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建議的文章
-
山海屯啟智協會,媽祖婆的茶葉蛋開啟營運新頁
山海屯啟智協會照顧的是一群心智年齡不到10歲的青年,這些慢飛天使相當認真,雪Q餅、牛軋餅的銷售額創下新高的同時,他們也因為一場媽祖進香活動,開闢出另一條新通路。
-
臺中市林業生產合作社,發展綠色療育幫山林「都更」
臺中市林業生產合作社,是全臺第一家依據「公私有林經營及輔導作業規範」辦理「森林經營計畫書」審查通過的單位,不僅擴增森林面積約391公頃,業務更跨入多元領域,帶動香菇、剩餘資材與森林綠色療育等等全方位林下循環經濟起飛。
-
以多元計畫力拼轉型 搭起弱勢者求職的橋樑
扎根東台灣身心障礙服務多年的李勝賢文教基金會,因開創新的營運計畫急需人力協助,2019年向勞動部提出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三年計畫,以「在地餐桌」概念及健康理念為導向的便當、茶會、饅頭、堅果及烏梅洛神飲為主要銷售產品。4年來,獲利穩定,翻轉基金會20多年來社福團體的角色,成為指標性服務機構。
-
惜食!De Tweede Jeugd把隔夜吐司變冠軍三明治
食物浪費,是許多人眼中要不得的做法,但事實上有時候是不得已,好比麵包店如果貨架空空,怎能吸引顧客上門?荷蘭的餐飲新創企業De Tweede Jeugd專門為頭痛的店家回收「老麵包」,加工再製後成為鄉民最愛的街頭小吃,甚至成為網路瘋傳的迷因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