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總覽

DIY濕壁畫木製雷雕平安燈
慈龍寺原名觀音亭,又稱慈福祠,乾隆41年(西元1766)由浙江普陀山迎來觀世音菩薩塑像於「番社口」奉祀。
明治39年(西元1906),嘉義大地震,觀音亭崩塌,當時由葉發、黃獻等人發起募款,原址重建昭和13年(西元1938),日本政府推行「一街庄一寺廟」整併至城隍廟。
民國35年募款購買長榮街國有地重建慈龍寺,閔南式建築,民國38年完工,由附近居民出錢出力完成。主神觀世音菩薩,左邊劉伯溫、五穀農神(神農大帝),右邊註生娘娘、土地公,兩邊韋陀菩薩、伽藍菩薩、下方虎爺(虎爺咬錢來),水中置前(錢水)以等值錢換取錢母,可助生財,更可保護兒童,佛、道教祭祀的民間信仰。「慈龍寺林玉山濕壁畫」為1949年國畫大師林玉山繪製於嘉義市慈龍寺的壁畫。
林玉山(1907年-2004年)小名金水,後更名英貴,號雲樵子、諸羅山人、桃城散人,是臺灣知名的國畫畫家。林玉山在日治時期即為成名已久的畫家,擅於繪畫動物,尤擅畫龍虎,並以膠彩及水墨作品著稱。
1947年,改址重建慈龍寺。而當時林玉山之住所鄰近慈龍寺,因此林玉山受朋友和建廟發起人委記,於是在慈龍寺內作畫,自動協助廟字彩繪。善於描繪動物的國寶級畫家,留下五幅少見以濕壁畫繪成之作品。濕壁畫是在牆壁尚未乾之前,將顏料直接塗在牆面上作畫,畫師需與時間賽跑,難度非常高而慈龍寺所繪壁畫為林玉山離開嘉義前之最後一組作品。
慈龍寺位於嘉義市東區長榮街206號,鄰近嘉義市北門車站、檜意森活村,為一縱線之旅遊休憩打卡景點。
DIY濕壁畫木製雷雕平安燈,規格(cm):長11X寬11X高15,799元/組(成品)699元/組(DIY手作包),利用五幅濕壁畫來製作平安燈,祈福點照光明。做為擺飾及夜燈皆可。
明治39年(西元1906),嘉義大地震,觀音亭崩塌,當時由葉發、黃獻等人發起募款,原址重建昭和13年(西元1938),日本政府推行「一街庄一寺廟」整併至城隍廟。
民國35年募款購買長榮街國有地重建慈龍寺,閔南式建築,民國38年完工,由附近居民出錢出力完成。主神觀世音菩薩,左邊劉伯溫、五穀農神(神農大帝),右邊註生娘娘、土地公,兩邊韋陀菩薩、伽藍菩薩、下方虎爺(虎爺咬錢來),水中置前(錢水)以等值錢換取錢母,可助生財,更可保護兒童,佛、道教祭祀的民間信仰。「慈龍寺林玉山濕壁畫」為1949年國畫大師林玉山繪製於嘉義市慈龍寺的壁畫。
林玉山(1907年-2004年)小名金水,後更名英貴,號雲樵子、諸羅山人、桃城散人,是臺灣知名的國畫畫家。林玉山在日治時期即為成名已久的畫家,擅於繪畫動物,尤擅畫龍虎,並以膠彩及水墨作品著稱。
1947年,改址重建慈龍寺。而當時林玉山之住所鄰近慈龍寺,因此林玉山受朋友和建廟發起人委記,於是在慈龍寺內作畫,自動協助廟字彩繪。善於描繪動物的國寶級畫家,留下五幅少見以濕壁畫繪成之作品。濕壁畫是在牆壁尚未乾之前,將顏料直接塗在牆面上作畫,畫師需與時間賽跑,難度非常高而慈龍寺所繪壁畫為林玉山離開嘉義前之最後一組作品。
慈龍寺位於嘉義市東區長榮街206號,鄰近嘉義市北門車站、檜意森活村,為一縱線之旅遊休憩打卡景點。
DIY濕壁畫木製雷雕平安燈,規格(cm):長11X寬11X高15,799元/組(成品)699元/組(DIY手作包),利用五幅濕壁畫來製作平安燈,祈福點照光明。做為擺飾及夜燈皆可。
相關單位

慈龍寺是嘉義市的重要文化資產之一,具有豐富的信仰文化和林玉山濕壁畫,對 於地方文化的保存和弘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