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打開紐約,開放這地方的原始碼
每個細胞,都有他的基因;每個人,都有他的身世;每個地方,都有她的密碼!
生物學家在實驗室裡,不斷的和細胞對話,就擔心知道不夠多,讓線索跑掉。
人類學家在田野現場,追逐著每個人,深怕漏了一段訪談,就讓身世陷入撲朔迷離。
而居住在每個地方的人們,熟悉自己地方的密碼嗎,不然怎麼老想著畫葫蘆呢?
理應很熟悉,其實有點陌生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紋理與脈絡,就像是坐標上的X軸和Y軸,一軸代表時間,一軸代表空間,而每個交會點,就是每個地方的密碼。隨著密碼的積累,就形成了這地方的原始碼。人們其實每天都在有意與無心之間形成新的原始碼,只是習以為常,所以不太容易感知而已。
而所謂「突兀」或是「尷尬」,就是不太敏感下的衝擊,大部份是源自於對這地方還不夠熟悉,因為沒有敏感到「認識」的重要性,所以就無法「理解」,在沒有相互理解的情形下,也就沒有認同,所以產生了「突兀」與「尷尬」。也正因為不太熟,所以不太有自信,也因為不太有自信,所以都是抄襲與炒短線!這幾年,在地方常見為了發展觀光,尋找成功模式,台灣各地長出了「彩繪村」、高雄的「貢多拉」、澎湖的「法國村」...,仿佛依樣畫葫蘆,就可以變葫蘆了。但是那葫蘆終究還是日本的日式、義大利的義式、法國的法式,那台灣的台式呢?
解開Open House New York的密碼
地方的原始碼是需要時間去學習解碼的,而解碼其實是有方法的。
每個地方都還有很多小地方,信仰基地、教育機構、文化場域、交通節點、行政中心、生產單位、消費市場...。每個在這地方生活的人們,也許每天都經過,也許每天都在進出,但也許從來沒有機會好好地去認識這些小地方。
在紐約這地方,每年秋天十月的時候,有一個叫「Open House New York」的活動,挑選其中一個週末,利用這兩天的時間,打開了紐約這地方的許多秘密基地。這些秘密基地都是紐約日常生活的運轉中心,也許是現在、也許是過去,也許是未來!並且同時創造一個機會,讓平常看起來有點酷的紐約客也有機會打開他們的內心,透過對話、透過導覽、透過旅行、透過講座、透過表演、透過展示、透過工作坊,在時間軸與空間軸交錯的經緯中,解開每個秘密基地的關鍵密碼。這活動除了體驗這些地方,並且可以向這些地方學習之外,也讓人與人之間相互認識,從而讓這地方的經驗、美感、美好生活得以再建構而繼續往前進,並且得到重新編碼的可能。由於活動打開了一些平常不輕易開門的建築與機構,也因此許多紐約客,在這兩天起一個大早,按圖索驥,四處排隊,一窺究竟,去認識他們所不認識的紐約。
從2003年開始,到現在已經舉辦了十三屆了。紐約從2003年開放了84處地點,到了2016年已經有超過300處秘密基地開放。參與人數也從2003年的45,000人到2016年超過20萬人共襄盛舉。從早期單純地打開這地方的地標性建築物,到現在開放設計師工作室、藝術家工坊、文化資產、都市農場、共同工作空間、創業聚落、綠色市集、照護機構、社會企業等等不同形態的組織團體,橫跨紐約五大行政區(曼哈頓、布朗克斯、布魯克林、皇后、史泰登島)。正因為打開,提供了這樣獨特的機會;所以開放,讓更多人參與、學習與體驗,而重新認識紐約。
打開才有機會對話,開放才可以共享
不過有趣的是,「Open House New York」這活動並不是全球第一個這樣子舉辦的地方。紐約其實是繼「Open House London」之後,第二個舉辦的地方。1984年法國訂每年九月第三個週六、日為「European Heritage Days」之後又稱「Heritage Open Days」或「Doors Open Days」,1985年法國建議歐洲理事會將這樣的活動成為全歐洲的重要事件,彰顯文化資產保存的價值,這也都由歐洲各國文化行政機構所主導。
一直到1992年,倫敦有一群人認為建築物從來不是只是一張照片或是一幅圖畫,只有踏進到真實的空間裡,親身體驗,並且透過對話,才能讓不同的社群與建築物得以互相認識與理解。而更進一步為了讓人們能夠更認識倫敦的建築物與理解建築物背後的設計理念。這群人因此成立了一個非盈利的小組織,舉辦第一屆「Open House London」這樣的活動,希望促成打開倫敦輝煌的建築物,開放給人們參觀。而「Open House New York」的創辦人去參與「Open House London」活動的志工,回到紐約後因為911事件,紐約許多建築物關閉參觀或是加強保全措施,有感於開放與分享才能重新建立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與信任的價值,所以在2003年舉辦了第一屆的「Open House New York」,到了2016年已經是第十三屆了。
而時至今日,全球已經有三十多個地方(包括羅馬、芝加哥、特拉維夫、耶路撒冷、都柏林、墨爾本、巴塞隆納、赫爾辛基、里斯本、布宜諾斯艾利斯、伯斯、維也納、雅典、奧斯陸、馬德里、米蘭等地)都加入了這「Open House Family」的行動中。
人們為了能夠活下來,從很久很久以前就開始學習相互合作。相互合作也是有方法的!要合作之前總需要認識雙方彼此,除了你有什麼,我會什麼之外;也許還有你的習慣,我的做法;或者互相學習,建立共識,更重要的前提是要先打開彼此的心。
當一個地方的建築、公共空間、單位機構、美好生活被打開之後,裡面的人與外面的人開始產生互動與對話,真誠地互相分享,討論新的機會與可能。我們一直都知道,當理念、知識和生活方式等價值開始互相傳遞與交換之後,人們因而有更多的選擇,前進自己的美好生活,而一個地方也才因此豐富了這地方的生活方式,找到了自己的特色,這其實就是地方「創新」的關鍵秘密。
所以我們都一直理解,一個地方的開放是一種手段,其實更重要的是因為人與地、人與人之間的疏離與陌生,透過行動要打開這地方的人們的心。從自發性的參與行動,實地體驗,互相分享,認識空間,認識紐約,認識別人,進而認識自己。
當台灣有些人,老想著要把自由女神像、百老匯、貢多拉、賭城、櫻木花道......(族繁不及被載)等直接搬到台灣某個地方,就可以如何如何,也許我們該先想想是不是認識自己還不夠,我們還有什麼方式可以認識自己?
所以到底「依樣畫葫蘆」,是依照葫蘆的樣子來畫葫蘆,還是依尋畫葫蘆的方法,來畫葫蘆呢?
?
Open House New York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