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尋
首頁 /文章搜尋
菲律賓版棉花田ECHOsi 從綠色商店到女性創業推手
她們本來只想開一家販售有機小農商品的小店,卻忍不住雞婆插手,替農村商品改革外包裝,卻沒想到規模越做越大,乾脆成立基金會,找來各行各業的專家來替產品做診斷,協助社區創業者做出更有市場競爭力的商品,改善當地婦女生計,這就是菲律賓社區婦女創業推手——ECHOsi基金會的故事。
平均員工年齡68歲的香港卓越社企「銀杏館」
「銀杏館」成立17年來獲奬無數,雖然是一家為提供長者就業而成立的社會企業,卻憑藉餐飲美味和服務實力,與匯豐銀行並列「服務第一」,和香港迪士尼樂園同獲環保卓越獎。並從一家小店成長為擁有6家餐廳、農園、電商平台和長者就業媒合平台的社企集團,足為台灣社企經營的參考典範。
肯亞「獵豹世代」EcoPost 把綠色大地帶回非洲
在肯亞,1998年林地面積還有10%,十多年間銳減到只剩2%。年輕的大學金融畢業生露托(Lorna Rutto)立足循環經濟的基礎,號召貧窮、失業與吸毒等邊緣族群投入「垃圾變黃金」的事業,11年間不僅搶救140公頃林地,更讓所有員工的單位收入比最低工資高50%。
新加坡Freedom Cups 把女性月事做成「美德經濟」
新加坡三姊妹從自身經驗出發,攜手投入「解放女孩」的事業。她們改良發源於歐美國家的月經杯尺寸,一方面打出「妳買月經杯,我送到窮鄉」的行銷策略,另一方面深入沒水沒電的偏鄉教育推廣潔淨、可重複使用的衛生產品,讓一門生意創造三種價值。
南非社企FunDza 推動「讀寫脫貧」
4位來自教育、出版與行銷界的創辦人,發現到南非閱讀資源匱乏的窘境而成立FunDza,從每週發行一篇短篇小說開始做起,之後成立出版社、創建行動閱讀平台,甚至培育素人作家在文壇上發光發熱,她們的成就深獲聯合國肯定,也立下「閱讀脫貧」的實務典範。
傳統土布變成高級家飾布 印度婦女靠Neev翻身
俗稱「土布」的印度傳統織物,在B型企業Neev的經營下,主打手做、有機、環境友善、公平貿易,進軍美國,成為一條桌巾價格破萬的豪華家飾品牌,並進一步扭轉印度當地工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