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FCG幫助小農脫貧 也拯救了森林
約自1972年以來,肯亞唯一的雨林-卡卡梅加森林的面積已經消失了一半。導因於當時每平方公里高達1,200人的人口密度,所衍生的非法砍伐、過度放牧以及村落定居,同時卡卡梅加郡是肯亞最貧窮的郡,49.2%的居民生活在貧窮線下。
因為貧窮而被迫中斷高中學業的Maridah Khalawa,在1997年時為了替貧困的農家找尋剝削森林以外的謀生之道,與鄰居們共13位婦女和9位男性共同創立了Muliru Farmers Conservation Group(MFCG)。森林保育是其成立的主要宗旨之一,因此一開始便得到豐富的機構資源,肯亞森林研究院(Kenya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提供樹木種子,昆蟲科學研究機構ICIPE(International Centre of Insect Physiology and Ecology)以及奈洛比大學(University of Nairobi)也加入行列,MFCG開始探索將當地植物商業化的可能性。
非洲藍羅勒(Ocimum kilimandscharicum)是一種本地的樟腦羅勒,當地人傳統上用它來紓緩感冒咳嗽症狀、腹潟以及腸胃不適問題,也會拿來驅蚊以及預防穀物蟲害。MFCG藉助合作夥伴提供的農業知識、找來志工開始嘗試種植樟腦羅勒,加工處理成藥膏,在當地店家販售。
商模具潛力 吸引多方資源
剛開始,小農參與的意願並不高,但MFCG在合作夥伴的協助下,承諾以契作方式,保證小農有收成就有收入,才漸漸吸引小農加入。很快便在2000年吸引資金入注,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提供了4萬5,000美元,讓MFCG得以添購蒸餾裝置,提煉羅勒油,取代傳統在家用鍋具烹煮的作法,一舉提高加工產能。
2005年透過ICIPE的牽線,再獲得福特基金會(Ford Foundation)贊助建廠資金,陸續也吸引了生態願景基金會(BioVision Foundation)與麥克阿瑟基金會(MacArthur Foundation)等機構的挹注。
打從一開始,MFCG就與合作夥伴達成以「促進生物多樣性」以及「利潤共享」為目標的協議。60%的收益歸MFCG所有,將用以擴充規模以及支援未來的創收計畫,10%投注於卡卡梅加復林基金,10%做為地方社區建設基金,最後20%則是研發及保育基金。
樟腦羅勒從播種到首次收成需要6個月的時間,之後每4個月就可以收成一次。種植羅勒無需特殊照顧,也不必使用人工肥料,MFCG有一套溯源系統以確認貨源確實來自有機栽種,以避免小農濫採野生株,破壞原始生態。
小農收入多3倍 2千居民受惠
自從添購加工設備、擴充產能之後,MFCG處理了超過1,100噸的羅勒葉,產出1,550公斤的羅勒精油,已在肯亞申請藥品註冊。MFCG的公關James Ligale表示,組織目前的資產為15萬美元,每年可售出3萬6,000筆自有品牌Naturub®產品,年營業額約7萬美元。
MFCG創造了900個工作機會,培育了360戶羅勒小農,每一公頃可讓農民有140到180美元的收入,其中40%以此為家庭唯一收入來源,以農村家庭平均一家5.5人口計算,約有2,000人受惠。小農透過栽種高商業價值的羅勒葉,比起栽種玉米的收益多出3倍,2005年的栽種面積僅有 2.5公頃,到了2011年已達20公頃,成長率高達800%。
有會員年收入最高達到1,300美元,最低也有650美元,而2014年當時肯亞人民平均年收入還只有1,280美元。
培力與賦權 翻轉小農生活
MFCG成立的初衷除了協助貧農找尋替代收入之外,社區培力是另一個主要目的。MFCG讓會員小農直接參與決策制定以及組織未來發展的規畫,甚至參與與合作夥伴的協商過程;此舉不但加強了小農對組織的向心力及信任感,也提升了自信及眼界,以及學習永續農耕的知識和行銷廣告等相關訓練課程。MFCG還建置了4座社區圖書館、架設網路,讓不同社區之間有交流的機會,進而增進了社區和諧及信任,提高社會資本。
因此,MFCG除了讓小農的直接收入倍增之外,也意外帶來附加成效。赤道倡議(Equator Initiative)所做的一份調查指出,有31%的MFCG會員利用農作所得進行微型創業,增加收人來源;17.5%購買家畜,又創造了另一項生計來源。小農漸漸學會自主思考,如何擴大營業規模、如何擴增產品線,小農的成長對於MFCG在面對未來的挑戰時,也多了一份助力。
一位會員小農表示:「參與這個計畫大幅提高了社區居民的生活水準,不僅居住品質提高,更提升了環境保育意識,許多居民為了提高收成,也開始學習電腦以及商業管理。」
MFCG的成就曾在2010年贏得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的兩項大獎:赤道獎(Equator Prize)以及種子獎(Seed Award)。
為了恢復卡卡梅加雨林樣貌,MFCG在社區內發起了「種一棵樹」活動,展開樹木種子的培育計畫,借助肯亞森林研究院之力,訓練社區農民及學童如何培育樹苗,自2005年開始,已種植了5,000棵本土樹種,在112.5公頃的土地上總共種下了4萬5,000棵樹苗。
一份ICIPE所做的調查亦顯示,參與計畫的農民在保育意識的提升上也有卓越成效,藉由伐林取得木材的人數少了59%,49%的農民表示向其他人傳播過環保知識。MFCG因其對於森林保育的貢獻,於2014年獲得眾所囑目的肯亞國家環保信託基金的綠色創新大獎。
強化資源串聯 讓組織立於不敗
台灣也有一些社會企業以小農契作的模式取得貨源,如茶籽堂的苦茶、可樂穀的紅藜、微熱山丘的鳳梨等,就像MFCG也曾遭遇的挑戰一樣,在市場取得聲量後,往往就會吸引不少跟隨者以低價競逐,或者來自中國大陸的抄襲模仿,壓縮這些良善社會企業的經營空間。
從MFCG的發展軌跡可以發現,它除了契作及分潤機制,也擁有更多外部機構的支援,它結合來自政府單位、學術機構、以及非營利組織不同背景的夥伴各自貢獻專業,且讓資源互相串聯,協助組織快速站穩腳步、擴大規模;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取得小農及消費者的信任,變得更無可取代,供需來源穩定,或許是MFCG面對跟風挑戰卻仍能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社會企業經營本就不易,朝「組織戰」的模式思考,或許是值得參考的策略方向。
我們一開始的目標就是要採用非傳統的方式,著重於運用現代科技,並且與有興趣參與的組織建立夥伴關係。
~Maridah Khalawa,Muliru Farmers 共同創辦人
▲Muliru Farmers-商業模式
▲許多參與契作的小農不僅賺到了錢,甚至開始學習電腦及商管知識。(圖片提供: MFCG)
▲MFCG以契作方式,保證有收成就有收入,吸引小農加入。(圖片提供: MFCG)
國外社會創新案例故事
撰文:歐德慧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