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章

難民變軟體工程師 成「復興希臘」生力軍




REvive Greece:希臘第一個教新移民電腦技能的NGO
REvive Greece是一家專門服務新移民的非營利組織,旨在教無業的年輕人學會撰寫電腦程式語言,讓他們得以自食其力、融入當地社會,並對居留國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復興希臘」(REvive Greece)是希臘第一家免費提供新移民和難民電腦軟體課程的非營利組織。主要針對18-35歲的弱勢年輕人,包括失業者、難民和移民,幫助他們在人才供不應求的歐洲資通訊市場取得工作,重新融入社會的經濟活動中,因而協助解決了許多當地的社會和經濟問題。
解決青年失業及軟體人才缺口 開設免費線上課程教授程式語言
「復興希臘」成立於2016年,它的創立緣於當時的歷史背景:2010年底,「阿拉伯之春」民主運動爆發之後,從中東、非洲和南亞等地的難民或經濟移民大量湧進歐盟國家尋求居留,2015年時的新移民更達到180萬人高峰,其中又以年輕人居多。這造成歐洲各國的無業青年大增,2016年歐洲平均失業率來到10%,希臘的失業率更高達23%以上,是歐洲最高。然而,傳統的就業機會卻很少,這批新移民因此成為歐盟各國棘手的問題。
但是,西奧多(Theodore Dimakarakos)看到了一個人力的龐大缺口。根據當時歐盟統計,在歐洲的軟體工程師職缺高達40萬個,到今(2020)年預估缺口更達80萬個,讓他有了創辦「復興希臘」的想法。他計畫藉由訓練這些新移民青年撰寫軟體程式,來同時解決青年失業與科技就業缺口的問題。
「復興希臘」的使命是幫助這些移民、尋求庇護者和難民,在停留於希臘等待其他接收國批准居留權期間,有機會接受到完整的程式撰寫訓練,同時消除他們的數位技能落差;未來,若這批難民再回歸自己的國家,將可望藉此技能協助國家經濟復興。
歷經2大成長轉折:孵化器支持、獲歐盟「公民社會獎」
根據當時難民機構的調查統計,80%的年輕新移民都擁有智慧型手機,因此,這個計畫是從線上課程開始推展的。他們找來經驗豐富的老師和志工,創建了一個電子學習平台Match&Teach Me for Integration,學員用手機就能上課,讓這些免費的學習資源更容易擴散。
復興希臘主要資金來源則為私人及企業捐款;因為國家財政自顧不暇,所以並沒有從國家獲得任何資金。很幸運地,他們一開始就得到了Google的支持。
復興希臘的成長歷程有兩大轉捩點:一是復興希臘加入了一家名為HIGGS的NGO孵化器的支持計畫。HIGGS則是由歐洲最大的慈善機構之一斯塔羅斯·尼爾科斯(Stavros Niarchos)基金會所資助。這讓復興希臘得以無後顧之憂地學習成長、擴大視野並茁壯獨立。
另一個轉折點是在2017年12月獲得了歐盟經濟和社會委員會(Europea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ttee,EESC)的「公民社會獎」。這個大獎讓復興希臘的能見度大為提高,吸引更多學員和志工參與,也吸引了更多有共同願景的社會公益機構和科技業夥伴,捐贈許多設備或行動電源、4G SIM卡等,更吸引到像三星集團的關注和投入,讓它們的工作更能加速推展。
從線上擴展到實體課程 協助學員就業及創業
現在,他們的服務內容分成四大塊,一是電子學習平台,二是實體課程,三是就業媒合,四是創業孵化器。
1.線上學習平台
學員透過手機或電腦參加為期6個月的課程,期間還可以在線上取得志工的輔導解答。課程內容涵蓋網頁設計開發、Apps、機器學習、控制系統、大數據等程式技能。目前正致力於與各歐盟國的合作夥伴,將這樣的線上模式複製拓展出去。然而,由於線上學習平台的約束力低,以致很多人半途而廢,復興希臘於是開始思考籌辦實體學校。
2.實體課程
2018年2月起,他們在雅典開設了第一所實體學校,同時也為來自其他NGO的難民開課。每一種課程分別為期5-15週,學員每週上課一、二十個小時,一班約15-25人。由於免費名額有限,他們甚至需要透過甄選程序來篩選學員。實體課程讓學員更有學習動機,而學習效果也更好。課程目標是每3個月培訓100名學員。
3.就業媒合服務
復興希臘同時也扮演求職的媒合平台,他們曾在一年內幫助200名學員在資訊科技業找到工作。一名學員喬治·阿卡姆諾斯就回饋說,結業後,他一口氣拿到三個面試機會,並已順利就職,薪資令人滿意,前景也非常好。學員盧卡斯結業後也被某跨國公司相中,讓他實現了從小想當軟體工程師的夢想。
4.創業孵化器
復興希臘回饋社會,也讓自己成為第二代孵化器,協助學員和歐洲本地年輕人合組創業團隊,結合雙方的技術和創意,讓學員更容易融入歐洲社會,同時還可以對其接收國的經濟有所貢獻,扭轉社會部分人士對新移民的負面成見。
在完整的解決方案下,復興希臘創造了三贏的成果:政府解決了棘手的難民問題,難民取得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並奉獻於經濟成長,企業則取得了有潛力的人力資源。「將社會公益慈善、滿足網路資通訊公司人才需求,以及移民求職的需求相結合的服務,使得復興希臘的營運具有可持續性和可擴張性。」創辦人西奧多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樂觀表示。
讓新移民在台「升級」 往高階及服務領域開發潛能
台灣現在也有許多新移民,正在政府的積極協助下融入全國各社會角落,更在許多經濟活動中扮演一定角色,不僅滿足了台灣當前的勞力缺口,也為台灣經濟做出了相當貢獻。然而,當中也有不少比例的移民,其實擁有不錯的學經歷,卻較難有機會取得勞力以外的工作機會。政府若能協助新移民從其原有的專業為基礎,協助他們走出自己的職涯成長路徑,甚至與本地人合作創業,相信他們對台灣經濟的貢獻將更有幫助。
另一方面,台灣除了製造業的勞動力需求,在服務業產值已經占GDP比重的63.49%(2018年)下,民間服務業也可以思考如何吸引及培育新移民的服務軟實力,讓他們成為企業發展的優良人才資源。
我們堅信,任何想要帶來社會影響力的組織,都必須設法找出對所有利益相關者都有益的解決方案。
~Theodore Dimakarakos,REvive Greece創辦人
▲REvive Greece於2017年獲歐洲公民社會獎,創辦人Theodore Dimakarakos在布魯塞爾的歐盟經濟和社會委員會發表談話。(REvive Greece提供)
▲在希臘國家數位技能聯盟所舉辦的「歐洲編程週」中,來自希臘各地的小學生在國家圖書館學習編碼課程。(REvive Greece提供)
▲REvive Greece所規劃的上課情境。(REvive Greece提供)
▲REvive Greece所規劃的上課情境。(REvive Greece提供)
國外社會創新案例故事
撰稿:何索隆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