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澳
亞澳
-
菲律賓版棉花田ECHOsi 從綠色商店到女性創業推手
她們本來只想開一家販售有機小農商品的小店,卻忍不住雞婆插手,替農村商品改革外包裝,卻沒想到規模越做越大,乾脆成立基金會,找來各行各業的專家來替產品做診斷,協助社區創業者做出更有市場競爭力的商品,改善當地婦女生計,這就是菲律賓社區婦女創業推手——ECHOsi基金會的故事。
-
平均員工年齡68歲的香港卓越社企「銀杏館」
「銀杏館」成立17年來獲奬無數,雖然是一家為提供長者就業而成立的社會企業,卻憑藉餐飲美味和服務實力,與匯豐銀行並列「服務第一」,和香港迪士尼樂園同獲環保卓越獎。並從一家小店成長為擁有6家餐廳、農園、電商平台和長者就業媒合平台的社企集團,足為台灣社企經營的參考典範。
-
澳洲PeoplePlus 開創身心殘疾人士就業新模式
為了洗刷澳洲的身障員工雇用比率在27個先進國家中墊底的難看成績,已是人力平台領導廠商的PeoplePlus Australia執行長齊托士(Con Kittos), 2018年毅然進入扶助身心殘疾求職者市場,期為求職者提供永續、有意義的職業,也能為企業帶來長期利益。
-
新加坡Freedom Cups 把女性月事做成「美德經濟」
新加坡三姊妹從自身經驗出發,攜手投入「解放女孩」的事業。她們改良發源於歐美國家的月經杯尺寸,一方面打出「妳買月經杯,我送到窮鄉」的行銷策略,另一方面深入沒水沒電的偏鄉教育推廣潔淨、可重複使用的衛生產品,讓一門生意創造三種價值。
-
實踐安定就業 澳洲Multhana帶原民用汗水換尊嚴
多年來,澳洲政府致力弭平原住民與一般國民之間的教育、就業與經濟落差,試圖藉由權力下放社區,讓原住民自立開創事業,繼而拓展進入主流勞動市場的機會。昆士蘭省的募他來物產服務商就是力保「原色」的前提下,與同業共同實現昆士蘭成為原民就業率全國第一的成就。
-
傳統土布變成高級家飾布 印度婦女靠Neev翻身
俗稱「土布」的印度傳統織物,在B型企業Neev的經營下,主打手做、有機、環境友善、公平貿易,進軍美國,成為一條桌巾價格破萬的豪華家飾品牌,並進一步扭轉印度當地工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