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培力單位

桃園市和平濕地生態協會
桃園市
桃竹苗分署
連絡電話 0932282390
單位地址 楊梅區 上田里和平路747號




和平濕地生態協會經營「和平濕地生態農場」、「友善耕作田區」及「和平森林環保公園」,結合濕地保育、友善農耕與環境教育,提供就業機會並推廣生態教育。協會活化陂塘系統復育水生動植物,設計親子體驗遊程,打造認證教育場域,促進友善農事體驗與環境永續學習。
桃園市和平濕地生態協會由一群關注水域環境、濕地生態與陂塘文化的環境工作者與研究者所組成,長期致力於推廣原生水域生態的復育與教育。本會以「和平濕地生態農場」為核心場域,結合環境教育、濕地生態保育與水質淨化等目標,積極辦理各類環境教育活動,並協助家庭、學校與公私部門進行水域空間改善與生態設施設置,進而推動更多關於陂塘文化與水生環境的延伸應用與推廣。
本計畫以協會現有的三大核心場域為基礎,整合「和平濕地生態農場」、「友善耕作田區」及「和平森林環保公園」三處地點,透過環境教育、生態旅遊、系統服務等方式,實踐水質淨化、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永續農業目標,並帶動在地社區參與與學習。
1. 和平濕地生態農場:協會從復育桃園在地陂塘水生動植物為起點,活用水生植物淨水原理,打造超過50口大小不一的水池系統,成功營造多樣棲地與生態環境。每逢假日,農場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親子與學生體驗活動,引導民眾認識傳統農村水文化與濕地生態。
2. 友善耕作田區:整合周邊農地推動無化肥、無除草劑的自然農法,建置蓮花池、筊白筍迷宮等特色景觀,並放養「烏鰡魚」協助控制福壽螺,實現生態防治。該區已通過農委會「友善耕作」認證,亦發展為結合食農教育的戶外教學場域。
3. 和平森林環保公園:2023年起,本會進一步整合和平森林環保公園的生態池,打造通過認證的「環境教育場域」,設計四小時環境教育體驗遊程,提供公部門及各級學校申請參與,藉由自然親水的互動學習,重新認識本地水生動植物與濕地功能。
4. 生態與服務整合發展:透過三大場域的資源盤點與功能劃分,我們建立「生活、生產、生態」三軸發展策略,進一步推動以下四大服務方向:
(1)生態遊程設計與導覽 (2)與農共伍:友善耕作與食農教育推廣 (3)環境教育課程與活動規劃 (4)生態系統服務與空間改善諮詢。
同時透過網路工具優化—將網路收集資訊,與現有服務加以整合與優化,並建立起網路上優質口碑與客戶服務名單;在開發新市場方面則藉著拍攝記錄濕地復育的影音照片,吸引更多人關心濕地生態保育,帶動更多人來此學習與體驗。
桃園市和平濕地生態協會由一群關注水域環境、濕地生態與陂塘文化的環境工作者與研究者所組成,長期致力於推廣原生水域生態的復育與教育。本會以「和平濕地生態農場」為核心場域,結合環境教育、濕地生態保育與水質淨化等目標,積極辦理各類環境教育活動,並協助家庭、學校與公私部門進行水域空間改善與生態設施設置,進而推動更多關於陂塘文化與水生環境的延伸應用與推廣。
本計畫以協會現有的三大核心場域為基礎,整合「和平濕地生態農場」、「友善耕作田區」及「和平森林環保公園」三處地點,透過環境教育、生態旅遊、系統服務等方式,實踐水質淨化、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永續農業目標,並帶動在地社區參與與學習。
1. 和平濕地生態農場:協會從復育桃園在地陂塘水生動植物為起點,活用水生植物淨水原理,打造超過50口大小不一的水池系統,成功營造多樣棲地與生態環境。每逢假日,農場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親子與學生體驗活動,引導民眾認識傳統農村水文化與濕地生態。
2. 友善耕作田區:整合周邊農地推動無化肥、無除草劑的自然農法,建置蓮花池、筊白筍迷宮等特色景觀,並放養「烏鰡魚」協助控制福壽螺,實現生態防治。該區已通過農委會「友善耕作」認證,亦發展為結合食農教育的戶外教學場域。
3. 和平森林環保公園:2023年起,本會進一步整合和平森林環保公園的生態池,打造通過認證的「環境教育場域」,設計四小時環境教育體驗遊程,提供公部門及各級學校申請參與,藉由自然親水的互動學習,重新認識本地水生動植物與濕地功能。
4. 生態與服務整合發展:透過三大場域的資源盤點與功能劃分,我們建立「生活、生產、生態」三軸發展策略,進一步推動以下四大服務方向:
(1)生態遊程設計與導覽 (2)與農共伍:友善耕作與食農教育推廣 (3)環境教育課程與活動規劃 (4)生態系統服務與空間改善諮詢。
同時透過網路工具優化—將網路收集資訊,與現有服務加以整合與優化,並建立起網路上優質口碑與客戶服務名單;在開發新市場方面則藉著拍攝記錄濕地復育的影音照片,吸引更多人關心濕地生態保育,帶動更多人來此學習與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