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培力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
高雄市
高屏澎東分署
連絡電話 07-5822369
單位地址 左營區 環潭路58號
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簡稱濕盟)是一個臺灣本土的非營利組織(NGO/NPO),致力於濕地相關生態保護工作。
為保護臺灣總體自然環境,濕盟透過專業的濕地經營管理、生態研究調查、公共政策倡議、社會運動、環境教育、培力草根社區團體、承租或購買關鍵私有濕地等面向,推動濕地公園及保護區劃設、「國家重要濕地」制度建構,並催生「濕地保育法」,濕盟亦重視環境社會服務。
濕盟的足跡遍佈全臺,從埤塘、鹽田、荒廢魚塭、滯洪池、溪谷、潮間帶、高灘地到海岸,濕盟的實踐能力和意志無法丈量。
一路走來,濕盟在全臺爭取劃設超過5000公頃以上的生態保護區或濕地公園,保護諸多瀕危或受脅物種;並推動建立全島濕地生態廊道,以及在城市中營造對生物友善的都會型荒野濕地,以共同維護濕地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福祉,重塑臺灣人類和自然和諧共處之地。
一、濕地經營管理的重要性
1.藉由濕地經營管理,倡議濕地相關政策或法制之建立。
2.建構濕地廊道,提昇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福祉。
3.保護瀕危或受脅物種及其棲息地。
4.推行環境教育,提昇公眾的保育意識。
二、濕盟緣起
90年代,臺灣西南沿海濕地面臨諸多開發壓力,早期濕盟成員自1994年起,便積極投入濕地保護工作;並於1996年2月11日,正式向內政部立案成立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
三、濕盟的特質
1.源自基層庶民環保運動。
2.持續20年正面且務實的復育行動。
3.跨縣市的協助棲地保護與重建。
4.逐步建立地方及國家濕地保育政策。
5.實踐公民環境信託。
6.協助且加值公共建設的友善環境。
四、濕盟的成果
1.推動國家重要濕地政策,及重要濕地指定。
本聯盟成立之初的主要工作是劃設各類型的濕地保留區,我們奠基於科學調查所獲得的資料,與學者專家、保育團體合作,將各濕地依據不同法規(如:野生動物保育法、文化資產保存法等),依照保護區、國家風景區或公園的型式,先讓濕地取得法律上的地位,進而受法律規範而被保護;我們同時透過政策遊說、民間倡議與社會運動等方式,成功劃設了七股黑面琵鷺保護區、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新市南科燕?保護用地與滯洪池、安平港紅樹林保護用地、官田水雉復育區等,另要求台鹽非公用土地3000多公頃土地收歸國有,作為生態保護用地,並推動西南沿海濕地劃設國家風景區及台江濕地國家公園。這些濕地的保留,如今對於自然生態、人文歷史、明智利用與永續發展等面向,皆具有極大幫助。
2.特定物種保育
針對瀕危或受脅物種,濕盟以搶救棲息地的方式來設法挽救,包含紅樹林、黑面琵鷺、水雉、鴛鴦、水獺、綠蠵龜、臺灣萍蓬草等。本聯盟成立初期,針對臺南科技工業區爭取劃設四草保護區,以紅樹林的重要性向政府陳情,並獲得支持,因此直到現在,許多濕地的保護都是依靠紅樹林保育而打下基礎。黑面琵鷺的保護,則是與七股濱南工業區同步進行,在積極倡議後,終於保留下曾文溪口棲地及七股濕地,至今,每年來臺渡冬的黑面琵鷺逐年增加,成為全球重要黑面琵鷺觀測地點。水雉則是因為高鐵經過水雉棲地,發現水雉剩下不到50隻,因此要求環評需設下條件,進行生態補償,於是在官田台糖農地上建造人工淡水濕地,以進行水雉復育,目前官田水雉復育區已有穩定水雉族群,且為臺灣水雉數量最多之地。
3.濕地復育與經營管理
自2000年起,本聯盟推動官田水雉復育區搶救水雉,累積成功經驗之後,陸續透過集資購買或租用,認養多個濕地,以確保棲地的存續及特定物種基因庫的保存。這些濕地包含臺南四草A1保護區(2005年)、高屏溪右岸舊鐵橋人工濕地(2006年)、高雄半屏湖濕地公園(2007年)等;而高雄洲仔濕地公園(2003年)、援中港濕地公園(2008年)、二仁溪大甲二行濕地(2013)三個濕地,持續仍由本聯盟認養中,濕盟以濕地經營為基礎,推動相關政策擬定、棲地與物種保育、環境教育等事務。
4.環境教育
目前臺灣各處濕地仍面臨程度不同的開發壓力,導致棲地破碎化、生物多樣性減低、生物與人民的生存空間及生活品質受到限制或威脅,而保育是眾人共同的道路,也是替未來世代鋪路,這些都需要透過教育與宣導來提昇公眾的保育意識,進而推動妥善的濕地管理與利用,乃至國土規劃。濕盟每年舉辦多場導覽解說、活動、講座、工作坊與課程培訓,發展主題性、參與式的環境教育活動,在各棲地帶領民眾認識濕地生態系及濕地保育的重要性,並培養新生代發展社會服務精神。
為保護臺灣總體自然環境,濕盟透過專業的濕地經營管理、生態研究調查、公共政策倡議、社會運動、環境教育、培力草根社區團體、承租或購買關鍵私有濕地等面向,推動濕地公園及保護區劃設、「國家重要濕地」制度建構,並催生「濕地保育法」,濕盟亦重視環境社會服務。
濕盟的足跡遍佈全臺,從埤塘、鹽田、荒廢魚塭、滯洪池、溪谷、潮間帶、高灘地到海岸,濕盟的實踐能力和意志無法丈量。
一路走來,濕盟在全臺爭取劃設超過5000公頃以上的生態保護區或濕地公園,保護諸多瀕危或受脅物種;並推動建立全島濕地生態廊道,以及在城市中營造對生物友善的都會型荒野濕地,以共同維護濕地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福祉,重塑臺灣人類和自然和諧共處之地。
一、濕地經營管理的重要性
1.藉由濕地經營管理,倡議濕地相關政策或法制之建立。
2.建構濕地廊道,提昇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福祉。
3.保護瀕危或受脅物種及其棲息地。
4.推行環境教育,提昇公眾的保育意識。
二、濕盟緣起
90年代,臺灣西南沿海濕地面臨諸多開發壓力,早期濕盟成員自1994年起,便積極投入濕地保護工作;並於1996年2月11日,正式向內政部立案成立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
三、濕盟的特質
1.源自基層庶民環保運動。
2.持續20年正面且務實的復育行動。
3.跨縣市的協助棲地保護與重建。
4.逐步建立地方及國家濕地保育政策。
5.實踐公民環境信託。
6.協助且加值公共建設的友善環境。
四、濕盟的成果
1.推動國家重要濕地政策,及重要濕地指定。
本聯盟成立之初的主要工作是劃設各類型的濕地保留區,我們奠基於科學調查所獲得的資料,與學者專家、保育團體合作,將各濕地依據不同法規(如:野生動物保育法、文化資產保存法等),依照保護區、國家風景區或公園的型式,先讓濕地取得法律上的地位,進而受法律規範而被保護;我們同時透過政策遊說、民間倡議與社會運動等方式,成功劃設了七股黑面琵鷺保護區、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新市南科燕?保護用地與滯洪池、安平港紅樹林保護用地、官田水雉復育區等,另要求台鹽非公用土地3000多公頃土地收歸國有,作為生態保護用地,並推動西南沿海濕地劃設國家風景區及台江濕地國家公園。這些濕地的保留,如今對於自然生態、人文歷史、明智利用與永續發展等面向,皆具有極大幫助。
2.特定物種保育
針對瀕危或受脅物種,濕盟以搶救棲息地的方式來設法挽救,包含紅樹林、黑面琵鷺、水雉、鴛鴦、水獺、綠蠵龜、臺灣萍蓬草等。本聯盟成立初期,針對臺南科技工業區爭取劃設四草保護區,以紅樹林的重要性向政府陳情,並獲得支持,因此直到現在,許多濕地的保護都是依靠紅樹林保育而打下基礎。黑面琵鷺的保護,則是與七股濱南工業區同步進行,在積極倡議後,終於保留下曾文溪口棲地及七股濕地,至今,每年來臺渡冬的黑面琵鷺逐年增加,成為全球重要黑面琵鷺觀測地點。水雉則是因為高鐵經過水雉棲地,發現水雉剩下不到50隻,因此要求環評需設下條件,進行生態補償,於是在官田台糖農地上建造人工淡水濕地,以進行水雉復育,目前官田水雉復育區已有穩定水雉族群,且為臺灣水雉數量最多之地。
3.濕地復育與經營管理
自2000年起,本聯盟推動官田水雉復育區搶救水雉,累積成功經驗之後,陸續透過集資購買或租用,認養多個濕地,以確保棲地的存續及特定物種基因庫的保存。這些濕地包含臺南四草A1保護區(2005年)、高屏溪右岸舊鐵橋人工濕地(2006年)、高雄半屏湖濕地公園(2007年)等;而高雄洲仔濕地公園(2003年)、援中港濕地公園(2008年)、二仁溪大甲二行濕地(2013)三個濕地,持續仍由本聯盟認養中,濕盟以濕地經營為基礎,推動相關政策擬定、棲地與物種保育、環境教育等事務。
4.環境教育
目前臺灣各處濕地仍面臨程度不同的開發壓力,導致棲地破碎化、生物多樣性減低、生物與人民的生存空間及生活品質受到限制或威脅,而保育是眾人共同的道路,也是替未來世代鋪路,這些都需要透過教育與宣導來提昇公眾的保育意識,進而推動妥善的濕地管理與利用,乃至國土規劃。濕盟每年舉辦多場導覽解說、活動、講座、工作坊與課程培訓,發展主題性、參與式的環境教育活動,在各棲地帶領民眾認識濕地生態系及濕地保育的重要性,並培養新生代發展社會服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