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如果有一帖藥能治百病,那一定是一帖什麼病都不治的藥
這不是廢文大賽。
我想大家約略可以猜出能治百病的是什麼了吧?良好的生活習慣。比方說正常作息、吃清淡、多運動、少醣少脂多蔬果…諸如此類的。這不是藥,但是大家都知道違反了一些基本的邏輯,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那些浮現出來的問題,不是問題本身,真正的問題是那個「違反了一些基本的邏輯」的行為模式,也就是所謂的「系統性問題」。這也可能是失戀的原因。
舉例來說,長時間吃高醣高脂的食物,身體很快就發胖、心肺機能降低、產生各種不適、因為過重骨骼肌肉會出問題、會血脂、血管硬化。後面的現象就是百病,但針對百病投藥,並不會真正解決問題。真正解決要解決的問題是「為什麼要長時間吃高醣高脂的食物?」可能是失戀了,為什麼失戀的後果這麼嚴重?可能是因為他長期自卑,而這也可能是失戀的原因。
台灣也百病纏身不是嗎?
我們低薪、產業無法轉型、社會保守、房價高、失敗主義彌漫、少子化、高齡化、人口外移、世代問題、貧富不均、大部份的資源集中在少數人、稅賦失衡、城鄉差距……太多了,寫不完。大家有沒有想過,百病的根,可能很簡單?
台灣,很少人認真看自己。
好一段時間,大部份台灣人只看美國做什麼、後來只看中國做什麼,但是很少人專注看著自己,想想我們是誰?我們為什麼在這裡?我們為何而戰?我們在保護什麼?我們要什麼?
我常在想,這是不是台灣百病的根源?如果是,又該怎麼做?
就算只是很簡單的「電烙鐵」操作分享,也能讓很多人學習,共學的核心是「分享」而不是「教育」
不如認真看看自己吧?
台灣,每個角落都有各種議題(Issues),就算是同一個地方,30年前的議題跟現代一定不一樣,我想這個概念應該不會有人有意見。易言之,「議題」可以是個萬年容器,它就像個杯子,代入當代議題,就像在杯子裡倒入各種酸甜苦辣,滋味各有不同,喝下去,產生出來的心情也各有不同。產出不同,不是因為杯子,而是因為杯子裡的內容物。
如果,台灣每個角落,都認真地關心自己的議題呢?認真的邀請更多外面的人一起,三五十人進來想想辦法,一起產出一些解決方案,一起組隊立刻實踐,失敗了就再試試別的方法、互相分享學習。這次沒成功,我們就再辦第二次,再邀請更多人來玩,再一次產出一些解決方案,立刻實踐、彼此共同學習、共同創造。
1.外地人來跟當地人一起組隊,他們兩個人可以互為老師;
2.外地人因此跟當地人變成好朋友,他會一來再來,互相拜訪;
3.他們會因此認識彼此文化的不同,開始用不同的觀點思考;
4.他們做的專案可能成功了,就近找了一個空間蹲下來;
5.他們可能因此發展出一個業務了,開始幫地方賺到金錢或名聲;
6.透過每次拋出來的議題,結識了想也沒想過的外地人或組織;
7.每個人、每個組織關心的議題不同,也不只關心一個;
有開始覺得好玩了嗎?
1,叫做「共學教育」
2,叫做「地方觀光」
3,叫做「創意教育」
4,叫做「商圈開發」
5,叫做「產業發展」
6,叫做「多元交流」
7,叫做「永續經營」
這是「社群營造」,是我提出來的方法論(Methodology),它只有簡單的原則(多方共同參與)、目的(解決當地議題)、手段(實做為王)。
「社群營造」是「社區營造4.0」
「社群營造」這帖藥不想治任何病,只想透過簡單的方式引導系統錯置的邏輯導正。
「台灣」的系統性問題,就是把一個人的綜合需求交給不同的單位「分別處理」,而且「彼此無關」。就像文章一開頭的舉例,當「運動、健康」被拆開來思考的時候,「不健康」時只想到要吃藥,但沒想過關鍵是沒運動。
台灣會有這個系統性問題,是因為「分別處理」有好處:成果可預期、投入產出對價明確、好交待、按表操課就能完成;到最後疊床架屋、互搶資源、以最終總體目標來說,我們的進度嚴重落後、事倍功半、令人挫折、越趨保守。於是台灣每個角落充滿失敗主義。
話說,你會把你自己的飲食、移動、學習、工作、穿著、興趣、運動、社交、健康…都交給不同人管嗎?不會的,因為它違反了 一致性(consistency) 的原則。不論有意識或無意識,你都會用一致的態度處理上面所有事情。人類的行為一定會保持一致性,但我們的社會卻沒有,而我覺得「社群營造」有機會。
「解決當地議題,專案實踐導向的社群營造」是個試著讓台灣社會找回一致性的方法。找到一致性,就能一次滿足「我們是誰?我們為什麼在這裡?我們為何而戰?我們在保護什麼?我們要什麼?」這些問題。於是「教育、經濟、勞動、文化」各種永續問題一次處理。
要在2016年談未來社會的一致性,不能不知道三趨勢、三現象。
三個趨勢:
‧ 頻寬普級且便宜。人人有寬頻,而且頻寬越增加單價會越低。
‧?自動化門檻降低。自造者運動讓人人都有機會做自動化產業。
‧?物流成本降低。機器人普及、無人車滿街跑,物流最後一哩路的成本下降。
三個現象:
‧?知識技術解構。12歲小女孩看Youtube學會街舞;19歲少年自學做出腦波控制義肢,被NASA找進去工作;可汗學院是全球最大線上免費學習平台;知識型垂直媒體越來越多。
‧ 生產力解構。自動化的門檻降低,自動化不必100%依賴大資本、同時降低勞動力需求。因此生產線將小型化、去中心化、去資本化。
‧?都市解構。生產、學習被解構了、物流成本低,遠離都市生活品質也很好,也能在都市以外的地方創業、找資源。人們開始從都市離開。
考慮這些趨勢和現象 ,我們可以發展「以解決地方問題為基礎的『議題產業』」,不受城鄉差距的限制,大量產出議題導向的區域型解決方案(把人帶進鄉村)。這些解決方案,假設有10%機率成功,它變成產業,不成功的變成共學教育,累積區域解決問題的能量,並聚集更多人在一起。能聚集人是因為有利益誘因,不論是來共同學習、深度旅行、創業、或是解決共同的議題。
以「解決問題導向學習」為主體的模式,共學共創共好,也能發展偏鄉的教育體系。
?
「社群營造」方法,只是為了改善社會的體質。
這種解決議題導向 生活圈/生態圈 的建立,一次滿足實做教育、勞動互補、創業嘗試、經濟流動、文化傳承或型塑、居住需求分散等等多重需求。我們可以利用各種閒置空間當成基地進行初期推動。在各地方發起議題討論的成本不高,重點是找到各方NPO、NGO組織合作的創新方法,直接引起大家共學的興趣,從社會上召募閒置材料或器材,引導大家共同創作、創造,並引入教練團(Coach Team),協助每個團隊把解決方案實踐出來,最後邀請更多人來參加發表,交換更多意見,並且進入下一個循環。
讓台灣社會習慣對議題思辨,動手實做解決方案、互相學習。你可以說這個計畫把人帶往非城市區域,降低需求可以有效降低房價;也可以說它讓更多人交流、找到各種題材、鼓勵他們創業;也不妨把它當成一個創新教育模式,直接解構既有的教育形態;也可以說它在帶領就業和勞動力升級;透過共學,也可以讓即將失傳的技藝透過更多人的學習而傳承下來。
最後,問題不在百病纏身,問題在找到系統問題,找到扭轉的方式。我與東海大學合作,一間從國民教育、高等教育、到終身教育都包辦的博雅大學,試著以一間大學的高度和能量,提出屬於21世紀的宣言,並且試著大規模執行「社群營造」方法。如果你也覺得這是個有趣的機制,你可以在臉書追蹤「達文西計畫 X 東海大學」。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