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建議的文章
-
傳統土布變成高級家飾布 印度婦女靠Neev翻身
俗稱「土布」的印度傳統織物,在B型企業Neev的經營下,主打手做、有機、環境友善、公平貿易,進軍美國,成為一條桌巾價格破萬的豪華家飾品牌,並進一步扭轉印度當地工匠的生活。
-
喜願共和國 重現臺灣麥海景觀
清乾隆年間,雲林新虎尾溪畔的人們在渡船頭前搭起棚架,堆起一包又包的麥子,以跟大陸的商船貿易,當地人便把此地喚作「麥仔簝」,後世再改稱「麥寮」。
-
高雄新港青年軍 以「鑽石水」共創石斑魚復興之路
高雄永安新港社區合作社創新採用中油的冷排水,成為地方石斑魚養殖的關鍵資源,開創出新的循環經濟模式,更以此發展出「產地即品牌」的產業特色,成為社區產業經濟永續發展的基礎。
-
在二手衣墳場 打開「循環時尚」商機
工廠到垃圾場的「線性時尚」製造出的過時衣物,大量「捐贈」到非洲國家,造成當地國家大量汙染。肯亞社企Africa Collect Textiles透過創意加值的方式,將「線性時尚」改造為「循環時尚」,還為當地社區創造出新的職業與產業鏈,建立一個為人類、為地球都有益的新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