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搜尋
首頁 /文章搜尋
高雄新港青年軍 以「鑽石水」共創石斑魚復興之路
高雄永安新港社區合作社創新採用中油的冷排水,成為地方石斑魚養殖的關鍵資源,開創出新的循環經濟模式,更以此發展出「產地即品牌」的產業特色,成為社區產業經濟永續發展的基礎。



用人道方式解決沉重的生命課題,讓「浪浪止於這代」
流浪動物不只是環境與社會問題,更是生命課題。社團法人浪愛不流浪關懷動物協會抱持解決流浪動物問題的初心,採取誘捕-絕育-原放(Trap-Neuter-Return,TNR行動)行動,更勤走社區、校園,宣導不棄養、打晶片、要絕育的飼養觀,期待流浪犬、貓漸漸成為歷史名詞。




結合漁獵文化、產業與就業的轉型之路
遠在嘉義縣阿里山鄉深山的山美部落,有個已經成立超過30年的山美社區發展協會,雖部落位處偏遠,又屢遭天災蹂躙,守護家園和部落文化的意志,從未改變。近十多年來,透過文化導覽與漁獵遊程,點滴傳承部落文化,也為地方創造穩定的工作機會。



槓桿八斗子海洋資源與人才 從創生邁向創利
基隆市八斗子產業觀光促進會致力推銷在地自然風景與人文風情,不僅幫年輕的工作夥伴確立發揮潛能的職涯道路,也藉由專案合作培力薯榔染布種子部隊,在以海科館為核心的永續旅遊生態圈中,扮演有力的夥伴角色。



地方創生多元發展,包下新竹寶山鄉民生計
新竹縣寶山鄉新城社區發展協會堪稱社區永續發展的資深代言人,於1994年成立,透過創造商業模式,每個月提撥20%盈餘回饋地方長者照顧。在成立30年後將主導權交給以農業、休閒為主軸的社團法人新竹縣寶山鄉觀光休閒產業文化協會,協力推動分工清楚,目標明確的商業模式,帶領寶山成就農村企業化典範。





臺南查畝營青創聚落 靠文史藝術繪製時光旅圖
素以美食與古都聞名的大臺南地區,有源自阿里山山脈的曾文溪橫切其中而後入海,溪流以北慣稱「溪北地區」。在推動農村輕旅行的歷程,溪北的柳營擔任遊程據點的要角。如今有查畝營文史觀光協會串連旅遊、藝文、料理、體驗課程與當地商家、農民、返鄉青年攜手依循地方文化、歷史記憶的傳承,帶動周邊腹地再造柳營榮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