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尋
首頁 /文章搜尋
彈弓、草編、糯米釀 一個貓公部落、多種玩法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的貓公部落(Fakong,阿美族對「文殊蘭」的發音),坐落在阿美族聖山奇拉雅山的山腳下,是北往花蓮市、西越海岸山脈及花東縱谷、南鄰臺東的交通樞紐。同時集山林河海之境,正適合發展深度旅遊,只要跟隨在地部落導覽,不論是海洋探索、農遊體驗、縱谷森活,皆能感受自然山水的美好。
蘭嶼鄉居家關懷協會 孤老照護燃生命的微光
位於臺灣東南方的蘭嶼,對外的海空交通相當不便,島上居民就醫困難。島上僅靠一間衛生所處理一般急慢病症,但對癌症病患、老人照護仍是資源不足。在1999年,張淑蘭與志工成立社團法人臺東縣蘭嶼鄉居家關懷協會,以執行政府補助方案協助緩解照護資源的不足。
NICE株式會社 蓋屋助弱勢 佛心公司的大阪老區創生記
進入21世紀後,位處大阪一隅的西成區開始面對城市老去的種種問題。這些看似難以解決的麻煩,卻在一家社會企業的手中得到解答。他們從住房開始,解決就業、建築老化、社區孤立難題,逐一擴大社企的影響範圍。
鹿港鎮景福社區發展協會 三輪車踩出人文新風景
從關懷、照護社區長者的本業出發,彰化縣鹿港鎮景福社區發展協會在政府輔導下執行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把來到文史重地鹿港鎮的旅客也納入服務,推出拉車導覽的行程,成為在地觀光行銷的「門面擔當」。
NovFeed 廢棄物變身魚飼料 科技加持海洋永續
全球魚源日漸耗竭,水產養殖業勢必將取代捕撈,成為未來漁產供應主力。非洲大陸有不少養殖戶跟上這股潮流,但缺乏資金、買不起飼料卻成為他們的痛點。幸好,有一家科技新創企業以降低成本的角度出發,從廢棄物裡淘出黃金,不但接住這些養殖人家,也為海洋永續發展帶來新希望。
亞杜蘭廚房 為更生人提供就業中繼站
經營一家快餐店不難,但要帶領一群更生人經營,要解決的不只是資金、人力的問題,最重要的是以陪伴守住生命,解決他們的生命問題。亞杜蘭廚房9年來接住了20多位更生人,以及為他們受苦的家人,間接解決了部分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