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章

許非洲一個和平的未來 ─ AYINET為安定與正義堅定發聲




非洲青年倡議網 African Youth Initiative Network (AYINET) ,以推動非洲永續和平為目標,藉由受害者身心重建與青年領導力培育等計畫,積極推動轉型正義,為打造非洲國家間的和平與正義做出貢獻。
非洲大陸戰亂頻仍,所帶來的,不僅是人民間的衝突與苦難,更重要的是造成了戰爭受害者嚴重的人權危機。對此,非洲青年倡議網(AYINET)期許能透過受害者身心重建、青年培育與文化發展等計畫,為戰亂受害者恢復身心健康,並藉由教育賦予青年權力,開啟社會對話以促進社會的理解與和解,為非洲各國人民迎來和平、平等、正義、賦權與安全發展,重新擁抱充滿希望與尊嚴的生活。
AYINET這個以和平、正義為願景的非營利組織,由Victor Ochen在2005年時創立於烏干達的里拉(Lira)。Victor Ochen本身即是戰爭受害者,從小在充滿饑荒與暴力衝突的烏干達北部難民營中長大,當地因聖主抵抗軍(LRA)與烏干達政府間超過20年的對峙,已造成約該國約300萬人流離失所,以及超過6萬名兒童被聖主抵抗軍綁架逼迫加入戰爭行列,這也是非洲持續時間最長的戰亂衝突之一。
在Victor Ochen的成長歲月裡,他不僅親眼看見兄弟、朋友被聖主抵抗軍強行擄走從軍,更曾有7年的時間一天只吃一餐,在戰火如此無情地摧殘下,Victor Ochen默默地許下「希望非洲能成為和平大陸」的夢想,這個小小意念,如今成為AYINET當初成立的重要契機。
受難者身心重建 治癒戰亂傷痕
AYINET成立十多年來,在非洲和平永續發展的推動上不遺餘力,在聯合國、政府部門、基金會及個人等各方組織與捐款的協助下,AYINET已陸續推動許多計畫,為戰爭受難者、青年與戰後社區進行身心輔導、培訓教育與溝通對話等服務。
其中,在幫助戰爭受難者的部分,為了促進轉型正義及戰後社會正常發展,多年來AYINET特別針對烏干達北部數以萬計的戰爭受難者(特別是婦女和兒童),進行深入且全面的身心重建服務,其中包括醫療手術、後續追蹤、心理諮詢及尋求社區支持等工作。在此基礎上,AYINET於2015年得到民主治理基金(DGF)的支持,發起了一項名為「RECOVER」的大型受難者與社區重建計畫,擴大援助烏干達北部約1,200名於聖主抵抗軍戰亂下的受難者。
AYINET透過邀集專業的諮詢和醫療團隊,對這些受難者進行專業醫療,讓他們持續恢復身心健康,找回應有的尊嚴與生活品質;同時也記錄下他們的戰爭受難經歷,以作做烏干達歷史的一部分,增進社會間相互理解。AYINET這一連串對受難者及其家庭、居住社區的重建工作,讓這些戰爭受難者不僅能重獲健康權與生命權,更能促使他們以身心健康的姿態,一起挺身而出,與AYINET攜手促進轉型正義的推動,為非洲各國的和平與正義努力。
培育青年成為改變世界的領導者
在戰後的烏干達,不僅留下諸多生理上與心理上的的傷痕亟需治癒,還帶給戰火下成長的年輕世代一個嚴峻的生存考驗。目前烏干達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年輕人口最多,但卻是青年失業率與犯罪率最高的國家。AYINET發現,在1980至2008年戰亂期間成長的年輕人,他們的童年生活因戰爭動亂而遭受極大的影響,不但無法上學,更沒有一技之長,只能不斷在貧困中循環,被迫放棄希望與夢想。對此,AYINET多年來深入社區,通過許多技能培訓如:溝通與合作課程、商業與農業經營課程,以及鼓勵這些年輕人參與舞蹈、戲劇、歌唱和體育等社交活動,給予他們生存發展所必需的技能和資源,並透過各項活動串聯,凝聚烏干達的青年力量,建立起強大的青年網絡。
2014年,在美國國際開發署 (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USAID)的 SAFE(Supporting Access to Justice, Fostering Peace and Equity) 計畫支持下,AYINET制定了「讓青年成為領導者及和平推手」的工作計畫,進一步深化對烏干達青年的支持與培育。AYINET選擇戰爭受創嚴重的里拉和古魯(Gulu)兩個北部城市來進行該計畫,以培育年輕族群的領導能力為主軸,設計出包括衝突管理、解決衝突和推動社區動員等技能養成課程,並透過社區支持網絡、轉型正義、司法意識及跨種族交流等系統的建立,讓當地年輕人學習到如何以非暴力的方式來解決衝突,同時落實人權教育,清楚理解到自己在推動國家和平永續發展上的重要性。AYINET認為,唯有幫助年輕人遠離暴力、犯罪與貧困,並成為社會轉型的中堅力量,才能彌平分裂的過去,共創和平與希望的未來。
治癒、培育與轉型 獲諾貝爾和平獎肯定
AYINET成立至今,已為烏干達境內超過21,000名的戰爭受害者提供醫療援助;而其「讓青年成為領導者及和平推手」工作計畫,也在里拉和古魯培育了約12,000名的年輕人,並在當地不同社區建立起60個青年組織,且彼此串聯,凝聚出強大的青年網絡,成為推動社區發展,以及打造非洲和平的重要力量。AYINET創辦人Victor Ochen更因此於2015年得到諾貝爾和平獎的肯定,成為烏干達第一位,也是非洲史上最年輕的獲獎人。
AYINET在推動轉型正義與青年培育工作上,皆與地方社區的過去與未來緊密結合,而以青年、社區賦權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上,台灣也有著相當豐富的經驗。以勞動力培育為例,近年來我國勞動部藉由「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與「2019年夢行者地方創生計畫募集行動」相互配合,期許藉由青年的力量來協助各地方解決社會問題。對此,勞動部不僅加強民間團體和政府相關部門的合作,增進工作技能訓練來打造在地就業機會,並邀集各領域的專業導師,指導有志投入地方創生的青年,幫助他們發揮創意,培養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繼而應用所學,實際參與社會影響力的實踐,促進地方發展。而AYINET串聯各青年組織,打造出強大青年網絡的模式,也將會是未來台灣持續壯大社會創新能量的重要參考。
我們的目標是修復戰爭受害者的健康,使其恢復希望、建立尊嚴。
~AYINET
▲圖說:AYINET成立的最終目的是希望非洲能成為一個沒有戰爭的和平大陸。(達志影像提供)
▲圖說:AYINET透過技能培訓,教導戰爭受害者生存發展所必需的技能。(達志影像提供)
國外社會創新案例故事
撰稿:林丞閎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