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輕熟世代藝文串聯 藝起回桃看
「桃園藝文陣線」,這是由一群輕熟世代,在網路集結後,慢慢形成的一個實體社團。平均年齡約30出頭,中年未滿,稱之為青年又顯得害羞的年齡。
桃園藝文陣線在桃園各個小店、藝文空間舉辦分享會,圖為在桃園藝文陣線在荒野夢二舉辦的RCA工殤口述史分享會
成立之初的主要成員都是工作過的成年人,懷抱著桃園“應該可以更好”的想法而來。當時的成員們也都有各自人生的轉折,比如理事長劉醇遠,受不了政府辦理藝文活動的態度,辭掉原本正在公部門的工作;理事鄧惠如、杜彥穎剛結束學校專案的工作;徐宏愷想要回桃園成立劇團;以及當時在工傷協會工作,希望可以在桃園做更多事的林岳德。
我也從澳洲打工度假結束,回到桃園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沒幾年,在這之前都在南部讀書工作著。回來的前兩年,一直還是流浪著,在台北、雲林、台東,甚至到日本進行藝術創作、社區營造和教學。對於生活在桃園,卻仍然回不到桃園工作,覺得沮喪,也一直希望透過什麼方式來更了解這裡,或是可以在家鄉做些什麼。這個臉書社團─「桃園藝文陣線」便召喚著當時對桃園藝文不滿足的輕熟世代集結。
在未正式立案前,「桃園藝文陣線」便開始進行不同的串聯,到桃園不同的小店、藝文空間舉辦講座,邀請其他縣市有經驗的人來分享,看看到底能在桃園做些什麼,又因著到不同的空間串聯,認識了更多在桃園藝文深耕的人。後來適逢桃園升格,市長、議員選舉,舉辦了世界公民咖啡館,而其中一項產出物是:除了政府的藝文承諾之外,民間還能夠做些什麼,回桃看藝術節便油然而生。
桃園藝文陣線理事長劉醇遠說:「我們要回到家鄉,讓桃園變好玩;用藝文串聯行動,告訴大家:桃園不只是一個航空城。」
大家過去對桃園的印象就是工業城,有很多的勞工,以及擁有機場的航空城,網路上甚至流傳著一個分辨桃園人的方法,就是「完全無法推薦桃園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加上因為位處台北的隔壁,所以它也一直被當成一個移居的城市,沒有好好地被重視,桃園的藝文資源也和台北相差甚遠,許多桃園的藝文人因為環境、政治因素,無法回家鄉工作,必須往返台北、台中、台南等大城市,桃園藝文人才流失,使這個全台六都中最年輕城市,沒能展現應有的能量。
或許藝文本來就並不是一個容易生存的行業,但以2013年文化支出人均值1,桃園縣排名全國倒數第四名(550元)而言,更是難上加難。然而改變一個經濟掛帥的城市沙漠,藝術與文化卻是不能不存在的綠洲。我們想讓桃園人能回鄉做表演、辦展覽,讓原本留在桃園在地深耕的藝文人能被看見,也希望用藝術創作的方式,讓在地的文化特色被更多人看見。創造一個平台,透過藝術節的形式,讓桃園人感受更多在地的藝術文化能量。因此我們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在家鄉站穩文化的夢想,辦一個屬於桃園人的藝術節。
當時,在募資平台上,我們這樣寫著:「沒有錢也要辦,一切出自於想改變桃園的想法」,許多桃園創作人就憑藉著這樣的信念加入了我們。
桃園藝文陣線在桃園各個小店、藝文空間舉辦分享會,圖為在桃園藝文陣線在荒野夢二舉辦的RCA工殤口述史分享會
2015年第一屆回桃看藝術節沒有任何經費,秉持著不管如何就是要辦的決心,在網路募資平台籌措藝術節的經費,一邊同步的進行著,從網路號召結著創作人與表演團隊。由從台南土溝返鄉有著一點藝術改造經驗的我擔任視覺藝術策展人、台大戲劇系畢業的劇場工作者徐宏愷擔任表演藝術策展人,共募集了30名創作人及12組表演團隊。
選擇桃園大廟老城區附近的新民老街,做為藝術節的據點,辦一個為期一個月的藝術節,號召了108名志工好漢,協助策劃藝術節相關的工作,分成了宣傳募資、協助創作人製作展品、將閒置老屋整理成展場、口訪居民蒐集桃園史料、活動策畫等等的不同群組,透過大家共同參與,讓這個藝術節變成了「更多人的藝術節」。
視覺藝術以「桃園」及「返鄉」為題,創作人多以家、桃園的埤塘、景色、遺失的場景、特色、生活日常等來進行全新創作,分為裝置藝術、插畫與攝影三個部分,除了在工傷協會所提供的老屋內展示外,也延伸至街區、店家,更邀請在新民街深耕已久的「只是光影」參與創作。表演藝術邀請桃園出身的表演人及團體返鄉演出,在街區、家廟、廟口、老店、藝文空間等處進行舞蹈、京劇、戲劇、歌唱、親子等表演的演出及導覽小旅行。
因為桃園非常缺乏這樣的藝文活動,我們受到了非常熱烈的關注,包括捐款與街坊鄰居的支持,也讓參與的創作人、志工更認識桃園。
「第二屆回桃看宇宙藝術節」與更多的後續
第一屆回桃看藝術節之後,中壢的夥伴開始在當地進行更多在地深耕探訪的工作,像是老照片、老故事的蒐集,「寫生,中壢街」等等的小旅行活動,鼓勵青年走入老街,熟悉在地的文化。於此同時,發現面臨拆除危機的中壢第一市場,它也是許多中壢人共同記憶的所在,於是在伙伴討論之下,2016年第二屆回桃看宇宙藝術節2便選擇在這裡舉辦,希望透過藝術節,能夠讓大家看見這個式微的市場與不被政府重視的傳統產業。
式微的市場,往往被當作城市的毒瘤,然而藝術節的進入,卻讓整個市場熱鬧起來。這次招募了26組創作人、14組表演團體,還有更多的夥伴加入,創作人運用市場的元素在空缺的攤間裡進行裝置、在小吃攤旁進行演出表演、與攤商們合作的互動體驗:用五金做生活小物、跟著裁縫阿姨做午安枕、阿桃大廚教你做菜、中藥行的藥草棒製作等等......。市場如此的有生氣,一波一波的參觀人潮,喜愛老物的青年們向五金行、刀具店收購了復古剪刀、手工製小刀,參觀的老師們在種子店買了各式各樣的種子,學生們來跟裁縫店阿姨訂製衣服....,很難想像這是一個面臨拆除,即將被政府淘汰遺棄的地方。或許如同其中一組由桃園的「沒有工作室」的作品中所寫的:「管理才是面對文化遺產保存的最後一道關鍵工作」,然而我們的政府或許並不這樣認為,在藝術節閉幕後沒多久,第一市場以封鎖之姿,將所有攤商移出,當作落幕。
雖然兩次藝術節,看似沒有什麼累積,也有的搶救失敗,但是衍生出的後續發酵卻不可小覷。有參與的高中志工們集結,一起參與反課綱的活動,開始對公共事務有感;有龜山的志工相互認識後,開始覺得也可以在龜山做點什麼,形成的回龜山陣線開始進行老洋樓的搶救;中壢的夥伴也開始在中壢駐點協助社區進行各式各樣的計畫......,也或許還有更多淺移默化的事情發生著。
幾乎是同樣的時間,或許是更早就醞釀著,桃園的書店、藝文空間與小店也蓬勃的發展著,互相串聯,開始有很多有趣的活動、講座、展覽在慢慢的產生,短短的兩三年,真的可以看見桃園藝文的力量在成長。真的,我以身為桃園人為榮。
附註:
1.文化支出人均值:以當年度地方政府文化預算加上文化部補助預算後除以人口數來計算。
2.由於第一屆回桃看藝術節之後,各地的國際藝術節蓬勃發展,為了超越「國際」,以「宇宙」為名,而有了回桃看宇宙藝術節的命題,期望越在地,越國際,越宇宙的想法。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