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建議的文章
-
吉籟獵人學校,找回人與自然共生息的脈動 ─ 傳承原住民生活技能,推廣環境倫理教育
一場山難,讓一個在離鄉在外的阿美族青年,決定帶著妻子回到部落裡打拚。因為他發現,老獵人們的山林智慧與生活技能如此珍貴,但擅長戶外活動的自己竟什麼都不會,尤其當部落逐漸凋零,他的憂心更加濃烈……
-
MFCG幫助小農脫貧 也拯救了森林
二十多年前,一位肯亞西部卡卡梅加郡(Kakamega)的當地婦女,想為鄰近村落的赤貧婦女尋找收入來源,同時也想守護肯亞最後一片森林。透過與小農契作種植當地一種藥用植物,她不僅落實了心中的夢想,更成功讓小農家庭有機會擺脫貧窮,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
猴硐礦工文史協會 點亮台灣黑金歲月
在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曾有群地下英雄在暗無天日的礦坑中默默付出。猴硐曾是台灣第一煤礦產區,但隨著石油燃料大量取代煤礦,加上接連發生的礦災事故,讓台灣礦業逐漸式微並畫下句點。猴硐礦工文史協會的成立,正是為了保留那段黑金歲月,避免消失在歷史洪流當中而努力奮鬥。
-
為他人的夢想而存在 ─ 用陪伴改變未來
台南市新化區的舊名「大目降」,從西拉雅語Tavocan 音譯而來,是台灣17世紀時西拉雅平埔族的聚落名稱,意指「山林之地」。台南市新化社區營造協會以大目降文創業發展為基礎,運用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及「培力就業計畫」資源,建立自有通路和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