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建議的文章
-
臺中市林業生產合作社,發展綠色療育幫山林「都更」
臺中市林業生產合作社,是全臺第一家依據「公私有林經營及輔導作業規範」辦理「森林經營計畫書」審查通過的單位,不僅擴增森林面積約391公頃,業務更跨入多元領域,帶動香菇、剩餘資材與森林綠色療育等等全方位林下循環經濟起飛。
-
共享資源 重塑台灣
近年「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概念風行台灣,創造、效法、超越者皆有之。隨著社企「用商業手段解決社會問題」的討喜口號四處散播,不少過去可能被視為激進、不切實際的社會理想,開始慢慢滲透向來對社運、社會組織顛覆心存恐懼的台灣各領域,軟化了台灣長期崇美下堆疊出的資本主義右派疆界。
-
Fruit2work「佛心頭路」讓更生人就業重生零再犯
Fruit2work以就業機會溫柔地接住更生人,引領他們重返社會,旗下的更生人員工不但打造出零再犯率的驚人紀錄,更成為澳洲社會的勞動力大軍。對個人、對社會而言,Fruit2work帶動的向上力量,讓整個國家往更美善的方向邁進。
-
南投風土協會推「儲值蔬菜箱」支持在地小農
南投縣竹山風土孕育協會以「社區支持農業」經營模式,串連在地有機小農共創「足安心蔬菜箱」品牌,達到產地自銷,減少碳足跡、農業永續經營、維護食品安全及品質等目的。並積極拓展民宿餐廳等企業客戶及電商通路,以穩定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