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搜尋
首頁 /文章搜尋
CSRone平台 陪企業走向永續未來 | 最豐富的知識交流寶庫
若有關注CSR與企業永續發展議題,你一定會知道台灣第一家CSR知識平台「CSRone」。創辦人嚴德芬憑藉自己二十多年的公關行銷經歷,發現台灣企業對於CSR與永續發展的侷限,因此決心建立一個能統整國內外最新資訊,並能掌握數據分析演算的交流平台,陪伴台灣企業走向永續未來。


戴豐秋,用斜槓拚家鄉創生
斜槓人生,原本並不在外科醫生戴豐秋的職涯規劃之中。他出身的花蓮秀林重光部落,60 幾戶人家出了十幾個醫生和老師,理應地靈人傑,卻在發展停滯下面臨人口嚴重流失的窘境。爲找回部落生機,他在行醫之餘種起咖啡,在人生進入半百的今日,得了金牌、開了體驗教室、成立了專業產銷班,為自己開創了更具意義的斜槓人生。


從竹山小鎮走向亞洲市場 ─ 地方創生的未來思維
從大二時發現竹山之美後,何培鈞毅然決然投入地方創生的社造之路,這10年來,透過民宿經營、空間營造,乃至於教育規劃,讓竹山一舉成為全台知名的文創小鎮。何培鈞打造的理想規劃尚未停歇,竹山小鎮所散發的熠熠光輝也將持續閃耀。



善用市場機制 帶動社區參與對抗碳排放 ─ BioCarbon Partners從人性下手的新思維
碳排放問題是文明社會的必要之惡,它是人類社會的責任,卻也是最棘手的環境問題。非洲尚比亞的BioCarbon Partners,卻能從人性出發,啟動森林及生態保育和人民物質生活提升的良性循環,值得全球社會創業家思考。




一座生態養殖漁場 啟動地方創生 ─ 波蘭Trout Ojcowski母女檔把廢地變黃金
歐洲2018年女性農民創新獎得主薇格,幾年前來到波蘭南部小鎮接手廢棄漁場,以遵循自然的理念養殖褐鱒,並重拾料理傳統手法經營餐廳,結果不僅成為知名度遠播的休閒漁場,更帶動了一個小鎮的重生。



設計下鄉、社區培力 ─ Abury以現代設計活化傳統工藝
為挽救非洲傳統皮革製包工藝,Abury找設計師下鄉與工藝職人合作,讓現代設計結合傳統工藝,以公平貿易模式,透過數位行銷管道銷售全世界,並將利潤5成分享給職人和社區,如今已讓多個非洲國家的社區得到再生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