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良好工作
8.良好工作
專訪花蓮縣豐濱鄉靜浦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何俊雄
撰文/李珮綺 攝影/李珮綺
高齡化、人口流失是台灣偏鄉普遍面臨的困境。沒有產業進駐發展經濟,年輕勞動力怎會願意根留在地?何俊雄,返鄉青年之一,他帶領靜浦社區發展協會朝觀光旅遊邁進,翻轉部落生計,更讓靜浦成為花東海岸最亮眼的一顆星。
「靜浦是花蓮縣豐濱鄉最南端的部落,阿美族語叫做Cawi’,意思是山坳裡的平地,」邊解說邊比畫著的,是靜浦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何俊雄,一個從都市返鄉,全心發展部落產業的阿美族人。
1992年成立的靜浦社區發展協會,原為一推動社區事務的組織,早期由部落長輩共同經營,主要彙整、申請鄉鎮公所或地方政府的補助資源,辦理一些階段性、節慶性的社區福利活動,卻缺乏社區經營、未來發展與在地連結的概念。
2011年,歐債問題拖累全球經濟,加上都市節節攀高的房價與低薪不成正比的拉大差距,迫使許多青年選擇返鄉,轉入地方扎根經營,加上那些年政府積極推動青年創業,也因此2010年後的台灣,掀起第三波青年歸鄉潮。何俊雄就是2012年返鄉後,投入部落發展之列的一員。
(圖李珮綺攝)
積極溝通試辦活動 讓協會與部落有感互動
在大都市打拚近20年的何俊雄,接任靜浦社區發展協會第六屆理事長後發現,部落裡的就業機會太少,族人生計來源不足,看不見根留部落的未來,導致中、青生代的勞動力逐漸流失,也造成許多隔代教養問題。雖缺乏工商產業的進駐活絡地方經濟,但卻讓靜浦保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與地質景觀,於是,何俊雄決定調整方向,帶領協會朝觀光旅遊產業發展。
然而,萬事起頭難,部落未曾嘗試過的改變,本就容易讓保守的村民擔憂,「是不是會打亂既有的生活秩序、會不會破壞原本的生活環境?這些影響都是大家無法想像的。」何俊雄表示,尤其為了找尋經費與資源,協會得密集與公部門合作,這更讓村民感到不安。深知唯有發展才能讓勞動力留在部落,何俊雄除了頻繁與長輩、居民們溝通,也鼓勵年輕人積極參與部落事務,並從福利回饋、社區營造等面向分階段進行,讓協會與部落形成「有感」互動,進而取得大家對協會的信任。
他的第一步,就是先加入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所推動的「東海岸部落工作假期」,邀請志工來靜浦一邊幫忙彩繪社區,一邊體驗部落生活。「一開始舉辦時,居民多抱持觀望的態度,認為要志工繳錢來服務社區,哪有這麼好的事?加上又有公部門的資源投入,會不會下一次被要求得更多?」原本同樣擔心的何俊雄說,沒想到活動自2013年舉辦至今,「一起彩繪靜浦」始終是熱門選項,雖不是所有居民都能接受,但部落變得美觀,還有了整體視覺感,漸漸取得大家的認可。
申請多元參與培力 解決人力和培訓的需求
不過,雖欲讓協會發揮經濟效益,但原本僅4位工作人員的編制實在很難運作,且若無法讓部落年輕人先有穩定收入,又怎能期望他們義務性加入,全心投入發展?於是,何俊雄提出一份「經濟型」發展計劃,申請了勞動力發展署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終於解決了人力短缺的困境。有了更多在地青年的加入,靜浦社區發展協會開始推出部落深度旅遊行程,無論是地理景觀的導覽解說、文化技藝的活動體驗,抑或是傳統料理的品嘗,都慢慢在花東海岸打出了名氣。
2016年,何俊雄進一步向勞動力發展署申請「培力就業計畫」,除了能持續推廣部落體驗,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協會同仁參與各式培訓課程,精進所需技能,找到第二專才。「因為我們的遊程設計多有水上活動,所以協會安排了開放性水域救生員訓練課程,讓相關同仁取得證照,同時確保遊客的安全無慮,」何俊雄更透露,協會近期還規劃讓同仁參加中西餐證照培訓課程,為的就是要替另一項計畫做足準備。
「靜浦位於秀姑巒溪出海口,居民長年以捕撈Podaw(日本禿頭鯊魚苗)、鰻苗,抓龍蝦、浪花蟹維生,因為有太平洋這個天然的冰箱,自然發展出一套專屬海岸阿美的飲食文化,」何俊雄找來部落裡的婆婆媽媽,參加認識食材與食品安全製作課程,好讓她們能利用自家栽種的辣椒、竹筍等鮮蔬,或是自己捕撈採集的小魚、海菜、貝類等,研發阿美族Silaw(醃漬物)與醬料的「食創」商品,並推出「Cawi’找味」品牌,希望來到靜浦的遊客除了能認識原住民文化,還能在這裡找到好味道,「這些商品不僅能買回家當伴手禮,還可以自己採集、製作!」
有別於其他部落常見的工藝品或農特產品,靜浦社區發展協會則是將在地的山海「原味」與阿美族「原味」裝入玻璃瓶裡醃漬封存,保留了特有的飲食文化,傳承了族人的生活智慧,還讓社區裡長年閒置的婦女勞動力發揮應有的效益。當產業帶來了經濟,部落裡壯就能有所用,幼也會有所長,一個可自營自足,又能解決自有困境的社會企業模式儼然成形。
重現阿美族人部落生活的體驗-划竹筏 (圖李珮綺攝)
穩定營運復興傳統 為部落留住族人與文化
伊麥•阿蹦,國中時自部落移居外地求學,直至大學才回到花蓮。那年參加了「東海岸部落工作假期──彩繪靜浦」活動,與社區發展協會開始接觸,得知何俊雄需要有人協助處理協會事務,就讀族群關係系的伊麥也想為部落做些事,於是兩年前接任總幹事一職。2017年,伊麥代表靜浦社區發展協會參加由紐西蘭主辦的「社會企業世界論壇」(Social Enterprise World Forum,簡稱SEWF),行前雖對社會企業一詞感到模糊,但參加論壇後她發現:「雖然我們沒有像那些分享者一樣,對於社會企業有那麼強烈的企圖心,但協會和他們一直做著同樣的事:找出部落問題、解決部落問題、創造部落盈餘。」
對於靜浦社區發展協會的未來規劃,何俊雄說:「穩定營運仍是首要目標,接下來就要著手部落文化的復興,因為生活在這裡的族人,都有責任扛起搶救文化流失的重擔。」雖然對伊麥而言,協會的事務仍在學習中,但她的加入卻能讓協會一邊創造營收,一邊保存文化,「協會將執行部落樂舞紀錄,目前已經採集生活歌謠與祭儀歌謠,預計錄製成專輯到學校教唱,讓文化從小扎根。」何俊雄也不斷呼喚仍在外地飄蕩的遊子歸鄉一起打拚,「就算不是加入協會體系,能一起生活、為部落做些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靜浦工坊 (圖李珮綺攝)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