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EN
繁
您點選的頁面可能已被刪除...
回首頁
前往建議的文章
從農地到餐桌,農民花費多少心血,才成就你的一餐?
位於埔心陽光山林社區的日光書房,有著希臘地中海式的藍白窗戶與一台紅色可愛的推車,這裡是陳健榮主任走過吸毒、服刑、出獄,到擁有一個全新的人生後,努力推動收容更生人的地方。
近幾年常聞台灣偏鄉社區有送餐及老人日間照顧服務,但龍眼林福利協會早在22年前就開始做,堅持「用在地人照顧在地人」,促進在地中高齡就業,並槓桿地方農產資源,再以產業盈餘回饋社會福利,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也為離鄉打拚的中寮鄉青年,照養家中老人,打造「在地老化」的快樂社區。
近幾年的遊行與倡議行動,除了學生與公民團體,走上街頭的面孔似乎更加多元豐富,不再只讓長期投入的運動人士孤軍奮戰,而成具備百工樣態:傳產二代、上班族、新型創業、獨立店家,憑藉各自專長翻轉現狀,不再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作唯一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