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會發芽的免洗餐具—Lifepack點廢成金新模式
2021年,聯合國評比全球50家最佳小型企業之一(50 Best Small Businesses);2020年,拉美綠色獎(Premios Latino America Verde)社會環境類最佳500大企業;2019年,哥倫比亞電商協會創業大賽非傳統類第一名。這還只是社會企業Lifepack近3年斬獲的獎項而已,這家以環保餐具立基於哥倫比亞的企業,點廢成金的靈感全是來自垃圾堆。
農廢與免洗餐盤 兩種垃圾,一個解方
「不得不承認,人類的劣根性就是隨地亂丟垃圾,」Lifepack共同創辦人Claudia Isabel Barona說,她描述的正是她與家人露營時看到的景象:滿地用過的免洗餐盤、塑膠餐具,「所以我們想,既然改變不了這種局面,那就加入它!」
Barona說的可不是跟著亂丟垃圾,而是以農業廢棄物開發出免洗環保餐具。她研究當地垃圾堆,發現哥倫比亞的垃圾有兩個特點:其一,哥倫比亞每日生產的垃圾量高達2萬7,500 噸,光是免洗餐具以及保麗龍包裝就占了其中4%;其二,哥倫比亞乃至拉丁美洲是全球的主要糧食生產國,但農業廢棄物僅一小部分得到妥善利用,多數仍進入垃圾掩埋場或焚化爐,造成二次汙染。
不單打獨鬥 產農學組成神隊友
因此,她在2010年創辦Lifepack前身Provokame。Barona深知初次創業與其單打獨鬥,不如求助專家。創業之初便與三所大學合作,比如拉美最古老大學之一的哈維里亞納天主教大學(Pontificia Universidad de Javeriana),旗下的Campus Nova就是專為新創企業設置的育成基地,不但提供Lifepack辦公室,還提供財務及行政管理等諮詢,深化新創企業的產學合作。
有了學界的支援,Lifepack找上當地一家生態紙製造商Papelyco合作開發產品,他們著眼哥倫比亞大宗農產品鳳梨,向附近鳳梨農買下廢棄的鳳梨冠芽作為纖維原料,加入從學校、辦公室回收來的廢紙以及有機種子作為紙漿,這就是環保餐具的原料。
「我們也想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Gloria Estela Ramirez 說,她是Lifepack合作廠商Deli Agro Foods的經理,自合作以來便無償提供本要丟棄的鳳梨冠芽。「我想不到這些鳳梨冠芽有比Lifepack更好的去處。」
有生命的碗盤 減塑、降排、省水電
Lifepack的環保餐具可以在3週內生物分解,即使被丟棄在山林,也能回歸大自然;消費者也可留下餐盤,在給予適當土壤與水分的情況下,餐盤內含的有機種子會在8天內發芽,通常是香草植物或是草莓、番茄等食用植栽,形成新一輪的生態循環。「我們不只是設計一個可生物分解的碗盤,」Barona的丈夫暨共同創辦人Andrés Benavides López de Mesa說,「我們想更進一步,創造一個能創造生命的盤子。」
根據Lifepack的數據,Lifepack產出的環保餐具每年取代了9萬6,000個塑膠、保麗龍免洗碗盤,減少一噸的塑膠垃圾,以及降低高達5噸的溫室氣體排放。而跟傳統非再生原料的競品相比,Lifepack每1,000組餐盤可省下88%的水資源及70%電力,被媒體譽為「市面上最環保的免洗餐具」 。
創造就業機會 僱用弱勢女性
除了致力於環保層面外,Lifepack還將紙漿原料委託給弱勢團體加工。哥倫比亞是全球單親家庭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14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中有35%來自單親家庭,其中多數由女性擔任家長。但數據指出,2013年哥倫比亞女性勞動參與率僅56%,女性失業率達13.8%,這個數字是男性的2倍。缺乏工作技能與收入,使單親媽媽成為哥國最貧困的群體之一。另一方面,哥倫比亞監獄半數的女性獄友坐牢原因也都與貧困相關 。
Lifepack提供這些單親媽媽工具及教育訓練,讓她們可以在家工作,將紙漿原料製作成板材,以件計費,同時能照顧小孩。由於Lifepack,單親媽媽的工作機會比過去多出了6成,每人每年可賺到3,000美元的收入,減輕這些弱勢家庭的邊緣化問題。同時,Lifepack也在女子監獄開設駐點工作坊,協助女性獄友發展工作技能與經驗,換取縮短刑期,也可幫助她們出獄後回歸社會。這些賦權女性的舉措也讓Lifepack獲得聯合國婦女組織(UN Women)及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 (UNIDO)肯定,獲頒2013年SEED性別平等獎(Gender Equality SEED Award)。
即便獲得不少獎項肯定,Lifepack也坦承,哥倫比亞的環保意識仍不及歐美,加上哥倫比亞商業環境更傾向投資大型企業而非新創,促使Lifepack決定出口海外市場。2014年,Lifepack入選美國社企育成中心Arch Grants舉辦的新創公司競賽,Arch Grants除了提供5萬美元的創業基金給Lifepack外,還有各式法律、商務諮詢,加快Lifepack在美國設立分部。另一家農業新創加速器Yield Lab則提供Lifepack關於農業原料的研究,協助開發新品。在兩者的幫助下,Lifepack的商品如今已遍布歐美市場,甚至紅回哥倫比亞。
台灣農廢再利用 循環經濟新價值
根據我國農委會「綠色國民所得帳」統計資料,台灣2020年農業固體廢棄物約有491萬公噸,其中生物性廢棄物就占了481萬公噸,目前處理的方式以堆肥和就地翻耕為主;如果能加以回收利用,不但可降低處理的人力及環境負擔,還可望像Lifepack以新的商業模式創造循環經濟。
例如,在台灣的PackAge+配客嘉,就致力用「網購循環包裝」改變台灣的網購生態系。產品於2020年10月上市,不到半年已和近50家品牌電商與逾450家包裝歸還點合作,目前已經於台北、新北、桃園、台中與台南區域建立包裝歸還點,正在致力於全台拓展。這類循環經濟機構或許可參考Lifepack的經營特點:
產商農學研資源整合:Lifepack在創業過程中尋求各方專家建言,從合作的大學獲得新創企業所需的硬體空間及商務方向,再尋找有共同目標、能夠互利互惠的民間企業夥伴,以及進入海外市場時,與加速器、研究機構合作開發更符合海外市場的新品、加速進入市場的流程。Lifepack不單打獨鬥,發展的每一步都有來自社會中不同成員的養分,這不僅是產品的成功,也是社會發展的共同進步。
結合弱勢族群:多數環保製品多著眼於原料材質,但Lifepack還結合了提供工作機會給弱勢族群,以簡易的工具及完善的教育訓練,提升單親媽媽的經濟能力,也讓女性獄友能有回歸社會的一技之長、降低再犯率。
持續的環境教育:Lifepack經營團隊認為,環保產品是治標,環境教育才是治本。Lifepack雖然為了商業發展出走美國,卻仍持續在哥倫比亞的校園宣導環境教育,教導學童回收分類等概念,也不定時開設工作坊做地方教育、逐步改變社會觀念。如今在哥倫比亞,從幼稚園到高中的校園體系、大型連鎖超市熟食區都加入了採用Lifepack環保餐具的行列。
Lifepack官網:https://lifepack.com.co/
無論是烤肉、生日、或其他節慶,人們都會使用免洗餐盤和杯子,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商業機會,也是幫助地球的機會。
~Claudia Isabel Barona,Lifepack共同創辦人
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
是一種再生系統。與線性經濟造成的資源衰竭不同,循環經濟是建立在物質的不斷循環、利用上的經濟發展模式,形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使整個系統產生極少的廢棄物,甚至達成零廢棄的終極目標。
▲Life Pack-商業模式
▲在給予適當土壤與水分的情況下,Lifepack環保餐具內含的有機種子會在8天內發芽,形成新一輪的生態循環。
▲Lifepack利用農業廢棄物鳳梨冠芽,打造出100%可生物分解的免洗餐具。(圖片來源: 達志影像)
國外社會創新案例故事
撰文:柳定亞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