車子被拖吊。不過,開心的是,在台北市集銷售的產品受到日本客人的喜愛,以及碰到苦苦找了我們兩年的回購客人。」
打開知名度之後,那山月桃工坊的精油、純露原料和相關保養品逐漸受到各界青睞,「包含肯園芳療、華陀益生菌、福森(中興大學產學合作精油品牌),都跟我們採購月桃精油和純露,老爺酒店也在洽談中。」邱新發說,也因此,工坊的原料和產品都必須提供COA (Certificate of Analysis,成分分析報告)、SDS(Safety Data Sheet,安全資料表)資料,以證明安全性。
儘管如此,那山月桃工坊追求品質的腳步未曾稍歇。那羅部落的好山好水,加上月桃栽種過程不需要使用化學肥料,非常適合發展有機護膚保養產品,「疫情之前,日本知名廠商曾來詢問精油,雖中斷兩年,但疫後再度來談合作,目前正在進行土壤的檢測,若取得有機認證,日方可望在那羅設廠。」邱新發形容,月桃產品的開發,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如今彷彿在黑暗中看到了一道曙光。
月桃精靈小旅行,串出部落產業鏈
邱新發回憶起合作社成立之初,遇到了不少困難。首先,申請的標案經費來源不穩定,但即使如此,18位農戶仍堅持下去。在族人的慷慨支持下,他們自行籌措資源,建立了那山月桃工坊的硬體設備;在場地有著落之後,他們立即向勞動部申請加入「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得到了人力的支援。
雖然軟硬體設備都已到位,但要達到獲利水準並不容易,一直到第5年才開始有比較穩定的獲利,股東們開始分紅。
為了使月桃產業更加多元化,合作社還在工坊後方建立一條月桃步道,同時在兩旁種植18種月桃。今年,還籌畫了「山林中的月桃精靈」一日遊行程,讓遊客在園區享受芬多精之餘,可以體驗採摘月桃的樂趣,品嘗月桃風味餐,以及參與DIY手作活動。一日遊的設計,不只能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的月桃,也可以透過系列活動,串聯起部落的產業鏈。
「天道酬勤,我們以不服輸的精神持續努力,才能有今天的成果,」邱新發進 一步表示,有勞動部7年來挹注的35位人力,是合作社持續成長的最大助力,間接帶動那羅部落月桃產業發展,此外,也創造不少在地就業機會,並改善許多人的家庭生活。
新竹縣那山月桃農業運銷合作社-臉書官網
高梅英:從在地小農到蒸餾達人
62歲的高梅英,年輕時在桃園、新竹的紡織廠工作,後來因父母年紀漸長而返鄉。原來是在地小農的她,跟著先生在部落栽種高麗菜、包心菜、蘿蔔等作物。2018至2022年,在那山月桃工坊擔任蒸餾師。在合作社開始發展高經濟價值的月桃產業後,她成了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引進的第一批人力。
高梅英分享道:「剛開始對精油的提煉過程不太熟悉,但在資深蒸餾師的指導下逐漸上手,精油的萃取量也隨之增加。」雖然她現在因需要照顧孫子而暫停工作,但她強調,「需要人手時,她仍然樂意回到工坊幫忙。」(林穎成 攝影)
▲圖1:更新:社員正在晾曬由月桃葉剁碎後曬乾的月桃茶,不添加任何防腐劑、無農藥,可按個人喜好添加冰糖、薄荷、紅棗、枸杞等,別具風味。)
▲圖2:那山月桃合作社理事主席邱新發(右)與經理楊翠喜(左),為那羅部落的月桃尋找出路。(林穎成 攝影)
▲圖3 : 月桃產品穩定發展,堅持不放棄的合作社股東們,有了分紅收穫。(林穎成 攝影)
▲圖4: 「山林中的月桃精靈」一日遊,民眾可以有多種大自然的體驗。(那山月桃農業運銷合作社 提供)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案例故事
撰文:夏綠蒂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