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高士社區發展協會 善用生態資源翻轉原民部落
最近,不論是牡丹社事件150週年,抑或屏東十大星空場域評選,都讓位處南臺灣邊陲的高士部落聲量提升,備受關注。
高士部落(排灣族語 Kuskus,舊稱高士佛),是恆春半島最古老的部落之一。「 Kuskus,是因村民鋤草諧音『古斯古斯』而命名,象徵每日勤奮除草耕作之意。事實上,我們稱tjaruviljuwaq,意思是『山芙蓉之地』。」牡丹鄉高士社區發展協會專案經理李恩屏進一步說明,高士部落是當年牡丹社事件,琉球人最早上岸的地方,也是日治時期牡丹鄉行政教育中心,設有公學校、員警崗哨等,而日本神社遺跡加上夜間的銀河星空,則是目前熱門的打卡景點。
青年棄醫返鄉,傳承部落文化
李恩屏畢業於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2年前棄醫返鄉,接手由媽媽、同時也是協會督導張美惠負責的地方創生。
李恩屏從課輔班工作開始,之後投入「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當專案經理,同時也是高士青年會會長。「我雖然國中就離家讀書,但放假都會回家,加上父母親投入部落工作,從小就對部落傳承有使命感,在看到部落文化需要新一代接棒傳承,更加確認一定要回來承擔起自己對部落的責任。」她語重心長的說。
高士部落人口外流嚴重,留下的大多是老年人及幼童,設籍人口約500到600人,常住人口僅300人,「目前協會有22位年輕員工,社區的工作一定要靠青年和耆老一起合作,地方才有希望, 」李恩屏表示,儘管偏鄉資源不如都會,但高士部落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因此,致力於以文化結合產業發展,以「部落生態旅遊產業」及「林下經濟」雙主軸,加上建置中的「808青年示範農場」,進而帶動部落環境與經濟改善,吸引年輕族人回鄉就業。
生態旅遊、林下經濟,發展產業雙主軸
推廣生態旅遊,高士部落首先盤點部落植物,耗時近1年調查出300多種植物,包含25種重要民族植物,並收集18種高士佛相關植物,包含有高士佛澤蘭、高士佛紫金牛、高士佛樫木、高士佛赤楠等,其中高士佛樫木是部落很重要的建材,而高土佛澤蘭則製成茶包發展成伴手禮。
近年發展有成的林下經濟,包含有段木香菇、草本沐浴包、佛澤蘭茶、蜂蜜、放山雞等產業,同時和屏東科技大學合作,讓族人學習培植及管理技術。此外,還向鄉公所租地成立「808青年示範農場」,在所有資源及人力都到位後,高士部落漸漸蛻變。「全臺首座社區型段木香菇菌種中心就在部落內,從菌種培育、培植,然後採收包裝,在這裡可以看到完整的生產線。」李恩屏補充說明。
目前負責「808青年示範農場」2甲地建置工作的許美珠,是「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成員之一,兩年前回鄉就業。曾在恆春巧克力農場服務的她看著李恩屏說,「我是被這些孩子們的熱情感動,這塊地這麼漂亮,我希望盡一份心力,把農場做得更好,帶給年輕人信心,為他們打下回鄉服務的基礎,讓他們以後可以有更好的發展。」許美珠一點一滴地改造荒地,規畫農場苗圃,去年協會就以產業及青年示範農場的成果,贏得年度社區發展工作金卓越社區優等獎。
協助解決難題, 多元就業方案很給力
除了不定期舉辦部落文化活動外,高士部落定期舉辦生態旅遊,規畫808 農場走讀與過火祈福、太陽之子手作、香菇品評 、蜂蠟護脣膏製作等多樣化的遊程路線及農特產品加工製作,適合4人以上的小團體預約體驗。
「高士部落產業發展能夠越來越豐富,大部分是靠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中穩定人力的支持。」李恩屏表示,返鄉之後參加許多勞動部開辦的培訓課程,很多工作上遇到的問題,都能在分署的協助下解決。她舉例,高士部落為日漸增加的遊客所設立的神社小舖,除了提供風味餐外,也將部落食材運用在甜點和料理上 ,她邊指著桌上襯著刺蔥葉的小米炸糰說,為了提升精緻性和價值,「分署於是媒合老師指導擺盤技巧 ,讓餐點看起來更美味可口了。」
屏東縣牡丹鄉高士社區發展協會-臉書官網
李善媛:學習職能治療回饋原鄉
就讀義守大學職能治療學系的李善媛,是高士部落的排灣族人,今年24歲的她,除了在神社小舖烘焙甜點之外,也在高士國小幫忙課輔工作。她表示,「當初希望選一個未來可以幫助家人的科系,職能治療的學習包含生理、精神、小兒、社區等4個領域,很適合將所學回饋部落。」李善媛有空時也會到社區文健站教長輩們相關保健技能,這是她覺得最有趣的工作,「和長輩們互動,不只是單向的付出,從他們口中還能知道部落文化,例如村民歷經7次才遷移到現址的歷史。」目前她將在校做報告學會的影片拍攝技術,運用在社區的影像記錄。「職能治療師就是日常生活的老師。」她將所學如實地運用在社區工作的各個層面。(林穎成 攝影)
▲圖1:高士社區發展協會的年輕員工,是擘畫在地經濟的主力部隊。(高士社區發展協會 提供)
▲圖2:李恩屏棄醫返鄉,接下地方創生的重擔。(林穎成 攝影)
▲圖3:神社小舖的小米炸糰 ,多了擺盤技巧,美味更增美感。(林穎成 攝影)
▲圖4:高士神社的純白色鳥居,是隱藏於牡丹山中的景點,也是打卡熱點。(林穎成 攝影)
▲商模圖
撰文:夏綠蒂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