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苗栗縣原住民工藝協會,轉型復興泰雅染織文化
專訪苗栗縣原住民工藝協會 創辦人尤瑪達陸
撰文/袁庭堯 攝影/袁庭堯
繽紛的羊毛氈條,一圈圈相依纏繞,用彩色束線帶固定成一個個帶刺的圓。尤瑪達陸和她的夥伴正在工坊內,為了新的裝置藝術創作趕工。手上所有材料,全來自於部落婦女們一針一線、集體代工而成。
尤瑪達陸擅長將泰雅族傳統織藝轉換成不同的藝術語言(圖袁庭堯攝)
尤瑪達陸,泰雅族染織工藝文化復振推手,也是部落「新群體經濟」的帶動者。公務員出身的她,因承辦一場泰雅族傳統文化展,體認到織布技藝近乎失傳的嚴重性,因而毅然決然辭職回到部落,全心開展文化追尋之旅。
一開始,尤瑪與好友共創「泰雅北勢群文化協進會」進行部落教育、文化保存的工作,也為了染織技術,投入田野調查、親身向外婆學習,同時念了織品服裝研究所。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支撐重製行動,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經濟價值
投入研究分析泰雅族染織文化十年後,遇上了921大地震。尤瑪以社工的身分回到部落協助災後重建。當時,部落「以工代賑」的薪資並不高,讓參與重建的婦女們無所適從。
「尤瑪,泰雅族文化豐富獨特的內涵,能夠替族人帶來經濟的發展價值嗎?」時任勞委會主委陳菊在會議上的疑惑,讓尤瑪有了新的想法。
2001年,尤瑪創建「苗栗縣原住民工藝發展協會」,開始教授部落婦女傳統染織技藝,位於泰安鄉象鼻部落內的「野桐工坊」,就是夢想與技藝傳承的起點。為了讓婦女們能夠安心學習,2003年,協會導入勞動部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吸引更多婦女加入,技術成熟的學員也開始嘗試製作消失近百年的傳統服飾,重製作品也逐一誕生。
重製傳統服飾對泰雅族來說,是文化上的新里程碑,為了讓婦女們的辛苦有代價,尤瑪主動與博物館、美術館洽談收藏。然而,非真正古物,博物館不收;非新創作品,美術館也不收。當時,尤瑪費盡心力,以不符製作成本的價格,說服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把四十多套重製的泰雅族傳統服飾送入館藏。
沒想到,此舉開啟了博物館和美術館收藏原住民傳統文物的潮流,短短不到十年,有四百多套泰雅族傳統禮服分別被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台灣博物館、國史館收藏,市值更達到藝術品等級,連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也聞名而來,下單訂製。
重製計畫前後一共培育出三十多位優秀學員,作品集結收錄在2008年出版的《重現泰雅:泛泰雅傳統服飾重製圖錄》中。後續更影響了賽夏族、噶哈巫族、卡那卡那富族等族群,積極從事文化保存與再現的行動。
公共裝置藝術,部落經濟的主要支柱
「藝術把傳統加值化的過程,相當具有經濟價值。」從重製的行動中,尤瑪發現「研究、技術、經濟」三者可以巧妙共存,為泰雅族文化帶來優勢。
重製計畫進行同時,尤瑪也將觸角擴及公共、裝置藝術,甚至是時尚、生活的範疇。2003年起,協會於史博館推出以苧麻為原料的作品「展開夢想的翅膀」;2008年於中央研究院推出「羽翼‧德濔嫩」;2009年和高雄捷運公司合作,在凱旋捷運站推出「築夢時代」。每樣作品都是尤瑪與族人共同創作而成,意義非凡。
尤瑪也不忘讓泰雅族傳統服飾與時俱進,2010年起,連續五年在祖靈地雪霸國家公園,舉辦時尚、傳統、藝術三方共同對話的「泰雅服裝秀」,展現泰雅族八大支系傳統服飾結合時尚元素的創意設計,廣受年輕世代好評。
除了國內市場,協會也發展利用泰雅織布設計的大型裝飾品、家具,深受五星級飯店、精品旅店的喜愛,也帶來一波波訂製潮,就連瑞典、挪威、倫敦、紐西蘭、日本等地,都有博物館、知名飯店下訂單。
這些藝術品製造承接案,在部落內形成一連串的代工產業,從苧麻種植到加工、編織、組裝,族人們都能找到角色,參與製作,彷彿回到過去「一同工作」的傳統社會。
模式建立,發揮長遠影響力
為了群體經濟打拼的尤瑪,始終沒有忘記那段曾經為了找回傳統文化的艱辛歲月。「持續性、有影響力的行動與計畫,更能有效傳承原住民文化。」
「實驗小學」就是尤瑪的第一步發揮影響力的實踐行動。從2011年起,尤瑪與學者聯手起草制度,仰賴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支助,陸續進行教材教具建置、紀錄片拍攝、文化蒐集等工作。2016年,全台第一所原住民族實驗小學「博屋瑪國民學校」誕生,將泰雅族文化以音樂、美術、體育、舞蹈等課程形式傳授。
這個行動也在2017年,一舉催生六所原住民實驗小學。除了小學學制,尤瑪和朋友已經著手規劃中學、高中、甚至是大學的完整體制。
同時間,尤瑪也在規劃「泰雅染織工藝專門學校」的成立,比照坊間技職認證體系,推出教師、藝師的染織技藝分級制度,同時強化與產業接軌的面向。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尤瑪今明兩年將再度前往紐西蘭做研究,觀摩毛利人已推行三十五年的文化教育制度,期盼2020年回台,能夠催生全台第一座民族技藝學校。
魚菜共生計畫示範場域 (左側三層坡地為苧麻浸泡發酵與魚池,右側為溫室)
(圖袁庭堯攝)
魚菜共生,打造文化經濟共生體系
從文化產業跨足至農業,又是尤瑪一個全新的創舉。
她從苧麻的種植過程發現問題點,找到靈感,有了「魚菜共生」的想法。攤開計畫圖,從苧麻的種植擴散到部落長照、生技副產品、農產品等,周詳且巧妙的產業連結,不禁讓人歎為觀止。
苧麻是泰雅族傳統編織技術的核心素材(圖袁庭堯攝)
這個計畫目前由原民會支持硬體實驗經費,形式上是農業,但每個環節背後其實仍與文化息息相關。從源頭的漚麻(浸泡處理)、洗淨,發酵過的水還能依照酸鹼性不同,分別供給魚池、水耕蔬菜使用。此外,苧麻葉含高量的植物性蛋白,能餵養雞隻。苧麻莖桿則巧妙的用作雞舍的底鋪面,營造微生物大量分解的環境,形成肥沃的腐質土,回到部落的田間做堆肥。至於苧麻的根,早已與生技公司合作,成功開發護肝、有益婦科調理的沖泡飲品。光是苧麻的種植,就能帶動循環、且多層次的產業與經濟效益。
尤瑪希望這套系統在工坊運作成功後,能夠以更經濟、快速的方式,推廣至部落族人家中,讓家戶選擇合適的規模大小,移植這套系統,找回類似泰雅族人傳統生活勞動的方式,間接帶入穩定獲利,創造雙贏。
一切的計畫與行動,始於最初對染織技藝文化的熱愛與追尋。尤瑪一步步讓文化與產業接軌,用行動證明傳統文化新創的可看性。透過群體經濟的推展,重新詮釋了泰雅族「gaga」傳統的意義,也讓族人找回自信。
魚菜共生系統(建置中)(圖袁庭堯攝)
處理苧麻的廢水可作為水耕蔬菜的養分(圖袁庭堯攝)
Gaga
泰雅族的「Gaga」,是一個能夠將族人緊密結合的多型態(祭祀、生產、狩獵、戰鬥等)分工制度與規範。其中,女性負責織布,技術如同男子的狩獵、戰鬥技藝一般重要,在泰雅族傳統社會中被視為一種重要的生產工作且佔有崇高的地位。然而,伴隨時代演進、外來文化影響而逐漸式微。
苗栗縣原住民工藝協會
Facebook:苗栗縣原住民工藝協會
地址:苗栗縣象鼻村一鄰38號
電話:037-962219
E-mail:lokah1029@yahoo.com.tw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