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發展
社區發展
107年「全國金牌農村競賽」中拿下金牌獎的新竹縣北埔鄉南埔社區,是社區發展協會成立十四年來努力的成果,回顧這一路走來極為不易。南埔村,過去盛產矽砂與煤礦,隨著礦業沒落,社區逐漸式微,為了讓社區、居住環境、農業等能夠有永續發展的機會,並帶給子孫們更美好的未來,社區居民發揮客家人的硬頸精神,歷經千辛萬苦的過程,終於讓家鄉社區呈現出現在的美好面貌。
金牌農村努力十四年累積成果
協會自民國95年成立後,一步步地走出自己的路。96年起開始推廣關懷共食、長春學苑,同時確立打造社區成為老人與小孩無毒綠色空間的目標,全村表決通過開始推廣友善種植「耕除草不用藥」。97年依過去庄內村民聚集在南埔圳洗衣的古早習慣,由村民構思、主動參與設計,以古早工法興建呈現地方特色的「洗衫亭」。而村內這條主要灌溉水源南埔圳因年久失修,出現上游坍方、下游淤積的問題,全村決議休耕一年來修復百年水圳,由四位加起來近三百歲的村內耆老親自動手清除淤泥,在99年修繕完成,這件事讓全體村民大大感動,凝聚全社區的意識。
98年休耕的這年,社區沒有閒著,成立「南埔鹹菜桶打擊樂團」,傳承客家文化,並在102年獲得文化部村落劇演的首獎,108年6月行政院蘇貞昌院長訪視南埔社區時,也大力讚許他們的表演。
十年前首次申請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99年社區已經累積一定能量,為擴大近幾年推動的關懷據點工作,增進社會公益,協會向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申請「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社會型計畫,遴選居住社區多年的留美碩士、科技新貴魏子強擔任專案管理人。他因為喜歡這塊土地,放棄高薪工作,留在社區,前一年才剛與四位耆老聯手修復完成百年水圳的紀錄片。
因為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補助,提供在地就業機會,促進在地產業發展,自100年起,協會營運收入提升,有能力回饋社會,同時透過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資源挹注,吸引人力資源回流偏鄉,進而成立了農產田野調查研發機制。
101年魏子強發動成立「穀東俱樂部」,召集一群好朋友以「認穀」為概念,以預先支付費用購買的方式,向農友們協議以自然農法與友善耕作的方式種植稻米,經收成出貨及包裝再送到這些「穀東」手上。因每包南埔米都有生產履歷,減少中介廠商剝削,也間接活化原本休耕荒廢的農田,漸漸擴充南埔村友善耕作的稻田面積,使稻田生態系得以回復自然的平衡。隔年,社區以「南埔米」為品牌與企業簽訂保證收購價錢的契作,每年逐漸增加契作收購數量,從前三年只收購一期,到現在每年兩期稻米全部收購支持。
協會幹部張淑清原是彰化出生長大的農村子女,起初在銀行、代書事務所等地工作,嫁到南埔社區後,為照顧孩子而辭職,到104年10月透過就業中心協助推介下二度就業,成為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進用人力。她說,自己父母那一代的農民,因為改採大量用藥的慣行農法,年紀漸長後,身體紛紛出現問題,這讓她對人、環境與土地的感受非常深刻。因此協會透過執行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推動無毒有機農業,永續經營的理念,令她相當認同。
社區在105年暫別與發展署的合作,自主營運了三年,張淑清與另外兩位夥伴被協會自行聘僱,續留協會協助推廣工作。雖暫無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資源支持,但協會前進的腳步並沒有停滯,持續推動關懷據點服務並成立永續共食基金,另結合其他資源,推動青年返鄉與社區營造計畫,建置完整的志工制度等,同時在106年建立一個綠能示範的雜貨小木屋,目前已成為社區推動友善農產品的互動空間。
金牌農村獎肯定 南埔再次尋求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合作
因曾與發展署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合作,十年來終於看到成果,去年從全臺灣七百多個社區中脫穎而出,與新北市三芝區共榮社區暨安康社區、臺東縣鹿野鄉永安社區共同獲選為農委會第一屆金牌農村金牌獎。
張淑清說:「社區環境很舒服,加上長輩們的支持,因此整體凝聚力很強,這些年來大大小小難關一關一關走過,現在大家提到南埔,都有一種榮譽感。」
南埔以稻米、柑橘、柿子、甘藷與夕陽等五大意象,建立起「黃金水鄉」的名號,在知名度提升後,工作量日益增加,因此協會決定再次向發展署申請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提供就業機會給失業者,同時找回已搬離社區的魏子強再次擔任專案經理人,並與六位進用人員做社區產業與活動推廣工作,向外行銷兩大主力產品:稻米與自行開發的桶柑餅。
黃金水鄉國內外串聯 期待土地永續發展
藉由農村再生與推廣,南埔社區結交了不少各地的農村朋友,不僅串聯附近峨眉、寶山、芎林等地社區共同推廣友善耕作,也開始與國外的農村交流。張淑清說,目前在語文能力優異的魏子強帶領下,社區人員也開始學習第二外語,現遇國外參訪團,人員已有能力可親自導覽。
在積極推廣無毒農業下,目前社區已達到六成友善種植面積,但另一方面,因友善種植的關係,稻米、桶柑較不易種植與生長,產量相對減少,進而影響到銷售量,也因此在營收與產量間要取得一個平衡點相當地困難。
張淑清表示:「在自主營運的那三年裡,感受要均衡城鄉發展,人才是不可或缺要素之一,發展署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提供了在地就業機會,協助不易被僱用之就業弱勢者上工,如中高齡、二度就業婦女、身心障礙者等等,由於,社區營運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識,未來將利用計畫補助相關經費,強化這些進用人員職業技能,更加發揮這個計畫的價值。」
出於對這份土地與社區的熱愛,張淑清推展南埔社區發展協會事務不遺餘力,一步一腳印堅持不懈地走到現在,她說,務農工作是看天吃飯,相當的辛苦,看著大家都在為這片土地共同努力,我真心希望它能好上加好,持續朝永續發展之途邁進。
▲德國農村參訪團在南埔社區體驗米篩目。
▲臺中啟明學校學生體驗種植水生空心菜與踩踏泥巴。
▲南埔社區十多年來累積許多能量,也成為各地農村交流參訪的對象。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案例故事
受訪對象:
新竹縣北埔鄉南埔社區發展協會 張淑清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