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建構無飢餓網絡 創造弱勢就業機會
近年來,食物銀行在台灣大為風行,運作模式主要是向農場、食品供應商、超市等企業或個人募集物資,再發放到需要幫助的家庭。捐贈者可以節稅或省去銷毀的成本,受助者則獲得實際幫助,最終達到食物援助、貧困濟助、減少食物浪費、建構無飢餓網絡的多元目標。
以受助者需求為導向 供應熟食便當
樂林食物銀行是台灣較晚近才創立的食物銀行,但因成立初期就建構出一套「重視受贈家庭需求」為導向的獨特服務模式,組織成長快速,預計在未來3年內成立社會企業。
來到彰化縣二林鎮的樂林食物銀行慈善會,工作人員忙進忙出,除了收集和盤點物資,還要把受贈的即期品製作成熟食便當,送到周邊30個取名為「食物冰箱」的發送據點,供低收入戶與邊緣家庭食用。因受援助家庭也需要一般日用品,樂林食物銀行擴大物資的多元性,同時接受「食物」和「實物」捐贈。到2022年9月,樂林食物銀行慈善會平均每個月有高達1萬公斤捐贈物資進出,常態服務人次高達2千人。
有30年社會公益經驗的理事長洪毓雯指出,樂林食物銀行是在2019年12月成立,2020年6月正式立案。從成立到立案的半年間,她和志工勤走基層,共探訪了370多戶低收入與邊緣家庭,發現了既有社會救援制度力有未逮之處。
「台灣每年有兩次常態性食物救濟,一次是夏天的中元節,另一次是農曆春節前的冬令救濟,但這些救濟物資以白米為主的,未能真正符合受助者需求。」洪毓雯說,現場最常見到的狀況是,許多低收入戶和邊緣家庭連烹煮的器具都沒有,收到白米當然也無力煮食,最後門口堆了好幾袋過期白米,反而變成資源浪費。
這個觀察讓她起心動念,決定樂林食物銀行在發放物資時,務必正視受贈者需求,「給白米,不如給熟食或便當」。於是,樂林食物銀行啟動熟食服務,而烹調熟食需要正職工作人員與志工一起協力,也附帶創造了就業機會。
製作續食 延長食物壽命
為了更快達到「建構無飢餓網絡」和「成立社會企業」的目標,樂林食物銀行多軌並進。首先,尋求公部門、私人企業、民間社團等外部資源協助,架構組織網絡;其次,成立烹調工作坊「傳愛小舖」;接著,導入線上管理系統,讓物資流向透明化,並隨時掌握存放地點與有效日期。
「成立初期最擔心的是募不到物資。」洪毓雯說,為了開源,樂林食物銀行志工主動拜訪相關企業,同時也利用在地人脈,向彰化縣農民、宮廟、民間社團廣發資訊。沒幾個月,常態物資就超過預期;如果收到的是即期食品、即期麵包或農產品,就必須動員志工馬上烹煮成熟食,藉以延長食物壽命,達到「接續食物生命,發揮功用」的「續食」目標。
彰化縣是台灣蔬菜生產重鎮,樂林食物銀行不時會突然收到大量生鮮蔬果,若當天來不及製作成續食或發放出去,蔬果就會腐壞。為了應對這種突發性爆量物資,樂林食物銀行和彰化縣二林鎮周邊的廟宇、村里辦公室合作,成立名為「食物冰箱」的資源發送據點,讓發放體系更為綿密和靈活。短短2年間,總共建立30個食物冰箱據點,密集度為全國第一。此外,為了照顧偏遠地區,樂林食物銀行還提供「行動柑仔店」服務車,把食物直接送到受助家戶去。
傳愛小舖 為弱勢者創造就業機會
樂林食物銀行成立的「傳愛小舖」工作坊,則負責烹調熟食,供受助者食用,同時也製作饅頭、水餃和紅麴壽桃販售,用以創造營運基金。
「食物銀行開銷不低,單單運送物資的服務車油費和烹飪所需電費,每個月就要4萬多元。為了達到自助、互助、不浪費食物的永續經營目標,樂林食物銀行有必要往自給自足的社會企業邁進。」洪毓雯說。
為此,樂林食物銀行加入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社會型計畫,嘗試在增進社會公益時,也創造就業機會。依勞動部計畫規定,政府提供1位專案經理與4位專案人員的薪資補助,解決「傳愛小舖」草創初期的勞動力成本。再加上15位常態志工和80位登記在案志工,傳愛小舖很快就順暢運作。
「勞動部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真是幫了大忙,傳愛小舖得以聘雇專案員工,穩定發展。」洪毓雯說,目前專案人員依規定採「一年一聘」,為了同時達到勞動培力的目標,全都聘雇中年婦女。這些中年婦女過去多數沒有職場經驗,現在不只具備烹飪專業技能,通過中式麵食丙級技術士證照考試,個人成就感也大為提高,每天都會很高興地說自己已晉身「有牌的」的廚師。
從2022年起,傳愛小舖也接受勞動力發展署的商品行銷輔導,更有效率地計算成本,制定標準作業流程,讓組織開始具備社會企業雛形。
因樂林食物銀行的物資捐贈者多數為食品商,「不和捐贈者爭利」是傳愛小舖營運的基本原則,團隊特別開發捐贈者和當地店家較少製作的饅頭、水餃和壽桃當作商品,平均每月營業額可達6萬元。
為了拉高營業額,志工們也另闢蹊徑,積極和彰化在地宮廟「搏感情」,很快地,傳愛小舖就定期收到廟方的壽桃訂單,成為在地宮廟祭品的固定供應商。
樂林食物銀行嚴守捐贈的物資絕不能拿來販售的原則,傳愛小舖商品的製作原料都是自己掏腰包購買。但因傳愛小舖已做出口碑,自給自足的決心受到捐贈者認同,常會在捐贈時特別加註「若食物過剩,來不及發送出去,可供傳愛小舖做成續食販賣」。
生產線、數位化雙軌並進 往社會企業邁進
展望未來,樂林食物銀行也從社會企業和社會服務兩個面向精進。
在社會企業方面,樂林食物銀行計畫擴大傳愛小舖的生產線規模,爭取到國際獅子會和玉山銀行的設備資金贊助,目前正積極尋找新場地。希望3年內可以達到食品工廠的規模,正式成為社會企業。
在社會服務方面,食物銀行收到的物資品項十分龐雜,尤其鮮食和熟食,發放過程更需效率掌握有效日期與存放狀況。2021年,樂林食物銀行和工業研究院合作,研發一款與LINE功能連結的「究平安食物銀行線上物資發送需求系統」App,方便志工和管理者掌握物資流向、查閱庫存數,分秒必爭,掌握食物新鮮度。
「志工探視受助家庭時,也可立即上傳物資發送照片和回報弱勢者確切需求,讓供需兩端確實對接。」洪毓雯說,「究平安食物銀行線上物資發送需求系統」使樂林食物銀行達成「重視受贈家庭需求」的初衷,讓受贈物資流向透明化,健立公信力。尤其,樂林食物銀行同時也經營「傳愛小舖」,詳細又透明的資訊可讓物資捐贈者更為放心。
因為「究平安食物銀行線上物資發送需求系統」App運作順暢,樂林食物銀行也將與工研院合作一項健康守護計畫,由專業醫師巡迴各社區,為弱勢老人做健康檢測,減少老人家拖延就醫的情形。
樂林食物銀行成立短短3年,就得到各界支持,出錢、出力、出物資、出創意,不但援助了彰化縣二林鎮週邊的邊緣家戶,志工們所製作的水餃,還常遠送到基隆、臺北、新北市、新竹、南投、雲林、高雄、屏東、臺東、花蓮、宜蘭等地區。
找到社會實際需求,再積極就架構可行營運模式,是社福機構築夢踏實的關鍵。樂林食物銀行善用數位工具和政府資源的作法,值得有志從事社會創新事業者參考。
彰化縣樂林食物銀行慈善會官方網站
分享愛,分享食物,以食物傳達溫暖。善用公私協力,可讓更多不可能的事情實現。
~洪毓雯,彰化縣樂林食物銀行慈善會理事長
▲商業模式
▲樂林食物銀行慈善會的熱心志工群,是組織走向社會企業的一大動力。
▲樂林食物銀行成立的「傳愛小舖」工作坊,負責烹調供受助者食用的熟食,同時也製作紅麴壽桃等商品販售,創造營運基金。
▲2022年9月,樂林食物銀行取名為「食物冰箱」的發送據點已發展到30個。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案例故事
撰文:林俊宇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