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培力單位
社團法人臺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
臺北市
北基宜花金馬分署
連絡電話 02-27177722
單位傳真 02-27173112
單位地址 松山區 敦化北路155巷76號1樓
協會服務內容
一、視覺損傷幼兒早期個別化療育暨家庭支持服務
幫視障孩子開展無限潛能及協助家庭獲得正確教養知能是本會成立視覺損傷嬰幼兒早期療育教室之目的,91年在保力達公益慈善基金會的支持下成立了「視覺損傷嬰幼兒早期療育教室」,並以跨專業團隊服務的模式提供0-6歲視覺損傷嬰幼兒一對一療育訓練課程。課程項目包含視覺復健、動作、語言、認知、定向行動、生活自理等發展評估與教學訓練。截至2019年12月止,三地教室共累積服務953位以上視覺損傷嬰幼兒,其中又以視多障孩童居多,服務擴及15個縣市。
另外,教室不僅提供訓練,同時亦直接與受服務之家庭成員建立跨專業之互動與合作,並且辦理各種療育訓練、親職教養、視障教育、支持性團體等進修課程,使家長、工作人員以及各專業領域之師資及學者專家均能從不同角度瞭解教室之發展,同時也在溝通、交流、跨專業合作的模式下,強化教室所提供之服務及功能。此外,教室除了提供視障嬰幼兒個別時段療育訓練服務之外,同時亦提供不定期「到宅關懷訪視」及「校園訪視」,協助經濟弱勢家庭的視障嬰幼兒也能接受到專業的服務及照顧。
(1)個別化療育評估訓練服務:個別化視知覺暨動作評估與復健訓練、聽語/吞嚥評估與治療、認知/定向、感官、生活自理能力訓練發展與訓練。
(2)小團體課程訓練:透過節奏音樂、體適能律動,除讓視障或視多障兒童有著豐富的聽覺刺激,培養良好的姿勢體態,透由團體模式,將更能讓孩子學習到合作與身心穩定,並建立自己特殊的才藝。
(3)親職成長團體、教育轉銜、教育資源諮詢:居家、到校關懷訪視暨療育訓練追蹤、辦理個案研討/跨專業聯繫會議/親職座談/專業研習、出版專業書籍。
二、視障學齡教育服務
視覺是人類認知學習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管道。欠缺視覺的視障學生,學習過程均需仰賴觸覺及聽覺,而社會科的「地形、山川、河流」、數學科的「量表、幾何、座標」、自然科的「實驗器材、過程、各生物器官位置結構」等等,都是在觸碰的範圍之外。由此可見視障學生所遭遇的學習不利因素與種種困難實非一般人可以想像。
「讓每一個孩童都能有學習的機會」是本會期許視障者平等教育的目標,幫助視障學生在認知上獲得解惑、使視障學生不放棄學習是本會服務的宗旨之一。因此,我們針對視障學生提供「珠心算、英文、作文以及盲用電腦操作」等課程。其中「珠心算」課程的提供能彌補視障學生無法利用紙筆運算的遺憾,而配合點字摸讀運算方式亦能強化其數學運算的速度與正確性。此外,「生活美語」課程不僅能提升視障兒童的英文能力,也能從小培養對英文學習的興趣及成就。在「作文」課程方面,除能加強學童對於語詞、語句的認識之外,亦能奠定國文的基礎能力並提升其寫作技能。而透過「盲用電腦」教學更可提升視障學生的電腦操作能力。在透過電腦科技的輔助之下幫助孩子在課業上的學習以與對世界的認識。協會每年約開辦800小時視障教育服務,至今不中斷,每年服務個案約60-70位。
(1)課後促進與輔導:一對一課後輔導(數理、英文、盲用電腦)、團體課程(英文、珠心算、作文、體適能)、暑期生活營…等
(2)視障生家庭相互支持:家庭組織聯絡網、不定期規畫到宅(校)訪視、親職共學團體及教養諮詢服務
三、雲端千眼閱讀平台
近年全球教育致力於推動閱讀習慣、終身學習的養成,透過出版書籍中有系統的文字描述,是將資訊內化轉為建構自我知識的重要方式,不僅能擴展視野,也是培養創造力、批判思考的必備能力。
目前人類獲取資訊的方式有80%是透過視覺學習,視障者只能透過狹隘且有限的管道獲取新知、累積文化資本。以往視障者閱讀的管道分成有聲書及點字書兩種,製作耗時費力,而學習點字對中途失明的人來說更是困難,往往讓視障者放棄閱讀,成為閱讀和教育的弱勢族群。即便現在有了科技輔具,又因版權因素,並非每種書都有電子資源,視障者獲取的資訊總是破碎與非即時的。這情形在大學教育尤為顯著,因為缺乏專業用書,影響視障生就讀科系的選擇,進而侷限職涯發展。
閱讀權與受教權,理應人人平等,但以傳統方式重製一本可以讓視障者「閱讀」的書,平均需要86,400 分鐘,加上視障者為小眾市場,並沒有大量人力能投入重製工作,長久下來視障者仍無法享有閱讀的自主權。為讓視障者能快速且便捷的取得想閱讀的書籍,協會開發全國第一個明盲合作的「雲端千眼閱讀平台」,希望經由網路特性,打破距離和時間的限制,結合眾人之力,將紙本資料轉換為電子檔,平均每個月可上架20本書,得以讓視障者不被侷限,隨時享有閱讀的樂趣,落實閱讀平權及教育平權之精神。
2019年,我們將該平台推展至校園,以資源共享的概念開放管理權限,免費提供各大專院校的資源教室申請使用,解決視障生專業用書的急迫需求,不用再從學期初苦等到學期末,即時跟上教學進度,藉由閱讀彌補先天生理因素及後天環境的差異,能夠和明眼人一樣,有選擇職業、工作及生活方式的機會,生涯發展不再受限。未來也將開放學習障礙學生使用,發揮更大的效益。
四、生活重建服務
(1)定向行動能力訓練:提供需要熟悉職場環境和行走動線之視覺障礙者,依其需求,由定向行動訓練師評估後,提供定向行動訓練,以培養獨立行動之能力。
(2)自立生活訓練:針對視障者的生活技能,提供生活技能訓練,包括料理、用餐、盥洗…等各項生活細節操作事項。
(3)基礎資訊應用訓練課程:處在數位時代,盲用電腦與智慧型手機儼然是必備工具,規劃符合時宜的視障者資訊教育內容,使其能在科技社會中,妥善的利用電腦網路,在生活、學習、溝通及就業上,發揮最佳化之功效,降低與明眼人之數位資訊落差。
五、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中心
自94年起,承接勞委會委託辦理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至98年轉由接受臺北市政府的委託辦理一系列的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計畫,讓服務更臻完善。99年,更協助渣打銀行成功雇用9位視障者擔任電話行銷人員,開啟視障多元就業的首例!於102年,本協會與渣打國際商業銀行合作辦理『看得見的希望-視障者就業平台計畫』,成立「渣打視障就業企業顧問團」,提供諮詢及協助,數家企業共同響應,為視障者創造多元、友善的就業環境。總服務人數至今共675人,已協助396位身障者順利就業,就業率59%,其中279位身障者穩定就業,穩定就業率71%。
(1)個案管理暨就業服務:以個案管理方式,提供身心障礙者尋求最佳就業方式,並透過就業服務協助就業並穩定就業。
(2)職前準備暨就業適應服務:就業前透過服務讓身障者具備能順利就業之能力,就業後依據需求提供輔導服務,以期能穩定就業。
(3)職務再設計服務:依身障者的特性及條件,提供輔具,並透過工作分析,分派適當的工作,改善工作環境,或調整職務內容與作業方法。
(4)企業服務:針對雇主在僱用身障者的各種疑慮上,提供最方便、省時、省錢的問題解決方案,陪同雇主一起克服困難,增加僱用身障者的機會。
(5)資源連結:在服務過程中,依身障者及雇主的需求做各項資源的連結,以解決就業前、中、後期各項問題。
六、視障教材教具研製中心
視障學生於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因視覺缺損導致學習的效益不彰,加上點字教材及觸摸式教材圖冊長期嚴重不足,造成視障生「知」的權利被忽略。因此協會開始著手觸摸式教材的研發,於民國93年成功完成了台灣地理觸摸式圖冊的製作。之後陸續完成中國地理觸摸式圖冊、世界地理觸摸式圖冊及觸摸式地球儀及各式數理觸摸式教具。其中,觸摸式地球儀不但得到各界之重視,更取得獨家專利。讓視障學齡兒童也可以與一般人一樣擁有「知」的權利。
協會目前除了協助各級學校使用點字書/雙視教科書/圖冊之點字轉譯、校對、圖形設計與製作、補充教材點譯、雙視繪本等課外讀物製作及各學科試卷製作之外,亦包括協助視障教學相關之教材教具個別化設計製作,同時亦提供展場空間環境觸摸式平面圖、導覽動線圖、各類點字標示等設計製作服務。從奠定教育根基的視障教材書籍設計製作,到多元便利的功能性觸摸圖設計製作,不僅提升台灣點字教科書的品質,更讓視障生學習無障礙。
七、立體列印研發設計製作
為了突破觸覺式教材圖冊手工製作上的限制,協會於103年起引進3D列印技術研發教具,又引進UV立體噴射印表機(俗稱2.5D),透過疊印的高低漸層技術,達到不同的觸覺效果,使視障教材教具在耐用度上有了明顯的改良,應用於各式教材,包括音樂點字樂譜,使學習能夠更多元更廣闊。
協會更將這種融合手工經驗與現代科技的技術,應用於無障礙公共空間。像是故宮委託製作的文物觸覺導覽圖,讓走遍各國文物館的日本視障者摸出了翠玉白菜和青花瓷的圖案而極力推崇!花博的兒童遊戲場觸覺地圖也被聯合國CRPD來訪英國教授盛讚!
隨著公共設施無障礙化的趨勢,聞名而來的各種委託,包括:花博爭豔館共融遊戲場、松山機場、台灣銀行、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和各地展場,讓我們的服務不再只是自己的視障孩子,是各地更多的視障者!
八、視障鋼琴調音中心
自2003年起,本會便開始極力推廣視障者從事與音樂相關之新職種,成立以明盲合作的「視障鋼琴調音中心」高專業服務團隊,希望能藉由視障者與生俱來的敏銳聽力與專注力的優勢,培養出具有優秀職能之視障者,透過視協員「明盲合作」的方式進入鋼琴調音就業市場。
協會自93年開辦鋼琴調音基礎課程,至96年的職業技能訓練方案,提供長達1,600小時專業學習及培訓,協會所培訓的7位視障鋼琴調音師中,共有3位學員順利的考上國家級的鋼琴調音師證照,為視障者開闢新的職種並具有職場競爭力,創造永續就業的機會。協會每年都有450台以上的調音量,其他的服務也達150台以上,讓從事的視障調音師,達到生活與經濟獨立的目標。
(1)鋼琴維修、調音、整音服務:包含一般鋼琴故障報修、定期調音保養,以保持鋼琴的性能與壽命,防止生鏽、蟲害和保持標準音率。
(2)中古鋼琴、周邊商品贈
一、視覺損傷幼兒早期個別化療育暨家庭支持服務
幫視障孩子開展無限潛能及協助家庭獲得正確教養知能是本會成立視覺損傷嬰幼兒早期療育教室之目的,91年在保力達公益慈善基金會的支持下成立了「視覺損傷嬰幼兒早期療育教室」,並以跨專業團隊服務的模式提供0-6歲視覺損傷嬰幼兒一對一療育訓練課程。課程項目包含視覺復健、動作、語言、認知、定向行動、生活自理等發展評估與教學訓練。截至2019年12月止,三地教室共累積服務953位以上視覺損傷嬰幼兒,其中又以視多障孩童居多,服務擴及15個縣市。
另外,教室不僅提供訓練,同時亦直接與受服務之家庭成員建立跨專業之互動與合作,並且辦理各種療育訓練、親職教養、視障教育、支持性團體等進修課程,使家長、工作人員以及各專業領域之師資及學者專家均能從不同角度瞭解教室之發展,同時也在溝通、交流、跨專業合作的模式下,強化教室所提供之服務及功能。此外,教室除了提供視障嬰幼兒個別時段療育訓練服務之外,同時亦提供不定期「到宅關懷訪視」及「校園訪視」,協助經濟弱勢家庭的視障嬰幼兒也能接受到專業的服務及照顧。
(1)個別化療育評估訓練服務:個別化視知覺暨動作評估與復健訓練、聽語/吞嚥評估與治療、認知/定向、感官、生活自理能力訓練發展與訓練。
(2)小團體課程訓練:透過節奏音樂、體適能律動,除讓視障或視多障兒童有著豐富的聽覺刺激,培養良好的姿勢體態,透由團體模式,將更能讓孩子學習到合作與身心穩定,並建立自己特殊的才藝。
(3)親職成長團體、教育轉銜、教育資源諮詢:居家、到校關懷訪視暨療育訓練追蹤、辦理個案研討/跨專業聯繫會議/親職座談/專業研習、出版專業書籍。
二、視障學齡教育服務
視覺是人類認知學習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管道。欠缺視覺的視障學生,學習過程均需仰賴觸覺及聽覺,而社會科的「地形、山川、河流」、數學科的「量表、幾何、座標」、自然科的「實驗器材、過程、各生物器官位置結構」等等,都是在觸碰的範圍之外。由此可見視障學生所遭遇的學習不利因素與種種困難實非一般人可以想像。
「讓每一個孩童都能有學習的機會」是本會期許視障者平等教育的目標,幫助視障學生在認知上獲得解惑、使視障學生不放棄學習是本會服務的宗旨之一。因此,我們針對視障學生提供「珠心算、英文、作文以及盲用電腦操作」等課程。其中「珠心算」課程的提供能彌補視障學生無法利用紙筆運算的遺憾,而配合點字摸讀運算方式亦能強化其數學運算的速度與正確性。此外,「生活美語」課程不僅能提升視障兒童的英文能力,也能從小培養對英文學習的興趣及成就。在「作文」課程方面,除能加強學童對於語詞、語句的認識之外,亦能奠定國文的基礎能力並提升其寫作技能。而透過「盲用電腦」教學更可提升視障學生的電腦操作能力。在透過電腦科技的輔助之下幫助孩子在課業上的學習以與對世界的認識。協會每年約開辦800小時視障教育服務,至今不中斷,每年服務個案約60-70位。
(1)課後促進與輔導:一對一課後輔導(數理、英文、盲用電腦)、團體課程(英文、珠心算、作文、體適能)、暑期生活營…等
(2)視障生家庭相互支持:家庭組織聯絡網、不定期規畫到宅(校)訪視、親職共學團體及教養諮詢服務
三、雲端千眼閱讀平台
近年全球教育致力於推動閱讀習慣、終身學習的養成,透過出版書籍中有系統的文字描述,是將資訊內化轉為建構自我知識的重要方式,不僅能擴展視野,也是培養創造力、批判思考的必備能力。
目前人類獲取資訊的方式有80%是透過視覺學習,視障者只能透過狹隘且有限的管道獲取新知、累積文化資本。以往視障者閱讀的管道分成有聲書及點字書兩種,製作耗時費力,而學習點字對中途失明的人來說更是困難,往往讓視障者放棄閱讀,成為閱讀和教育的弱勢族群。即便現在有了科技輔具,又因版權因素,並非每種書都有電子資源,視障者獲取的資訊總是破碎與非即時的。這情形在大學教育尤為顯著,因為缺乏專業用書,影響視障生就讀科系的選擇,進而侷限職涯發展。
閱讀權與受教權,理應人人平等,但以傳統方式重製一本可以讓視障者「閱讀」的書,平均需要86,400 分鐘,加上視障者為小眾市場,並沒有大量人力能投入重製工作,長久下來視障者仍無法享有閱讀的自主權。為讓視障者能快速且便捷的取得想閱讀的書籍,協會開發全國第一個明盲合作的「雲端千眼閱讀平台」,希望經由網路特性,打破距離和時間的限制,結合眾人之力,將紙本資料轉換為電子檔,平均每個月可上架20本書,得以讓視障者不被侷限,隨時享有閱讀的樂趣,落實閱讀平權及教育平權之精神。
2019年,我們將該平台推展至校園,以資源共享的概念開放管理權限,免費提供各大專院校的資源教室申請使用,解決視障生專業用書的急迫需求,不用再從學期初苦等到學期末,即時跟上教學進度,藉由閱讀彌補先天生理因素及後天環境的差異,能夠和明眼人一樣,有選擇職業、工作及生活方式的機會,生涯發展不再受限。未來也將開放學習障礙學生使用,發揮更大的效益。
四、生活重建服務
(1)定向行動能力訓練:提供需要熟悉職場環境和行走動線之視覺障礙者,依其需求,由定向行動訓練師評估後,提供定向行動訓練,以培養獨立行動之能力。
(2)自立生活訓練:針對視障者的生活技能,提供生活技能訓練,包括料理、用餐、盥洗…等各項生活細節操作事項。
(3)基礎資訊應用訓練課程:處在數位時代,盲用電腦與智慧型手機儼然是必備工具,規劃符合時宜的視障者資訊教育內容,使其能在科技社會中,妥善的利用電腦網路,在生活、學習、溝通及就業上,發揮最佳化之功效,降低與明眼人之數位資訊落差。
五、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中心
自94年起,承接勞委會委託辦理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至98年轉由接受臺北市政府的委託辦理一系列的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計畫,讓服務更臻完善。99年,更協助渣打銀行成功雇用9位視障者擔任電話行銷人員,開啟視障多元就業的首例!於102年,本協會與渣打國際商業銀行合作辦理『看得見的希望-視障者就業平台計畫』,成立「渣打視障就業企業顧問團」,提供諮詢及協助,數家企業共同響應,為視障者創造多元、友善的就業環境。總服務人數至今共675人,已協助396位身障者順利就業,就業率59%,其中279位身障者穩定就業,穩定就業率71%。
(1)個案管理暨就業服務:以個案管理方式,提供身心障礙者尋求最佳就業方式,並透過就業服務協助就業並穩定就業。
(2)職前準備暨就業適應服務:就業前透過服務讓身障者具備能順利就業之能力,就業後依據需求提供輔導服務,以期能穩定就業。
(3)職務再設計服務:依身障者的特性及條件,提供輔具,並透過工作分析,分派適當的工作,改善工作環境,或調整職務內容與作業方法。
(4)企業服務:針對雇主在僱用身障者的各種疑慮上,提供最方便、省時、省錢的問題解決方案,陪同雇主一起克服困難,增加僱用身障者的機會。
(5)資源連結:在服務過程中,依身障者及雇主的需求做各項資源的連結,以解決就業前、中、後期各項問題。
六、視障教材教具研製中心
視障學生於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因視覺缺損導致學習的效益不彰,加上點字教材及觸摸式教材圖冊長期嚴重不足,造成視障生「知」的權利被忽略。因此協會開始著手觸摸式教材的研發,於民國93年成功完成了台灣地理觸摸式圖冊的製作。之後陸續完成中國地理觸摸式圖冊、世界地理觸摸式圖冊及觸摸式地球儀及各式數理觸摸式教具。其中,觸摸式地球儀不但得到各界之重視,更取得獨家專利。讓視障學齡兒童也可以與一般人一樣擁有「知」的權利。
協會目前除了協助各級學校使用點字書/雙視教科書/圖冊之點字轉譯、校對、圖形設計與製作、補充教材點譯、雙視繪本等課外讀物製作及各學科試卷製作之外,亦包括協助視障教學相關之教材教具個別化設計製作,同時亦提供展場空間環境觸摸式平面圖、導覽動線圖、各類點字標示等設計製作服務。從奠定教育根基的視障教材書籍設計製作,到多元便利的功能性觸摸圖設計製作,不僅提升台灣點字教科書的品質,更讓視障生學習無障礙。
七、立體列印研發設計製作
為了突破觸覺式教材圖冊手工製作上的限制,協會於103年起引進3D列印技術研發教具,又引進UV立體噴射印表機(俗稱2.5D),透過疊印的高低漸層技術,達到不同的觸覺效果,使視障教材教具在耐用度上有了明顯的改良,應用於各式教材,包括音樂點字樂譜,使學習能夠更多元更廣闊。
協會更將這種融合手工經驗與現代科技的技術,應用於無障礙公共空間。像是故宮委託製作的文物觸覺導覽圖,讓走遍各國文物館的日本視障者摸出了翠玉白菜和青花瓷的圖案而極力推崇!花博的兒童遊戲場觸覺地圖也被聯合國CRPD來訪英國教授盛讚!
隨著公共設施無障礙化的趨勢,聞名而來的各種委託,包括:花博爭豔館共融遊戲場、松山機場、台灣銀行、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和各地展場,讓我們的服務不再只是自己的視障孩子,是各地更多的視障者!
八、視障鋼琴調音中心
自2003年起,本會便開始極力推廣視障者從事與音樂相關之新職種,成立以明盲合作的「視障鋼琴調音中心」高專業服務團隊,希望能藉由視障者與生俱來的敏銳聽力與專注力的優勢,培養出具有優秀職能之視障者,透過視協員「明盲合作」的方式進入鋼琴調音就業市場。
協會自93年開辦鋼琴調音基礎課程,至96年的職業技能訓練方案,提供長達1,600小時專業學習及培訓,協會所培訓的7位視障鋼琴調音師中,共有3位學員順利的考上國家級的鋼琴調音師證照,為視障者開闢新的職種並具有職場競爭力,創造永續就業的機會。協會每年都有450台以上的調音量,其他的服務也達150台以上,讓從事的視障調音師,達到生活與經濟獨立的目標。
(1)鋼琴維修、調音、整音服務:包含一般鋼琴故障報修、定期調音保養,以保持鋼琴的性能與壽命,防止生鏽、蟲害和保持標準音率。
(2)中古鋼琴、周邊商品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