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印度Rangsutra讓婦女織工變股東 身價鍍金
Radha Bai的家位於印度西北、鄰近巴基斯坦邊界的比卡爾村,走進她家,就可以看到牆上醒目地掛著一張裱框的文件,「土地和房子都在我丈夫名下,牆上這是我名下唯一的財產,」Radha Bai驕傲地說。仔細看,這其實是Rangsutra Crafts India Ltd(簡稱Rangsutra)的股權憑證。
Rangsutra是一家成立於2006年的手工藝品公司,由3,000多名生活在印度各村莊與小鎮的織工組成,公司的主要營業項目是以古老的手工刺繡、織布與梭織(Weaving,指將紗線經緯交錯織成布料的方法)為基礎創造出的現代化產品。
為什麼這樣一家公司能成為當地婦女自信的來源?故事得從Rangsutra的創辦人Sumita Ghose說起。
募資創業,織工也是股東
擁有經濟學碩士學位的Sumita Ghose,多年來一直在印度農村地區工作,實務工作經驗讓Sumita Ghose深刻體會到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差距巨大且難以弭平,「我意識到印度社會的鴻溝越來越大,農村的居民大多以農業和手工業維生,為了生存而掙扎,但都市裡的中產階級卻受益於全球化,以及IT產業而不斷提升」。
與此同時,Sumita Ghose也觀察到儘管全國各地有很多非政府組織致力於農村賦權工作,包括改善衛生、教育和生活條件等,但這些工作的推展卻與農村居民的需求有落差。Sumita Ghose認為,提供持續性的工作才能實際改善農村居民生活,但「很多時候,提供持續性工作只是計畫中的一小部分。」
Sumita Ghose想為這些弱勢居民創造工作機會,於是,她有了創業的念頭。
2006年,Sumita Ghose著手創業,首要面對的就是資金問題。Sumita Ghose的資金不足,也沒有抵押品可以擔保貸款,於是Sumita Ghose決定說服織工們投資,交換條件是這些織工都能成為公司的股東。
當時,大約1,000名織工每人入股1,000盧比(約合台幣390元),為Sumita Ghose提供了100萬盧比(約合台幣39萬元)的創業資金,接著再四處籌款,Rangsutra就此誕生。
賦權婦女,擁有更多發言權
Rangsutra的目標是媒合擁有技能的農村織工與市場,為織工創造持續性的工作機會。尤其希望讓女性織工藉由自力謀生,贏得社會尊嚴。在Sumita Ghose的想像裡,Rangsutra要扮演工匠與顧客的橋梁,並讓織工免於機械紡織品的「不公平競爭」。最重要的是,Rangsutra是一家社區所有制(community owned)公司,股東既是生產者,也是積極參與供應鏈的決策者,無論股東擁有多少股份,每人都有一票表決權,「工匠是企業的共同所有人和股東。他們是董事會成員,在成本、規畫、生產和薪資方面擁有發言權。」Sumita Ghose說。
此外,Rangsutra也非常重視女性賦權*,不但80%的成員都是女性織工,這些股東也擁有發揮管理技能的空間。她們勇於發表意見,如果分配的工作出現延誤,她們就會毫不猶豫地向經理提出質疑。
小辭典:賦權(Empowerment)
指個人、組織與社區藉由學習、參與、合作等過程或機制,獲得掌控本身相關事務的力量,並提升個人生活、組織功能與社區生活品質。
這些嘗試,不僅提高婦女的收入,也增強她們的自信心。「穩定的工作讓婦女有機會走出家門,有了收入,她們對家庭的決策就有更多發言權。」Sumita Ghose表示。
女性織工們也說,Rangsutra的最大特點就是為她們提供保障。在加入Rangsutra之前,她們沒有太多選擇,但現在她們得到了公平的報酬。織工Kamala Devi說,「我喜歡工作和賺錢!在加入Rangsutra之前,我與地方上的供應商合作,每個月只能賺200、300盧比(約合台幣78-117元),但現在我每個月都可以賺進2,500到3,000盧比(約合台幣975-1,170元)。」
另一名織工Tagu,過去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是丈夫,她根本無法作主,如今Tagu拿出部分工資建造屬於自己的房子,這是她以前無法想像的。
與IKEA合作,印度織品躍上國際
Rangsutra「人人是股東」的營運模式大獲成功,創立2年後就達到收支平衡,2009年開始獲利,「從那時起,股東就享有分紅,這增強了織工們的信心。」Sumita Ghose說。
截至2023年,Rangsutra已串連3,000名織工,其中2,000多人是公司股東,僱用正式員工則有110人。一開始只有3個織工小組的這家公司,現在已經擴展到擁有35個織工小組,遍布印度5個邦,並培訓和聘用了50名婦女擔任工藝品經理。
光是2022至2023年,公司就為股東創造14.3億盧比(約合台幣5.6億元)的財富,平均每月每人可賺取6,927盧比(約合台幣2,700元),最高月收入可達到2.5萬盧布(約合台幣1萬元)。2022年,Rangsutra的銷售年成長率更是暴增50%。
回到一開頭提到的Radha Bai,她靠著自己的力量,進入了資本市場。買下股份的第10年,這張股票的價值已經翻了6倍。Radha Bai現在每天工作4小時,每個月可以賺取3,000至5,000盧比(約合台幣1,170至1,950元)的收入,幾乎是以往的20倍。
利潤共享 勞資雙方都是贏家
2023年,Rangsutra不只打進國際家居品牌IKEA成為供應廠商,也推出自有品牌。Rangsutra的商業模式有兩大特點:
1、放大在地文化元素:
地域文化抬頭,具特色的藝術文創產品全球商機無限。Rangsutra的印度特色手作織品正好搭上這股風潮。
2、織工入股,共創經營績效:
Rangsutra讓織工成為公司股東,織工利益與公司的利益相結合;而利潤共享的結果就是員工更有熱情、態度更積極,而且也更容易留住好人才。
Rangsutra的經驗讓我們看到,以文化為核心,輔以改變弱勢婦女進入職場的方式,不只能給予婦女工作權,還能賦予她們新的身分(股東、創業家),激勵弱勢婦女實現社會階級的流動。
在台灣也有類似的做法。例如花蓮的德米路織工坊,培訓偏鄉媽媽學習傳統的原住民編織技法,帽子、零錢包、背包等織品全都彰顯原汁原味的在地文化,也讓婦女重拾再就業的技能,在職場裡找出自己的新價值。
Rangsutra 官方網站
這是一種展示人們如何推動變革和發展,使世界成為對所有人來說更加人性化的地方。
~Sumita Ghose, Rangsutra創辦人
得獎年份項目或榮譽紀錄
2016年印度總統獎(Nari Shakti Puraskar Award)
麥克阿瑟領導獎(MacArthur fellowship for leadership)
專家點評劉子琦
Sumita Ghose創辦Rangsutra的兩個亮點。一、從提升組織效能的角度,讓農村婦女的編織能力能夠發揮生產量能、品質與顧客滿意度的效果,既提升婦女工作能力與自信,亦有保障收益的功能。二、以平等、互助原則作為參與社會企業決策的運作基礎,具有經濟民主的特性,不只有利於對接具有社會永續責任的國際企業的社會採購策略,也可以加速實現社會企業所標舉的社會、經濟與環境三重底線。
(作者為勞動部「培力就業計畫」及「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審查委員)
▲圖1:Rangsutra讓織工成為公司股東,利潤共享,織工收入大增。(圖:達志影像)
▲圖2:將手工織布帶進時裝市場,讓婦女不只有收入,也提升她們在家中的發言權。(圖:達志影像)
▲圖3: Rangsutra將印度特色融入現代時裝,廣受歡迎。(圖:達志影像)
▲商模圖
國外社會創新案例故事
撰文:汪筱嵐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