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點亮一盞燈 — 原愛工坊,家與文化的溫度
原愛工坊運用部落熟悉的布、木和食物等元素,發展具有文化特色的在地商品,並藉由提供就業就會,輔導並培力部落的父母親微型創業,當經濟安定了,家庭和孩子的心也安定了。更進一步促進部落回歸文化傳統,開始運作。
文化涵養一個人,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對部落孩子的成長而言,文化和父母親的陪伴非常重要。然而在鄉間生活,缺少就業機會,有時父母為了生計,其中一人甚至是兩人必需離開部落工作,造成單親或是隔代教養的問題。為了避免人的流失,造成文化的斷層,並且協助處在邊緣的孩子們,不會迷失自己的方向,台東桃源國小校長鄭漢文覺得與其責怪家長不盡心,不如創造另一種機會,讓家長能夠留在部落工作,給孩子一個溫暖且安心的家。因此,原愛工坊應運而生。
布工坊:繡出文化,安定心靈
布工作,是個貼近人的工作。在鄭漢文的思考裡,婦女從事布工作,除了能夠呈現自身的文化質感,還可以有許多層次的應用。
有些婦女因為照顧家人而無法離開家庭,透過在家進行布工作,就能夠得到收入讓家庭的經濟寬裕一點。而十字繡所繡的不只是布,還是文化意涵。透過十字繡,讓部落的故事在實踐中流動起來。而故事所承載的人倫、道理或者禁忌,成為文化傳承的載體。當找到了文化與生命的認同,心就安定下來。
另一方面,當媽媽拿起針線時,孩子也會感到安全,因為孩子知道媽媽就在身旁。透過工作,婦女在家庭裡扮演著心臟的角色,布工作不僅創造了一份收入,同時維繫著文化的氛圍和家的氛圍。
在原愛工坊裡,布工坊也是多層次社會福利與關懷的平台,對內產生一種關照,對外創造一種連結。為了捲動社會大眾的參與,布工坊刻意不購買布,而是號召善心人士捐輸。透過社會的相互關懷增進彼此理解,讓布工坊成為一種文化緩衝。
同時,布工坊也為工作夥伴帶來了正向肯定的價值。在傳統一貫化生產流程的工廠裡,個人如同零件一般,一個人並不能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然而在這裡,婦女獨立完成自己的作品。當作品受到顧客青睞時,對她們而言是一種非常正向的肯定,同時具有高度的意義。布工坊也提供一個寄賣的平台,讓每個婦女經營著自己小小的布工坊,成為自己的主人。
木工坊,從漂流中找到自己
在部落中的男人們,同樣也遭遇許多挑戰。除了在部落缺乏工作機會,有時也需要照顧家人和小孩。為了創造工作機會,原愛工坊讓男人們做自己最熟悉的東西,然後再思考如何幫他們找到出路。鄭漢文覺得,要求男人去學習新的、陌生的科技,並不適合,而對部落的男人而言,森林和木頭,是他們最熟悉的事物。
工欲善其事,必先有工具。如同婦女做布工作需要縫紉機一樣,一開始男人可能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機具。原愛工坊會先買機具並租給他們,透過工作慢慢累積資金之後,他們便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機具。
木工坊的材料則來自漂流木,木工坊的夥伴會自己撿拾較小的漂流木,也會向專門撿拾漂流木的人購買較大的漂流木再鋸成需要的板材。然後透過傳統工法,完成一件件的木作品。
除了創造經濟效益之外,鄭漢文覺得木工坊最大的價值在於心靈層次。看似無用的漂流木,有時也會讓男人覺得那正是自己漂流的人生最好的寫照。然而透過木工坊,把大材大用、小材小用、甚至化無用為大用。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塊漂流木上都有大自然落下的獨一無二的印記,無法模仿。因此,木工坊是一種與天地造化一起工作的場域,一種彰顯每個存在獨一無二價值的空間。
木工坊的產品也不會上漆,除了希望能夠保有自然原色之外,也渴望產品會呼吸,同時能照顧使用者的健康。
食工坊,尋回生態家園的根
最初原愛工坊希望照顧孩子的教育,因此發展出一種部落的微型經濟模式,因此對原愛工坊而言,與其希望自己愈做愈大,不如透過複製成功的經驗,在不同的部落裡都發展在地的組織。八八風災之後,原愛工坊開始支援兩個部落發展工坊,並且陪伴在地組織前進。鄭漢文表示,這一路以來幸好有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專案經理協助,並且透過許多社會關心人士的共同幫忙,才能讓在地的工坊一步一步走上正軌。
鄭漢文以邊陲做為中心來思考,認為如果邊陲能夠安定,中央就能夠安定。他提到這裡曾經具有富庶的社會與文化,然而如今的城鄉差距造成整個南迴都是斷層海岸,沒有工商業,連觀光的發展都很有困難。
造成這個困境的原因,來自於國家政策著重於工商業與都會發展,同時保育政策又限制了部落不能回到祖靈所在之地,因此部落只能在山與海交會的斷崖縫隙中求生存。為此,原愛工坊希望能夠促使部落從新認同過去所擁有的事物,並從熟悉的元素開始發展,而食工坊就是延續著這個概念而產生的架構。
為了重新找到與土地之間的連結,同時為隱形失業的人口尋覓一個療癒之所,透過食工坊的平台,讓部落農民回歸傳統農法的種植,發展生態家園,渴望能夠讓人們因為小小的生產,而不必每天一開門就苦惱錢的問題。當有了工作,心安定了,家也就安定了。
工作,不僅只是工作,而是改變的力量
工作的本身不只是為了賺錢而已,更重要的是能藉由工作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鄭漢文提到,在原愛工坊裡,工作夥伴反思著這一代的困境,期待下一代不會落入同樣的情形之中。因此工作機會轉化成為對下一代的期許,透過自己一點點微薄的力量,讓部落再度運轉起來。
而隨著原愛工坊的發展,改變在部落裡也持續擴散。例如一個部落成立了小小的在地組織,募了6,000 元要為青少年辦成長營。透過這個活動,孩子很期待和大人做連結,而大人則期待文化能傳承下去。而這種力量正是台灣生命力再現的機會。鄭漢文認為,如果台灣少數族群消失了,這寶貴的文化財富將一去不回。
鄭漢文也提到,在原愛工坊裡,許多參加者都來自辛苦的家庭,需要慢慢地陪伴與學習。當收入增加了之後,婦女更能持家,就會影響男性對待的方式,家的溫暖與幸福就能重建,家庭暴力的狀況就會漸漸改善。
原愛,一趟學習的旅程
在原愛工坊,每個人選擇自己的參與度,但是一旦決定,就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而最簡單的模式,就是讓工作的產值達到自己的工資。對某些人而言,他在乎家庭的照顧更重於收入,因此他可以選擇加入原愛,而不是加入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而加入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或是留用的夥伴,工坊會要求他們逐漸成長,為自己的薪資負責。
一開始進入原愛工坊,會有3 至6 個月的學習旅程,當能力漸漸成熟時,每個人就要做到相對應工資的產值。之後,如果超出預期,夥伴還會得到直接的經濟回饋。同時,會累積一筆資金,以便幫助未來加入原愛工坊的新夥伴,在初期的學習時段能夠安心地準備好自己。
當夥伴具有獨立工作的能力時,原愛工坊會鼓勵他們創業,以便空出空間接引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一開始夥伴會因為沒有安全感而感到排斥,原愛工坊則會定期探望他們,並且帶著顧客上門。後來,夥伴們也漸漸發現創業的價值。
關於產品的價格,原愛工坊則讓工作夥伴自行討論,並且教導夥伴,能夠賣出去的價錢才是真正的好價錢。目前各個工坊都透過結餘累積基金,準備在外部資源停止時,能夠持續週轉並發放薪資。
從原初的愛開始傳遞溫暖的光芒
關於市場行銷,原愛工坊選擇在地銷售。鄭漢文說明,部落不熟悉網路,而產品的質感也很難透過照片傳遞,更重要的是在製作現場的工作氛圍,能夠在成品上呈現出人的情感。
先創造內銷的市場,是原愛工坊的策略。如果自己都不喜歡,就不賣給外地人。因此,布工坊先從「一生(學生)一袋」開始,讓每個媽媽為自己的小孩做一個袋子。而媽媽的情感透過這個袋子背在孩子的身上,就創造出愛的連結。這就是最原初的愛的起源。後來,有人看了很喜歡,於是才開始做成生意。現在,每年豐年季的時候,部落都會買原愛工坊生產的東西。
透過口碑行銷,而最好的代言人就是部落自己。鄭漢文分享,一位部落的孩子考上大學,背著媽媽為他做的書包,結果許多人紛紛開口詢問,於是原愛的故事就這樣口耳相傳,在每個產品背後,都有一個家,一個婦女或一個父親站起來的故事。
後來,原愛工坊也接到了來自於學術機構或醫院的大量訂單,希望送給參與國際研討會的嘉賓。正因為在地,所以機會愈大。然而在此同時,也造成工坊夥伴的壓力,因為夥伴們都需要照顧家庭。未來,原愛工坊希望不會創造更大的量,而是將訂單分散在不同的部落,讓不同的部落都有機會。鄭漢文說:「當每個家那盞小燈亮起來時,溫暖就在。」
目前,台東多良車站和向陽薪傳木工坊是另一個發展的重點。配合多良車站的觀光,向陽薪傳木工坊培力多能產業的人力,並提升技術層面。希望透過小眾市場的多樣發展,為部落找到下一步的踏腳之處。透過技藝樂校,讓遊客與學子共同體驗木工和DIY 的美好,回到學校與社會教育的本質。
對鄭漢文來說,教育仍是他的本業與最愛。他期待未來能夠培力更多的人接班,讓原愛成為原點,讓改變的漣漪一點一點的擴散。
木作的DIY 教學。鄭漢文強調,讓人們做熟悉的事,做有情感連繫的事。
透過作品傳遞人的質感,從獨立完成一個作品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