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偏鄉媽媽靠「一畝田」變身創業娘子軍
40多歲的Chingutai Jadhav,來自印度西部的Maharashtra邦(以下簡稱馬邦),務農超過15年,嚴重乾旱與作物歉收,一向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年6-9月的雨季是最重要的農耕季,她得趕在第一滴雨落地之前,把土地與種子準備好。
丈夫在婚後就人間蒸發,Jadhav只好搬回娘家與父母、兄弟同住。以前她總是得四處奔走籌集農耕經費,但因為歉收是常態,很難向銀行申貸。為了謀生,她加入一支自助小組,靠雙手賺錢養活自己。
2018年她被社會企業Swayam Shikshan Prayog(SSP)選為「引領變革的女性」,並獲贈一筆獎金。Jadhav和其他19名得主一樣,都是自力更生之餘,還能鼓勵其他女性經濟獨立、創造有意義人生的實業家代表。她打算為當地婦女提供改善生活與飲食營養的諮詢業務,第一步,卻是說服她們蓋室內廁。她認為,家中擁有自己的廁所,最基本的衛生條件改善了,對健康的意識和習慣也會逐步養成。
另一名得主Vibhute,經營3家成功的企業。她說自己出身貧寒,因此想透過創業提供婦女就業機會。她承諾這筆獎金將用來興建牛奶配售中心,雇用大約1,000名女性,並保障最低月薪12,000盧比(約合新台幣4,650元)。
還有受益於有機耕作的Mane,不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透過傳授村子裡的婦女有機耕作的方法,改善她們的生活。她用這筆獎金組織女性商業社群,為她們串聯行銷網絡,目標是把產品賣進大城市。
「一畝田」啟動善循環,助弱勢脫貧
在2018年的表揚論壇上,SSP創辦人Prema Gopalan博士強調,所有得主都是獨特的「一畝田」(One Acre)農業模式實踐者,因此肩負推廣「適應性農業」(adaptive agriculture)的任務,也就是實踐作物多樣化、採用生質肥料與有機栽種等氣候友善的農法,同時傳授弱勢家庭婦女,協助她們隨著永續農業的扎根發展而成長。
從1998年SSP打造「一畝田」機制以來,20年來已經嘉惠馬邦超過30萬女農與600萬人口。由於它在促進基層婦女創業、確保農村生計領域的貢獻卓著,2019年獲頒印度年度社會企業家獎(Social Entrepreneur of the Year)。
這座獎項背後的支持單位來自當地食品集團Jubilant Bhartia Foundation,以及國際機構施瓦布社會企業家基金會(Schwab Foundation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後者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的姊妹組織,以表彰創業家遠見為宗旨,它肯定SSP的商業模式具備永續性、創新性,並為氣候變遷受害者促進農業經濟。
究竟,「一畝田」農業的經營模式是什麼?如何運作?要從29年前的一場地震說起。
災後重建,集結婦女自力救濟
1993年,馬邦內陸城市拉圖爾(Latur)發生芮氏規模6.2的大地震。致力濟貧的兩個創業夥伴Prema Gopalan與Sheela Patel,便從首府孟買趕往當地救援,特別是整合婦女力量打造救災、修復並重建的流程,例如培訓重建技術、傳授抗震安全的工法,以及建立協作夥伴學習交流平台等。
這一仗,她們打了5年,最終促進周邊約莫1,200座村莊、20多萬戶家庭重建社區。期間Prema Gopalan觀察,婦女其實是偏鄉地區人際網絡的連結點,若能成功鼓勵她們轉型成為社區的微型創業家,才是活絡經濟的開始。於是,她們又在1998年創立倡議女權的SSP。
機構全名Swayam Shikshan Prayog字面上的意義是「在實驗中自學」,貼切描述她們一步步探索出商業模式的歷程。
Prema Gopalan先號召女性扮演「Samwad Sahayaks(促進溝通者)」,說服男性地主讓出最多一英畝田地,讓她們實驗「將旱地變生物農場」:棄種大豆、棉花等耗水的經濟作物,改用生物肥料,種植馬鈴薯、水稻等較能適應氣候變遷的糧食作物。
有個具體例子:60名女農合租25英畝土地,有機種植兩款傳統香米,每一名女農工作28天可以賺取8,288盧比(約合台幣3,200元)工資。
此外,由於印度天氣炎熱,作物不耐放,但偏鄉極缺乏冷藏設備,因此她們集思廣益,自力蓋出無須用電的磚造散熱冷卻儲物空間。據稱,每一座可以保存約100公斤的蔬菜或水果,且3-4天不腐壞。
長出4大事業體,涵蓋生產到行銷
隨著時間過去,這支娘子軍凝聚出一股強大的創業力量,Prema Gopalan稱她們為「Sakhi(意思接近「閨蜜」)」。在此後數十年間,她們邊做邊學,在SSP組織下,打造出涵蓋4大部門的事業體:一套聯合網絡、一所創業學校、一支微型信貸基金與一家行銷公司。
1.聯合網絡。由5,000個小型「閨蜜聯合會(Sakhi SHG)」組成的傘狀網絡,主要任務是積極透過醫療信託組織SAST(Suvarna Arogya Suraksha Trust)深入社區,培訓成員專業醫療知識,一方面在社區中提供驗血、篩檢性傳染病服務,另一方面則是檢測飲用水源、建立地下廢水槽等工程改善衛生條件。
2.創業學校。Prema Gopalan認為,一旦成員奠定熟練的基礎技術,便可厚積足以開創事業的自信。統計顯示,近80%成員畢業後確實投入創業,但中途夭折的也不少,主要是因為金援薄弱,需要有進一步的支持性機構。因此她籌辦社會創業學校SSEN(Sakhi Social Enterprise Network),開設理財、信貸、行銷課程,提升成員的商業經營專業知識。
3.微型信貸基金。SSK(Sakhi Samudaya Kosh)創建於2006年,是SSP為了串連主流金融公司與創業成員所設立的金流機構,前述的Jadhav就是其中一例。她以零利率的條件申貸15,000盧比(約合台幣5,800元),並同意在6個月內還款。她拿這筆貸款購入生產所需品,也順利收成,目前貸款已全數清償。
4.行銷公司。成員學會自力生產的完整技能後,卻仍苦無銷售管道,SURE(Sakhi Unique Rural Enterprise)應運而生。一方面協助成員做行銷活動及商品配送,並與當地供應商合作,提升綠能產品的性能;一方面積極引進國外的節能鍋爐、生質燃料等,讓永續農業可以複製、推行到全國偏鄉。
學習點:靈活修正商模,善用女性巧實力
SSP的總部位於馬邦浦內市(Pune)小巷子裡的簡陋建築,約70名專職志工多年來扮演培力(empower)女性的中樞責任,儘管共同創辦人Prema Gopalan在2022年初病歿,依舊持續發揮3股強大的社會影響力,可供國內業者參考:
首先,SSP從偏鄉出發,以草根組織鎖定有企圖心的在地女性,採取永續農業的方式,並且將成長的果實確切地分享到各階層,進而推動經濟由下而上,自力繁榮。這也就是近幾年興起的觀念——共融性成長(Inclusive growth)——指的是經濟成長也能夠兼顧社會各種階層都有參與及分享的同等機會。這個作法在商業模式的設計上,就宜納入考量。
再者,宜善用女性巧實力,發揮她們溝通、協調整合的能力,成為規劃者、參與者與合作者,甚至也能成為翻轉產業規則的變革者。
最後,創業過程中會面臨無數挑戰,SSP一步一步的建立解決機制,抱持「在實驗中自學」的態度,靈活調整作法以因應外界變化,也才能逐步打造出完善的商業模式。
根據經濟部《2022年中小企業白皮書》數據,台灣女性創業的比率越來越高,女性中小企業家數已占中小企業總家數的37.16%,創歷年最高。位於台南,2019年底創立的「多加社會企業社」就是一例,這是一群50歲以上婦女組成的手作布品企業,幫助不同婦女在經濟收入、自我實現及社會價值上,各自得到提升及滿足,創造屬於自己的第三人生。
Swayam Shikshan Prayog(SSP)官網
女性有能力引領非凡變化。我的願景是創建一套讓基層婦女從邊緣邁入主流的生態系統,不僅改變她們的生活,也改變她們的社區、村子和社會,而且變得更好。
~Prema Gopalan, Swayam Shikshan Prayog(SSP)創辦人
適應性農業(adaptive agriculture)
或稱「韌性農業(resilient agriculture)」,指為減緩極端氣候所帶來的衝擊,協助農民建立預防及災後快速恢復生產的系統性機制與能力,以照顧農民生計及穩定農產品供應。例如:建立災害預警機制;篩選出耐熱、耐旱、耐逆境的作物品種;建立養殖業面對暴雨或乾旱的調適作為;改善畜養環境,防範熱緊迫等問題。
得獎年份項目或榮譽紀錄
2019 - Schwab Foundation's "Outstanding Social Entrepreneur of the Year" (WEF)
2018 - Schwab Foundation's "Social Entrepreneur of the Year India"
2017 - UNDP's "Equator Prize"
2016 - UNFCCC's "Momentum for Change Lighthouse”
▲商業模式
▲SSP的「一畝田」機制,20年來已嘉惠30萬女農與600萬人口。
▲Swayam Shikshan Prayog意為「在實驗中自學」,貼切描述成員一步步探索商業的歷程。
▲關係形同閨蜜的「Sakhi」小組,是彼此最好的學習夥伴。
▲從生產到銷售,SSP協助印度偏鄉婦女創業、學習商業與經營知識,更結合綠能生產,搭上世界趨勢。(圖片提供: SSP)
國外社會創新案例故事
撰文:周玉文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