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勞動力發展創新的回顧與展望
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原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於2014年2月17日依據《勞動部暨所屬組織法》正式改制為勞動部,並同步改制成立勞動力發展署。時任職訓局長的是前次長林三貴,他說,當初考量是希望將原職訓局的相關業務,包括職業訓練、就業服務、跨國勞動力管理等等,用更大的架構來整合涵蓋,因此以「勞動力發展」作為新機關的定名與期許。
運作至今7年餘,勞動力發展署當初組改背後有哪些脈絡?對於社會企業與社會經濟的推動是基於什麼使命?推行多年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及培力就業計畫又對社會產生哪些影響?這些對於改善勞動力發展的關鍵命題,是林三貴前次長擔任公職數十年來每天心心念念之事,總總歷程可說點滴在心頭,有挑戰、有瓶頸,但也甘之如飴。
組改工程 超前部署
組織改造不僅攸關組織法規、業務職能及編制調整,人員與辦公廳舍也會隨之整併或搬遷,難免勞師動眾。對此林三貴自豪地表示,勞動力發展署在掛牌成立前後的銜接期,大多數同仁並沒有感覺,「因為前幾年就已經開始超前部署與試營運,預先因應了組改陣痛期。包括各分署與就服中心的搬遷移動,都先進行許多溝通磨合,所以勞動力發展署一掛牌成立,就能立刻步上軌道運作。」
改制之後新成立「勞動力發展創新中心」,林三貴說,在勞動部裡面,無論從功能、業務或預算來看,勞動力發展署都是最吃重的單位,考量許多任務與策略需要新的嘗試及推動,「因此創新中心的定位是作為勞動力發展署的小型智庫,負責收集歸納各種創新想法。有好的想法,先以小規模實施或示範,如果效果不錯,再由分署或業務組擴大推動。」
既以「創新」為名,被賦予的期待自然有別於一般業務或幕僚單位。林三貴強調,創新中心的同仁特別需要具備勇敢嘗試的心態,「尤其主管必須有更大的容忍度去做事,這樣的觀念在公務機關確實是比較挑戰。無須擔心失敗,本來就不是百分之百一定成功,但是沒有新的嘗試,就很難往前推進。」
回顧組改,林三貴仍有一絲遺憾,「一直到組織法定案的最後一刻,我們還在努力爭取設立社會經濟中心。」不過在總體規劃的條件限制之下,只允許設置一個單位,無法依照預先設想的兩全其美、各司其職,因此將原擬規劃的社會經濟中心與創新中心的業務再做整合,由創新中心獨當大任。此外泰山職訓中心轉為創新中心時,原有的職訓業務與編制受到調整及切割,剛成立時可能會有一些摸索適應,也是過程中一項未盡完美之處。
作為倡議者、實踐者與支持者
從早期推動永續就業工程、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和培力就業計畫,再到社會企業及社會創新,林三貴強調,在政府部門裡,勞動力發展署與過去的職訓局一直扮演著倡議者、實踐者與支持者的角色,「我們一直走在最前面!」
「以社會經濟的推動來說,對於與第三部門進行合作,其實政府單位並沒有那麼早就開始思考,這部分我們是倡議者;與許多NGO組織合作多元培力、社會企業、社會創新,這部分我們是實踐者;雖然現在社會經濟政策改由經濟部主導,但從社會創新事業的購買力(buying power)來看,我們是最大的支持者。」
20多年前派駐布魯塞爾時,林三貴觀察到歐洲的社會經濟發展,「比利時除了分成荷語區與法語區外,更分別設置社會經濟部及經濟部,這是不同的體系。英國更早開始發展社會經濟,所牽涉的單位、人數與產生的GDP,都已經達到一定規模。」他也強調,如果只有少數的社會企業,成立一個相對封閉的社會經濟體系,對整體社會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力,「社會經濟體系一定要與政府部門、營利事業或是其他NGO非營利組織,彼此支援、相互往來,形成一個更大的社會經濟網絡,才能有正向發展。」
與先進國家相較之下,台灣推動社會經濟的腳步慢了許多,過去國內確實較少關注這個領域,當然也沒有主責的機關或單位。但凡事總有開始,到了2011年12月,當時的職訓局以臨時任務編組方式,設置「社會經濟推動辦公室」,負責產業轉型、社會性事業創業、區域創生等政策的規劃與執行,林三貴說,「可惜在組改時無法設置為正式編制,如果能夠有創新中心與社會經濟中心兩個派出單位,我們會有更大的彈性去做更多事。」
隨著社會需求不斷變遷,勞動力發展署運用靈活的政策工具,發揮對於社會經濟的引導效果。林三貴表示,過去面對高失業率的社會問題,是採取公法救助關係與公部門合作;但要推動社會企業,就要回歸一般勞僱關係,讓用人單位有更多選擇權,去進用中高齡、身心障礙、年輕人或一般勞工,「例如透過政策設計與勞動法令,當你進用越弱勢的勞工,政府就給予越多支持,抑或反向遞減支持,讓社會企業建立自己的營運與人力投資策略。」
社會經濟的推動與落實,需要深厚的人文基礎,林三貴很有信心地說,台灣不僅擁有這樣的豐沃培土,再加上第三部門的旺盛生命力,確實是很好的發展環境,「如果台灣有下一次經濟奇蹟,我希望這個經濟奇蹟是『社會經濟』!」
以多元培力扶植社會企業發展
談到勞動力發展創新中心的核心業務,就必須提到已對我國勞動力帶來量變與質變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與「培力就業計畫」。「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於2001年由當時的職訓局開始推動,旨在幫助失業者在地永續就業;而2009年主要為因應莫拉克風災重建而啟動的「培力就業計畫」,則是以發展社會性事業的創業與就業為主要目標,到2012年則為因應社會企業的發展,納入產業轉型及創新概念,開始鼓勵民間團體發展社會性事業或朝向社會企業發展。
實施至今近20年以來,「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與「培力就業計畫」儼然已成為我國扶植地方產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助力。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暨培力就業計畫諮詢輔導委員劉子琦表示,「多元」意謂不同類型的組織、在不同的區域,從事不同的工作,因此涵蓋環保、社區、長照、農業、部落、文史或公益等許多樣態,這些組織或團體透過方案補助,在地雇用需要的人手,同時勞動部也針對組織發展核心能力或行銷技巧,提供輔導機制與相關課程。「培力就業計畫」主要為延續提升營運基礎與組織能量,協助擴大效益,可謂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進階版本,在導入國外社會企業概念之後,相關審查機制也進行調整,將社會、經濟及環境的要求列入考量。
參與審查與諮詢輔導10多年,劉子琦觀察到2個明顯的改變:第一是團體的更替與年輕化,「過去提案者多半超過50歲,現在則有很多30歲左右甚至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代表民間組織的力量正在替換。年輕世代帶來很多不同想法與創意,也更能接受商業模式。」第二是組織型態出現更多可能性,除了傳統的協會或NPO,也逐漸發展出公司或合作社等不同型態。劉子琦表示,目前針對補助對象是否僅限於NPO,勞動部仍存有不同見解,但這部分的管理或開放,包括相關法規與課稅條件都會產生輔導或設限的政策引導效果,因此需要相關部會多加協調。
劉子琦認為,多元及培力計畫推動以來,發揮的最大正面影響是為在地產業播下種子,也為後續的經濟、社會跟環境發展奠下深厚基礎,但勞動部內部仍不免出現一個檢討觀點:許多由多元及培力計畫一路輔導、成功轉型商業經營的組織團體,日後經常成為其他部會的政績或亮點。對此逢甲大學社會事業經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汪浩表示,「多元及培力計畫在本質上是為產業與其他部會吸收人力資源的外部成本,一旦能力提升、組織成長,或是需要更多資金,就會受到資格條件的排除而轉投其他部會。」劉子琦則建議,勞動部可以抱持更開放的態度來思考,無需畫地自限。
面對社會兩極化的挑戰及衝擊,汪浩的看法是,多元及培力計畫對於地方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針對某些弱勢地區甚至還有加碼的需求,「但希望能建立更完整的過程性評量指標、形成性評估與影響力評估,以及合適的退場機制。」此外在團隊輔導與管理方面,由於文書作業過於繁重導致影響實務工作效率,建議運用科技輔助,「例如開發手機APP來協助執行工作紀錄,隨時取得資料及上傳工作日誌,直接彙整雲端作為報告,提供輔導單位與地方團隊更好的專案框架與管理能力,都會有很實際的幫助。」
瞻前顧後 迎向挑戰
身為一個執行政策的單位,需要不斷地檢討執行方式與成果,才能不斷精進,林三貴將勞動力發展政策的引領、擘劃與推動,比喻為「瞻前」;政策計畫的回顧、檢討與調整,則比喻為「顧後」,必須綜合瞻前顧後,才能成就全面之效。「全面性檢討可能有些難度,但至少可以將預算最多的幾項計畫拿出來審視,評估實際上產生哪些正面效果或影響力,是否值得擴大照顧?或是是否需要修改調整?」林三貴表示,勞動力發展署足以堪稱全國最卓越的三級機關之一,但仍需不斷檢視執行成效,才能結出政策之果,造福社會大眾。
回首當年職訓局要改制為勞動力發展署時,林三貴曾在寫給同仁的一封信中提及,勞動力發展署的成立過程好比登一座山,辛苦登頂後會發現,原來一山還有一山高,接下來仍需戒慎恐懼地面對更多新挑戰。展望未來,這正好能作為勞動力發展署邁向第一個十年的期許。「10年通常會是一個盤點檢驗的時機,勞動力發展署做了哪些事情?對台灣社會又發揮了哪些貢獻?期待同仁把握接下來2年半時間,齊心協力、踏穩步伐,共同交出最漂亮的成績單!」
林三貴簡介
現任國際技能組織(WSI)副會長。曾任勞動部常務次長,勞委會職訓局局長、勞動部勞安所所長、派駐美國代表處及駐歐盟代表處。從基層科員做起,歷練完備,多年來參與擘劃國家勞動政策,推動各項就業促進措施。近年透過國際技能組織,突破外交困難,協助開發中國家及非洲國家技能發展,讓台灣回饋國際社會。
劉子琦簡介
現任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暨培力就業計畫諮詢輔導委員、桃園市政府參議與亞洲大學國企系助理教授。專長為社會企業創新與管理、非營利組織管理、中小企業競爭關係等,曾撰寫《英國社會企業之旅》,以親身的實地考察,為台灣社會企業發展提出反饋。
汪浩簡介
現任逢甲大學社會事業經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逢甲大學合作經濟暨社會事業經營學系助理教授,專長為社會資本、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社會企業。曾任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諮詢輔導計畫中彰投區協同主持人、桃竹苗區暨雲嘉南區計劃諮詢輔導團委員。深耕社會創新領域超過20年。
達人專欄
撰文:謝瑩潔 攝影: 游家桓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