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章

用企業思維 為弱勢兒少培養一技之長



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被鄰居說服一起賣英語教材的方嘉綺,從此沒踏出這個圈子。她接掌財團法人熱愛生命文教基金會執行長以來,憑藉多年從業經驗,帶領團隊實踐「生活教育才是翻轉貧窮的基礎」宗旨。
所謂生活教育,正規說法是德智體群美五育兼修,轉換成基金會的語言則可以概括成一句話:培訓弱勢兒童與少年族群課業學習外的第二專長,涵蓋品格、職能、技能、動能以及國際視野這五大教育主軸。
「教英文,大家都在做,可是教了沒地方使用,也只是事倍功半。我們希望孩子們體驗各種生活事件或經歷,讓英文用法牢牢記在心裡。」基金會除了在學期間聘請外籍教師為受助孩童上英語課,更向民間企業爭取機會,到了寒假、暑假就會帶著平日課程出席率高、成果驗收分數高,而且公益表演配合度高的孩童出國開眼界。
給孩子「有做才有得」的價值觀
身教大於言教,是方嘉綺主掌基金會超過20個年頭的首要原則,她說,基金會想教育孩童一種金錢觀,「孩子知道基金會運作要自籌經費,就必須先寫好企劃書才能向企業募款。落實在生活教育就是『有做才有得』的價值觀,所以我們現在就教育他們打工換宿、以勞動或付出來交換所得。」
以技能訓練為例,基金會和多數同業一樣,提供音樂和繪畫等才藝課程讓孩童選擇,但不僅止於聘請專業講師授課,事後交作品,更進一步制定一套區分為3級的「檢定制度」,請老師評分,基金會為優秀作品提供獎勵。
「例如學會一首歌並當眾表演,1級的基本獎勵是新台幣30元;願意下功夫精進技巧,可能領到2級的50元,甚至3級的70元。但是想要領到70元很難。」她補充,「而且我們不是發現金,而是採用玩具本票形式兌換,類似累積點數的概念,當作年底獎學金申請依據。」換句話說,基金會的身教理念就是把孩童當成企業家培養。「他們想要被看見、被認同,我們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夥伴就負責為他們創造機會。」
「凡星之家」計畫 目標在轉型社會企業
基金會是1999年於台中成立,2021年才第一次申辦勞動力發展署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獲准1年期社會型計畫、3名員額,主要是希望前置作業一步到位:把2017年上路的計畫當作社會企業的雛形,逐步打造出一套自力創造收入的商業模式。
專案經理人洪湘婷說明,基金會醞釀「凡星之家—弱勢家庭服務培訓計畫」的構想好些年,目標是幫助弱勢兒少培養一技之長。初期持續發想、實驗適合企業合作的ESG(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環境、社會、治理)公益方案,直到方嘉綺判斷時機成熟才著手引進政府資源,擴充人力,為轉型社會企業做準備。
熱愛生命文教基金會的公益方案類型多元,且都是有「變現能力」的業務。
職能部分,2016年基金會成立公益咖啡店Chica caf'e,一方面找到定位精品咖啡的歐客佬、曾榮獲台中太陽餅創意競賽金牌獎的敏秀烘焙坊合作培訓課程;另一方面,他們把孩童的優選畫作印成濾掛咖啡包裝與公益禮盒。「每一包咖啡都代表一個孩童的故事,向企業客戶解說時,是很能打動人心的行銷哏。」每年咖啡店的盈餘用以發展其他的服務方案。
技能部分,基金會鼓勵會演奏薩克斯風、鋼琴、吉他、烏克麗麗、爵士鼓等各式樂器及舞蹈的學員加入凡星樂團,協助設計展現學習成果的活動,包括偶爾在課餘走上街頭表演,寒假、暑假期間應邀在企業尾牙、春酒及不特定的聚會活動登台獻藝。
除了這兩種常見的創收方案,基金會另闢獨特的銷售管道:畫作租賃。方嘉綺坦言,這是她工讀EMBA(高階管理碩士班)時被啟發的商業點子。「建商的樣品屋需要藝術作品裝點門面,真跡買不起、贗品不考慮,我們孩子的作品既有原創性,又有故事可說,更能為他們提升公益形象,大加分!」
化身策展人 為企業客製ESG活動方案
在企業合作端,則包括企業愛心認捐、客製化志工日體驗、企業參訪、企業贊助與捐贈,以及品牌聯名合作與公益宣導講座。洪湘婷解釋,多元夥伴的角色比較像是策展人:企業客戶提出預算與期待,多元夥伴設計活動內容並協助執行。
她舉近兩年為一些企業規劃志工日活動為例,基金會包下台中在地的烘焙觀光工廠,由愛心志工攜手扶助孩童一起烘焙餅乾。「除了讓參與員工體會行動的重要性,也讓孩童透過手作過程理解合作與職人精神。」
方嘉綺表示,文創商品是基金會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貢獻超過70%,像把「凡星之家」美術班的畫作轉化為文創商品,發展出咖啡包裝、杯墊、明信片、飲料提袋、手提袋等商品,尋求企業採購。其他業務都還在做中學的打磨過程。她很欣慰自己找到一批擁有實驗精神的多元夥伴,例如洪湘婷以前就是上市公司企業客戶的聯絡窗口,溝通毫無障礙。「做社會企業的基本原則是同時具備商業思維和助人熱忱,他們不怕談錢,但也知道廣結善緣的重要性,缺一不可。」
熱愛生命文教基金會-臉書官網
呂嘉哲:以企業思維耕耘非營利事業,更能獲得企業認同
2021年,原本在民營企業行銷部門兼職的呂嘉哲來到基金會任職。對他來說,非營利組織雖是陌生的職場類型,但初期並未花費太多時間調適心態,主要是「執行長採用創造收入的思維經營基金會」,因此可以無縫接軌。
呂嘉哲認為,這一點對多元夥伴接觸企業客戶很重要,一來是他們讓企業客戶看到,不只基金會員工,就連受助對象都表現出積極的「企業家」心態,因此樂意深度參與;更重要的是,他們會主動回報執行成果,不僅免除企業客戶的掛念,也為自己創造新一輪合作的可能性,把更多產品與服務推廣出去。

▲熱愛生命文教基金會的夥伴們年輕有衝勁和創意,齊心為基金會打造一套自力創收模式。

▲執行長方嘉綺:既然是要教育受助的兒童、青少年翻轉貧窮,我們就要以身作則,除了提供實踐做法,更要帶領他們嘗試各種生活體驗。

▲專案經理人洪湘婷和夥伴學習扮演策展人的角色,為企業客戶打造ESG活動方案。

▲2025年5 月,彰化億星鞋業謝水金董事長透過熱愛生命文教基金會捐贈南投豐丘國小等校學童200多雙鞋子,孩子們莫不開心興奮。
相關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