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建議的文章
-
集結都蘭部落女力 發揚染織產業
台灣原夢瑪巴琉協會創立手織小物品牌「蘭調織女」,帶領都蘭部落婦女發揮傳統的鉤、織、染等技藝,並結合各種天然素材集體創作,期許善用刺繡鉤織手藝傳承文化也改善生活。
-
讓知識化為改變社會的超能力 | 為學生的社創之路打根基
陳東升學生時期由於對基礎知識的渴求及對土地的熱愛,毅然從公共衛生領域轉投入社會學領域,從自然科學轉到社會科學,開闊了他的思維方式。他在台灣大學開設的「社會經濟組織的創新與設計」、「社會設計」及「公共社會學實習」等課程,無不結合理論與實踐,孕育出許多社會創者與組織。
-
英倫社企紀實:First Step Trust
FST以提供就業弱勢族群準職場環境,協助需要的人銜接並重返社會就學就業為宗旨,擁有多樣化的商業模式(事業部門)來達成其目標,其協助對象中有50%失業超過5年,61%曾受診斷患有精神疾病(CPA level),78%正在領社會救濟金,反映出他們是就業市場最邊緣的人,並有多重輔導需求。
-
最好的競爭策略 就是創造自己有利與他人合作的位置
近年來,社會企業成為一門顯學,除了吸取國外相關理論及經驗,並且開始發展在地思維與社區實務,以及統計初步效果或影響之外,也需要一些不同面向的檢討反省,輔大社會企業學程周宗穎主任從社會治理的觀點,針對社會與企業的本質提出的許多再思考,都有助於廓清直線式發展的慣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