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
英國
《The Big Issue(大誌)》雜誌,是由英國開始引進至世界各地的社會企業,至今已協助上萬名弱勢與街友藉由販售雜誌自力更生,由大誌創立的Big Issue Invest,更致力成為社會商業銀行,希冀藉由社會創投之力量消弭貧窮等社會問題。
身為世界最知名的社會企業之一,英國The Big Issue對世界的影響,除了居功厥偉的創辦人John Bird,不能不提到安妮塔羅迪克(Anita Roddick)在1976年創辦「美體小舖」(The Body Shop)所引發的討論。The Big Issue開國元老之一的Nigel Kershaw回憶起社會當時的反應,「大部分民眾沒有所謂公平交易的概念,認為Body Shop提出的訴求只是所謂的行銷噱頭、只是一種賣弄。但是這麼多年過去,如今美妝業都強調自己是『公平交易』、『不用動物實驗』,說明世界已經改變了。」他的這番話正揭示了社會投資的目的:用投資改變人心。
社會投資建立多元新能量
社會企業是用商業手段解決社會問題,但資金的來源往往是最大的阻礙,而Big Issue Invest的成立就是希望透過社會投資,協助其他社會企業成長,鼓勵更多 企業一同加入,挹注更多新的能量。「有些人認為這樣好像剝削自己的理念,感覺好像回去跟傳統銀行打交道。」Nigel回憶,《大誌》一開始在英國推出時,同樣遭受到很多的質疑,「當年大家都說這很瘋狂,還好安妮塔的夫婿Gordon Roddick獨排眾議,支持並參與創辦這本街頭雜誌。24年過去了,這個理念現在有全球20 多個國家都能認同,包括臺灣也有繁體中文版,證明了我們的理念『讓街友透過賣雜誌獲得收入』是成功的,而雜誌的收入又可以變成一個資助社會企業的銀行體。」
社會企業同時必須扮演著重要傳遞理念的角色,透過社群媒體發揮出極大影響力,他以地球暖化的議題為例,「15年前,講這個話題,大家覺得你是嬉皮、扮高調。現在大家不這樣想,都覺得企業都該關心地球暖化、把這當成企業的價值之一。」
Nigel表示,成立Big Issue Invest之初,必須要努力說服很多有錢人認同,因為對習慣成立基金會灑錢做慈善的資本家而言,社會企業是協助其創造新的商業模式,而非傳統救濟的社會福利,「這不是慈善事業,更非捐錢了事。社會企業可以把原本只是領救濟、物資的弱勢族群,轉變為有機會自給自足、帶給社會更多資源的人。」
10年前Big Issue Invest投資社會企業的資金,大約只有1千8百萬英鎊,到2014年底,則超過2億英鎊。他強調,擁抱利潤並不與理念衝突,「我們必須要用不同的邏輯、角度去思考何謂獲利之道。因為唯有當我們獲得更多利潤,才能有更多資金去實踐更多的理念。」
培養年輕社會創投家
此種混合式的社會企業營運模式又是如何發生?Nigel說,Big Issue Invest上次舉辦的創業選秀會,以「善行科技」(Tech for Good)為主題,開放給大眾提案,也尋找合適的企業加入輔導。他認為透過創意選秀會,不只激發創意,「重要的是把雙方的需求、找出獲利模式、人力資源等加以媒合,如何找出企業所擁有的資源,但是又能兼顧到社會企業的貢獻,這些就有可能讓年輕的創業者,有機會發展他們的理想。」
「但是我們不僅是挑出好的提案者,還結合企業加以鼓勵、改善這些提案。」他們讓公司企業自行認養有興趣的提案,以指導者的角色,利用自身的經費、技術、知識,在6個星期內,協助這些提案人把變成實際可行的社會企業,以此創業。「最後10名優勝者可以得到The Big Issue Invest的資金,開創他們的社會企業。」而這個創業選秀會特別的地方,是原本是協助角色的企業行號,反而在過程中從提案人身上得到很多啟發,進而解決公司本身很多問題。
Nigel認為這樣的模式是可以複製到臺灣,「例如華山園區,那邊有很多志工、很多很好的理念,如果可以得到公司行號對他們想法的青睞,就有機會創業轉型、成為社會企業,而社會企業的產品、或服務都能上市、獲利,政府也不只是掏錢貼補這些社會企業。」
社企應回歸核心價值
在討論社會企業時,他認為要先理解企業的社會價值(意識、責任),以及在社會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在英國,照顧居家老人的服務,被發包出去由專門公司負責,但很多照顧居家老人的公司嫌地區太遠不願意去服務,導致很多偏遠老人死的時候非常淒涼。你說這樣的公司是成功的嗎?雖然他們很賺錢並得到政府的合約,可是卻因為嫌太遠、不能賺到錢就不去,這樣算是社會福利?」
二十一世紀,在資本主義的發展下,財富不均現象日益嚴重,Nigel認為,除非可以找到其他商業模式,否則還是大者恆大、強者依舊掠奪弱者資源,最後仍都得靠「大善人布施」的老套方法改善社會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Nigel認為社會企業,就是一種「不同的營運模式、不同的營運理念」用以解決社會問題。相反地,如果私人企業能認知社會價值何在,知道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對於社會有怎樣的回饋或幫助,他也認為不見得一定要轉型為社會企業。Nigel表示,「就像某金融公司所資助的志工計畫,該公司為了讓地下室變成更好的工作環境,讓很多社會企業進駐,他們召募了很多志工幫忙粉刷地下室,而此種募資模式,也成為其他社會企業值得仿效的學習經驗。」
Nigel更舉了另外兩個例子,在英國某間生產有機牛奶和起司的農場,他們把少年犯、毒販等,送到農場去擠牛奶,讓他們有機會接觸大自然,透過工作與規律的生活,改善現狀。長期觀察下來,結果這些少年犯、毒販的表現比沒有去農場的犯人,有超過三成的人,不會回頭去接觸毒品。由此可知,社會企業不光只是慈善,而是要讓弱勢族群有收入並改善自我,同時達成社會理念,也能讓他們有實質的助益。
「藍天物業」(Blue Sky Development)則是一個更有意思的社會企業,「他們的口號是『這是英國唯一願意且只僱用更生人的企業』,更生人來到藍天,一開始只是從事政府外包的除草、掃地等工作。慢慢地這些穩定的工作產生收入、存錢,讓他們有機會認同自己,然後到其他企業任職,如餐廳,也願意雇用這個計畫的人。Nigel說,「所以我想任何企業都可以這樣,只需要轉個念頭、換個方式,就可以成為社會企業。」
顛覆傳統帶來翻轉創新
英國是個階級制度分明,至今仍遵守女皇等傳統的國家,但同時又是一個非常注重社會福利,甚至成為社會福利制度輸出的國度,問及Nigel這樣的矛盾,他表示,「即使我們存在著嚴重的階級意 識,但我們也習慣找出不同的方法來改 變、挑戰各種傳統。」Nigel說,「我想也許階級制度本身,就是一個需要被挑戰的, 需要不同社會階級的流動。從《大誌》到 The Big Issue Invest就是一個例子,我們想要把社會福利的點子散播出去,給更多人製造機會。」
相較於英國,Nigel注意到臺灣發展社會企業的優勢,「在英國,我們有『數位媽媽』(Digital Mums)的計畫,有很多單親媽媽,沒有錢負擔保母費用,因此無法外出工作。所以這個計畫教導她們,使用社群軟體的管理,然後透過工作仲介,擔任企業的社群網站管理員,如此一來這些單親媽媽就可以在家上班,我相信這樣的方式也有可能在臺灣發生,一同創造共享價值。」他認為,臺灣有許多高科技的廠商,對於網路的接受度也是全球數一數二,結合數位科技的力量,誕生新的社會企業模式會是一個新的蹊徑。
英國的數位媽媽(Digital Mums)計畫,透過扶助與訓練,培養企業社群網站的遠端管理能力,
讓媽媽在家工作還可以照顧小孩。
延伸閱讀:
- 劉子琦(2015)。英國社會企業之旅:以公民參與實現社會得利的經濟行動。臺灣:新自然主義。
- 勞動力發展署(2013)。英倫社企紀實:The Big Issue Invest。社會經濟入口網。
- 陳宜萍、陳玟成、林以涵(2012)。大誌雜誌──屬於愚人世代的媒體。2012年9月5日。www.seinsights.asia/story/3137/14/617
本文章原刊登於勞動力發展署「勞動力與創新」第4期刊物-2015年10月出版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