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標籤查詢 /
標籤查詢:
-
上下游新聞市集 為農業找出路 替新聞尋生機
2015年,無國界記者組織公布各國新聞自由指數,台灣排名第51,是亞洲最優。但自由似乎沒有帶來相應的自律,眾多媒體爭搶獨家,忽略查證;跟蹤偷拍,挖掘隱私;腥羶情色,強力播送。
-
白米木屐村,用木屐走出社區的未來
社團法人宜蘭縣蘇澳鎮白米社區發展協會,透過發展木屐產業進行社區營造,並以「白米木屐館」的導覽解說、木屐工藝推廣和產品銷售,逐漸形成「白米商圈」。目前透過門、體驗服務與相關商品的銷售,達到自給自足。
-
伴著人 伴著城 好伴共同工作空間 攜夢想家之手齊步走
「早期這裡是很輝煌的,第一廣場都人擠人,你走在騎樓還要喊『借過、借過』。那時候我們營業時間也很長,從早上10點開到晚上12點,現在沒落下來,9點後就沒人了。」臺中市中區一家鞋店老闆說。
-
非常木蘭 拿著投資仙女棒 一點即為社會企業
在臺灣,有國政顧問說:「穿裙子的不適合當三軍統帥。」也有縣市首長說:「當一個職業裡,女生的數量在上升,那就代表這個行業在沒落了。」
-
喜願共和國 重現臺灣麥海景觀
清乾隆年間,雲林新虎尾溪畔的人們在渡船頭前搭起棚架,堆起一包又包的麥子,以跟大陸的商船貿易,當地人便把此地喚作「麥仔簝」,後世再改稱「麥寮」。
-
弘道基金會 願作年長者的守護天使
噗、噗、噗的引擎聲,穿過太平洋的風、中央山脈的根,一路追隨著夢想而去。在這裡,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懸崖,一般人行於此已是驚險無比,但2007年時卻有17位平均高齡81歲的長者駕著摩托車,繞過綿長的海岸線,完成1178公里的環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