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智利Mi Parque讓荒地大變身 用一座座公園築起社區安全感
在智利聖地牙哥的城市邊緣,有許多貧困社區因政府經費不足,無力施建公園,使這些公園預定地淪為垃圾場、犯罪溫床;智利一群建築師為此成立「我家公園」(Mi Parque),社區改造到你家,號召居民參與,從設計到施工一起凝聚向心力,打造更有歸屬感、認同感的「我家公園」。
「如果打開窗後只能看見廢棄荒地或垃圾場,父母能帶孩子去哪裡玩?」這是安德烈德(Martín Andrade)在大學攻讀建築系時的提問,也是他2008年創辦「我家公園」(Mi Parque)的初衷。
Mi Parque做的是荒地大改造,專挑弱勢、貧困社區,劍指當地政府預留、卻無經費人力開發的綠地預定地,改造為適宜社區使用的公園。他們以智利首都聖地牙哥做為出發點,如今智利的區縣中超過四分之一的國土都有他們耕耘的足跡,全國上下打造了343座公園,創造出57萬平方公尺、相當於兩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綠地,受惠的民眾達 95萬人。
綠地患寡更患不均 多處公園預定地變垃圾場
「保有公共空間的綠地,就能保有社會公平 。」這是創辦人Andrade的理念。在聖地牙哥,貧富差距同樣體現在公共綠地上:在總共有52個區的聖地牙哥,50%的公園坐落在僅9個富人區中。這其實情有可原,富人區可將政府的資金花費在公園建設,但貧困社區的經費在建設完社會住宅後便所剩無幾,公園建設因此一再延宕,不但成了廢棄荒地、非法垃圾場,甚至成為罪犯、毒蟲的聚集地。
「雖然是綠地預定地,但現場實際上卻是灰撲撲的廢棄荒地,」時任執行長奧伯特(Carlos Aubert)無奈表示,「那不是大家會想交流的地方。」數據進一步佐證了Aubert的觀點:貧困社區近6成的民眾不敢在公共區域逗留,以免惹禍上身,這使得社區鄰里難以交流,不易達成凝聚力 。
建築師協同產官合力改造 社區居民也熱情投入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建築師波布雷特(Julio Poblete)和Andrade於2008年創辦了Mi Parque基金會,作為社會企業,他們採取的是無虧損無股息(no loss no dividends)模式,這表示所有利潤都將再度投入組織內部,以擴大經營範圍、提高社會影響力。
Mi Parque的運作模式可分為3期:前期籌措資金,中期設計規劃,後期施工維護。要改造社區,首先要搞定的就是錢。Mi Parque找來在地或國際企業作為贊助商,金主們除了能在工地露出品牌、搏得公益形象外,還會被邀請一起參加後期施工,比如曾任贊助商的星巴克(Starbucks)就把施工活動當作是行銷部門的交流活動,用以激勵員工;通常企業贊助的錢會用來負擔建築費用,而後續的公園維護則由市政府預算接手 。
土地的部分,由於本來就是政府的公園預定地,合作申請流程可以很快到位,搞定了資金和土地後,便是Mi Parque建築師出馬的時刻。他們限定每項改造計畫要在2個月內完成,而公園的設計模式,則是採取「由下而上」的方式,也就是從社區居民的角度來規劃。我家公園會與當地社區民眾開4次討論會,通常會由一位建築師與一位社工負責和居民溝通,以社區居民的需求為中心,討論當地特色與未來空間規劃,以確保公園的設計能符合居民的期待。
在成功取得共識後,到了動土典禮當天,社區居民也會動員起來,與建築師、志工、贊助商、政府人員一起捲起袖子參與勞務,比如種植草木、裝飾彩繪等。Andrade表示,讓居民參與就是整個模式成功的關鍵,正由於自己的公園自己設計、建造,這不但讓鄰里之間開始有了交流,還能為共同的目標努力;公園落成後,居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也更願意擔任後續維護的志工。
改造模式席捲智利 公園讓居民安全感備增
2012年,非營利研究組織貧困行動實驗室(J-Pal)發起了一項為時3年的研究,將56個社區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共28個社區接受我家公園的改造,對照組是同樣數量但不改造的社區。J-Pal的科學總監嘉烈蘿(Francisco Gallego)公開研究成果:翻新過後的公園在不同年齡層使用率都有至少50%以上的增加,亂丟垃圾的現象則比對照組少了17%,牆上的塗鴉則少了31%,最重要的是,對社區有安全感的民眾增加了9% 。
Mi Parque成功的模式不僅席捲全智利,也為自己斬獲無數獎項。2011年,Mi Parque創辦人就獲得全智利僅10位獲獎的國際青年基金會(International Youth Foundation)行動青年獎(Action Youth Award) ;隔年,更被施瓦布社企基金會(Schwab Foundation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點名為年度社會企業;2016年,Mi Parque在綠色拉美獎 (Premios Latinoamérica Verde)獲得兩項殊榮,於「城市管理、責任生產」、「人類發展、社會包容」分別獲得第100名、第179名。綠色拉美獎是拉丁美洲針對社會、環保議題最大的獎項,參與的競爭者多達1,400多名。
社區居民參與打造 更能凝聚共榮感
台灣也有許多老舊社區營造的案例,不過目前大多數仍把重心放在建築本身的老宅翻新,或如大稻埕整體街區商圈的活化,鮮少將關注點放在公共綠地;然而,即使是首善之都台北,人均綠地仍遠不及國際標準,我家公園活化土地、社區營造的解決方案有許多值得參考之處,能讓台灣都市規劃更加完善:
一、結合企業CSR,資源整合借力使力。這幾年,因為世人價值觀變遷,企業越來越重視CSR(企業社會責任)以及ESG(Environment環境關懷、Social社會文化、Governance公司治理),因此已經有越來越多企業資源投入社會參與。社企組織不妨多方結合企業可提供的財力物力資源,合作進行公益計畫,創造企業、社區社會與公益組織三贏的局面。
二、參與式過程,創造社區共榮感。Mi Parque的經驗指出,居民參與是整個模式的成功關鍵。社企在推動地方創生計畫時,務必要設法爭取社區居民的參與和認同,甚至由社區居民主導,讓居民產生擁有感,對自己的社區產生向心力,也更願意當責,讓社區改造計畫能真正融入當地居民的生活中。
三活化閒置用地,預防破窗效應:在台灣,沒有妥善利用或監管的空地,最常淪為民眾亂丟垃圾的所在,而有了第一包垃圾,接下來丟其他東西似乎也變得理所當然,甚至開始堆積廢棄家具。Mi Parque以荒地變綠地的策略便是源於廢棄荒地的隱憂,將閒置土地活化,即使只是簡單的整理綠化,也能夠吸引民眾在此散步休閒,營造出有人使用、有人在意的氛圍,減少破窗效應的發生。
我們的感覺是,我們由下而上的方法更能產出結果。
~Martín Andrade, Mi Parque創辦人
▲圖說:綠地改造後,為社區大人小孩創造休憩交流的新空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資料來源:Mi Parque、製圖:編輯部)
國外社會創新案例故事
撰文:柳定亞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