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搶救商業剩食 澳洲小社企幫企業「清倉」
根據聯合國統計,全球每年生產的糧食,有三分之一、即約13億噸會直接被丟棄。聯合國2021年發布的《糧食浪費指數報告》(Food Waste Index Report)指出,如果食物浪費是一個國家,那麼它將是僅次於美國、中國的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源。
有一家澳洲小企業發現了這個問題,從觀察到做出改變,這家企業正為澳洲的食物循環帶來天翻地覆的改變。
動物被宰殺,最後卻被當垃圾
這家創立於2016年的企業叫Yume Food,「Yume」在日文當中是「夢想」的意思,而Yume Food的夢想則是「建立一個沒有浪費的世界」。20年前,Yume Food的創辦人Katy Barfield在墨爾本開了一家小酒吧,工作時Katy Barfield看見廚師因為無法預測當天哪些菜色會熱銷,而不得不丟棄多準備的食材。
「那是我第一次想到,天啊,這些動物被宰殺,最後卻被丟進垃圾袋!」只不過一家小酒吧就浪費如此多食物,「全澳洲有4萬家酒吧,那將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Katy Barfield驚訝地說。
Katy將這個經驗稱為「我生命中的一個重要時刻」,她開始思考,該如何防止這些食物被浪費、丟棄。
調查後,Katy找出食物浪費的兩大原因:過剩的食材與複雜的捐贈流程。她發現,過剩的食材通常占食品製造商2%至5%庫存,但庫存管理非常費時,因此食品商通常不願意在這方面投注太多心力。「我們希望真正了解這個問題的複雜性,並與業界一起為這個行業建立起一套系統。(過去)沒有人投入資金來簡化點到點的問題,而這就是我們正在做的事。」Katy說。
以B2B交易平台,讓剩食發揮價值
Katy設立了一個B2B的剩食管理平台Yume Food。它可以透過剩食的媒合交易與再分配,將面臨浪費風險的食物以折扣價賣給需要的買家。會員每年付費訂閱平台,賣家與買家能得到商品及需求資訊並建立聯繫,買家可以低廉的價格購買存貨。例如10貨櫃停產的冰淇淋、1公噸被取消的鮭魚訂單,或是一卡車快過保存期限的乳酪。如果商品最終無法銷售,生產商也可以選擇將食物同時捐贈給慈善機構,而這一切都只需要在線上動手按鍵就可以完成。
根據統計,澳洲每年有42%食物浪費來自於企業,這代表有320萬噸食物還沒擺上超市貨架就直接被丟棄,根本沒有進入消費者家中。食品被丟棄的原因很多,有時僅僅是因為標籤或包裝錯誤,或只是一時失誤,買進一批不該買的商品。Yume Food解決了這些問題。
2022年,一家大型食品製造商決定下架2公噸奶酪,原因是這批奶酪的銷售不如預期。透過Yume Food平台,「這批非常優質的奶酪最後被送到一家航空公司的商務休息室,提供給旅客。買家以每公斤10澳元的成本買下原價70澳元的產品,為什麼不呢?」Katy Barfield說。
如今,澳洲一些最大的食品製造商,例如聯合利華、瑪氏食品、通用磨坊,都透過Yume Food販售或捐贈他們的剩餘食品。使用Yume Food平台一年的賣家,可以透過自動化清倉銷售系統,快速賣出庫存,清倉率平均高達98%,不但降低庫存損失,同時省下處置成本,甚至還帶來利潤,也因此擴大了買家客戶網路;同時捐贈給慈善機構的商品也增加30%。
買家則可以透過競價系統,買到最便宜的商品,也擴大了採購來源。截至2025年5月初,Yume Food重新分配給企業和慈善機構的食物累計達1,067萬公斤,為企業客戶創造了超過2,200萬澳元(約合新台幣4億5千萬元)收入。
Yume Food的產品解決市場痛點,這可從提供服務的年度續訂率達到100%得到證明。Yume Food除了透過訂閱制收費,也向每筆交易收取佣金,並提供顧問和數據分析服務。
除了帶領澳洲餐飲業做出翻天覆地的改變,Yume Food也為當地社區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目前Yume Food擁有17名員工,2024年募資200萬澳元後,預計將擴大規模,招募更多人才。
對抗食物浪費運動,全球遍地開花
在台灣,也有這樣一群發願拯救剩食的人。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里長方荷生徹底發揮剩食再分配、再利用的價值。他開辦全台第一家社區型食物銀行——「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採會員制,符合資格的中低收入戶會員會拿到一本存摺,每月有500點可換取食品。他也與大賣場合作,提出續食計畫,將賣場淘汰的食材製作成料理,發送給需要的人。
除了利用傳統方式重新分配剩食外,科技的導入,能讓剩食分配更有效率。例如台灣囝仔葉柏軍領軍研發的TasteMe App,媒合消費者與店家,讓消費者可以用便宜的價格買下店家準備丟棄的剩食,創造雙贏。TasteMe也與喜憨兒基金會合作,讓惜食服務也能為公益盡一份心力。
在資源過剩與貧乏並存的世界裡,解決剩食問題成為一場我們必須面對的戰爭,這項任務不難,需要的只是一份充滿關懷的心。每一份被珍惜的食材,都是對未來的一次承諾。只要願意行動,你我的一點點小付出,都能成為改變的一部分。
Yume Food 官方網站
不論你的日子多麼具有挑戰性,如果你找到你的使命,你每天都會感到精力充沛。
—Katy Barfield, Yume Food創辦人
得獎年份項目或榮譽紀錄:
2018年,維多利亞州長永續發展獎(Premier's Sustainability Awards):創新產品或服務獎(Innovative Products or Services)
2018年,維多利亞州長永續發展獎:中小企業獎(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2018年,維多利亞州長永續發展獎:總理表彰獎(Premier's Recognition Award)
2019年,《澳洲商業評論》100位最具影響力女性獎(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100 Women of Influence Awards)
2021年,Banksia Sustainability Awards
專家點評劉子琦
剩食導入數位科技的商業模式
設計食物循環的商業模式要素並不難,猶如自家寶藏般就在身旁,困難點在於,如何有效的維繫食物循環圈內各方參與者之間的協作與信任,確保食物循環圈沒有缺口。為此,Yume Food將原本需要人力整理捐贈剩食的流程,導入數位化系統,從後台管理提供的數據,讓生產方、銷售方與購買方得以避免過度庫存、降低預購的猜測量;也因為精準的媒合,而產生價格折讓的空間,增加雙方的收益,不僅發展出B2B的線上交易平台,也塑造了循環經濟的品牌優勢。(作者為勞動部「培力就業計畫」及「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審查委員)

▲Yume Food重新分配給企業和慈善機構的食物,累計已達1,067萬公斤。(達志影像)

▲賣家可以透過Yume Food平台的自動化清倉銷售系統,快速賣出庫存,省下處置成本,甚至還帶來利潤。(達志影像)

▲買家在Yume Food平台,可以透過競價系統買到最便宜的即期商品。(達志影像)

▲商模圖
國外社會創新案例故事
撰文:汪曉嵐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