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17
SDGS17
「早期這裡是很輝煌的,第一廣場都人擠人,你走在騎樓還要喊『借過、借過』。那時候我們營業時間也很長,從早上10點開到晚上12點,現在沒落下來,9點後就沒人了。」臺中市中區一家鞋店老闆說。
曾經,這裡是亞洲第一個都市計畫區域,日治政府在此擘劃了棋盤道路、闢建了臺中驛站、整治了綠川柳川、鋪設了綠蔭大道。接著,國民政府引進了大量軍眷、孕育了萬千產業、起造了商業大樓、招徠了百貨公司。後來,中區外圍以益加廣袤的土地、寬敞闊綽的馬路、豪華明亮的商場,捲走了人潮與車流。
最後,昔日市區成為臺中最殘破不堪的地方,街道荒疏、車馬零落、店家歇業……徒留「舞廳」與「KTV」等斑駁不堪的招牌,以及穿頂而出的植物。
而今,卻有兩位20餘歲的女孩從台北趕回家鄉,成立「好伴共同工作空間」,會同各路人馬一同啟封凝滯在歷史中的古城。因為在她們眼裡,那些既不是破敗廢墟,也不是陰森鬼屋,而是一代又一代百工師傅、駐紮美軍、東南亞移工、特種行業者留下來的技藝、記憶與冀意。
伴著好伴,中區漸漸從黑暗等到黎明。
穿越歷史 尋訪老屋的主人
「共同工作空間」 (Co-working Space) 是應著西方日多的自由工作者而生,他們像是作家、插畫家、設計師、創業者等,雖然不受制於固定辦公室,卻需要同業與異業間的情感支持、交流合作。2005年時,Google的軟體工程師Brad Neuberg率先將家裡倉庫打造成休閒場地,分租給三位科技業好友,隨後又開放給其他人使用,自此共同工作空間便從舊金山迅速向全球擴散。
而在臺灣,好伴的創辦人邱嘉緣和張珮綺原是臺大社會系與財金系的學生,專業領域本南轅北轍,卻在一堂有關社會創新的課程中與組員一起到社會系館搭了屋頂農園,除了共同耕作,也參與討論如何分配農作物。
這份期末作業在邱、張二人的心裡餘波盪漾。畢業後她們未曾進入職場就回到臺中替市政府活化廢棄已久的「審計新村」,幾個月下來驚覺自己對故鄉的認識何其淺薄,尤其走過中區成排破舊的房子,總讓兩人停下來思索老屋的身世。
於是她們決定留在這裡,召喚塵封已久的中區靈魂。接下來的一年,兩人一邊尋找落腳處,一邊到日本尋訪共同工作空間的發展,另一頭還在群眾募資平台FlyingV募款。
經過一趟海外考察,以及沿街走訪臺中60多間房子後,邱、張終於選定一幢貼著「出租」的「白律師事務所」。兩人打電話去房仲詢問,對方卻說,由於長期無人承租,已經打消委託案了。這下子可急壞了她們,但所幸最後在Facebook上找到屋主在美國的孫子,再輾轉接洽到目前還定居在臺灣的白律師長女。
雙方見面時,白氏已經是個80餘歲的慈祥奶奶,在聽聞兩位女孩的訴說後,決定以實惠的價格租給邱嘉緣及張珮綺使用。而從未就業的兩人,則翻箱倒櫃找出多年來的壓歲錢、零用錢及學校助理薪資等,開啟了改造工程。
共享資源 打造築夢者的小舞台
70多年前,白律師自東京留學回來後,即在日治時期的綠川町一丁目興建事務所,其歐式洋房迄今仍掩不住簡約大器的風貌。儘管邱、張極想保留原先的隔局,無奈先前這裡曾被電子公司承租過,許多內部空間已然面目全非,兩人只好憑著白家提供的照片及當時唯一留下的辦公桌,慢慢修復當時的記憶。
兩人也從資源回收廠及學校搬來汰換掉的二手家具,意圖用簡樸的方式創造最大的價值。這份初心藉著網路效應之故,漸漸為人所知悉,不僅在FlyingV順利募得20萬,也引來「慕哲」社會企業投資300萬,最後終於在2013年正式開幕。邱嘉緣笑說:「其實那募來的20萬根本不夠,我們只是當作試水溫,看看這件事在社會上的接受度,另外也當作一種行銷方法啦!」
在這棟2層樓的建築裡,一樓是開放空間,提供借用者開會、舉辦講座、播放電影或展覽作品等;裡頭還有一座廚房,開放大家一起作飯、用餐。二樓是專屬工作空間,以三小時150元、一天250元、一個月3500元三種模式提供長期或遊牧進駐,旁邊還有一片日式榻榻米緊鄰著偌大的窗子,倦了可以躺臥其上小歇片刻。
開店初期,就吸引了室內設計、漫畫插畫家、工業設計、攝影師以及來自紐西蘭的文字工作者。邱嘉緣指出:「我們的目的是藉著資源交流、空間分享的形式媒合SOHO族與創業家,讓內心具備夢想,卻不知從何著手的人在這裡獲得協助,說不定就能因此募得資金,再不然也有一定程度的曝光率。」
儘管如此,她也笑說:「真要大家坐在那邊互相介紹自己在做什麼事,其實還蠻尷尬的,所以廚房才是最能發揮效果的地方。大家在那邊洗菜、切菜、煮菜,就會聊起來自己的工作、目標、理想跟現階段需要什麼資源,這時候就會有人附和、討論或者支持,然後就約定好一起推動一個計畫。這種輕鬆的氣氛,反而是最容易連結資源的。」
另外也曾有人想開滷味攤,就借用好伴的騎樓舉辦試吃會。她們還舉辦「創業周末」,媒合創業者與投資者,解決初期的資金問題。至於文化藝術、創業分享、社會議題、公民論壇等各類講座,自然是週一到週五常態性的活動。
跨出房子 整座城市就是共同空間
在臺灣,好伴雖然不是第一個,卻是「空間」最大的一個,因為它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將整個中區當作工作空間了。
站穩了腳跟後,好伴大膽將腳步跨出去,舉辦了「中區小旅行」,分從三大主題「好食漫遊」、「老屋古道」、「職人手藝」、「光影遊賞」、「創業甘苦」,探訪中區的人文環境。此皆為一整天的行程,各限定八名參加者,透過步行的方式,由在地人作為嚮導引路,帶遊人深度認識中區的故事。
其中曾邀請劉克襄帶參與者逛菜市場,選購十幾種臺灣本土生產的蔬菜,再以分組方式到廚房做菜。下午則去中區逛逛,認識臺中的傳統工藝、老屋及飲食,例如塌塌米、手作旗袍、薏、大麵羹等。到了傍晚,在魚麗共同廚房和各地的老師傅、老奶奶學習私房食譜,用手工料理自製醬料,而這些食材都來自臺中。
藉著旅行,好伴帶領參與者用全新的角度認識中區、讓更多人了解社會創新的議題,也和舊城鄰居建立友好關係。2014年時,還有一位長期在好伴駐紮的夥伴選上了綠川里里長。
另外,慕哲社會企業亦出資成立「座伴計畫」,甄選出5組團隊推動各種社會創新,包括「好的質變映畫」、「友愛兔」、「淺表」、「薪新職人」、「樹語人」等團隊。最後在結案時,共同舉辦了「生活在舊城的30天」展覽,以中區的生活、空間、建築、事件、文件、居民樣態當素材,進行靜態展覽和動態活動,把中區轉變成一座大型博物館。
靜態展覽包含閒置空間彩繪、攝影展、在地店家體驗;動態操作則有縱貫三十天的「開幕成果發表」、「綠川市集」及「閉幕分享會」三大活動,以及團隊或店家的小型活動,例如兔子體驗會、綠川小旅行、在東南亞小吃店的音樂電影會、雕刻店的專長換工、金工體驗、獨立書店的藝文活動等,目的是吸引更多人瞭解舊市區,願意進入舊市區,參與市區營造的工作。
這是由好伴兩位創辦人,與來自臺灣與香港大學七位實習店長共同策劃與推動。邱嘉緣便說:「後來發現後來我們都放棄本業了,把好伴丟著去外面辦活動,所以接下來我們就培訓了幾屆實習店長,接下來就聘請其中一位擔任正職的,另外也有香港大學的學生在回學校後,創辦關心社會企業的社團。」
好伴以青年夢想實踐、社會創新為主軸,提供各式資源媒合,在充滿創意的空間裡與不同專長的工作者互相激盪想法、彼此鼓勵,為的就是引發中部更多社會實踐行動。
因為好伴、因為一群青年好好伴著,中區的一花一草、一磚一瓦,再也不感到寂寞。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