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從勞動力發展談青年投入社會企業
近年來越來越多青年投入社會企業創業和發展,譬如社企流的林以涵、以立國際的Kevin等。為鼓勵青年深化社會參與及投入社會創新事業,本署對於社會企業創新創業相關活動給予補助,以期能擴大大眾對於社會企業的認識、增進青年對於社會創新議題的興趣並給予推廣之團體適度的支持。例如我們持續參與由教育部補助,台灣大學結合六所大專院校執行的「社會創新人才培育網」(Empowerment Network for Social Innovation Talents, ENSIT),或是最近與中華民國新生活社會福利發展促進會合作,由胡庭碩策劃推動的「社會創新巴士」(Social Innovation Bus, SIB) 活動。
另一個手段即透過「培力就業計畫」,協助兼具經濟價值與社會使命之非營利組織發展為社會企業,計畫補助的重點要素為是否能運用創新經營手法,產業能否在地永續發展等。雖然在經費的補助項目仍然與過去我們推動的促進就業政策「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相仿,以工作津貼補助為主,然而在「解除障礙」的政策思維下,比計畫補助視為一種在地的社會投資,取消以往保護弱勢族群就業,必須以身心障礙者或中高齡者等弱勢失業者為優先的限制,讓非營利組織自由聘用所需之人才,為地方注入新血以創造創新發展的契機與能量。於是使得有志於回饋家鄉或社區,卻苦無工作機會的青年,得以找到一份可以同時有經濟保障、可發揮長才而有益於社會的工作。
舉台南市新化區社區營造協會為例。該協會即透過培力計畫,招納許多返鄉青年為新化打造在地深度旅遊與文創產業,其三年計劃目標為建立可自主永續發展的社會企業。其中一位設計人員表示,其在學主修為幼保,透過參與本署之「青年就業讚」習得設計之第二專長,搭配該計畫正好需要此類人才,完成訓練與職場銜接,在地就業並能從事協助有意義的社區活化及產業復興工作,非常滿意。而且她有個一歲半的孩子,若非培力計畫提供可一展長才並同時鍛鍊平面設計技術的機會,則她必須通勤到外地、甚至是城市找尋其他的工作。專案經理蘇莞婷也表示,該培力計畫集合了許多過去在大都市打拚的新化新生代青年,想為家鄉盡一份心力,讓新化恢復上一代記憶中的繁華風貌。目前階段正致力於將老街短暫停留的觀光人潮引導參與社區文史導覽與新興的特色市集。
勞動力發展署納入創業貸款業務,輔導青年創立社會企業,並給予商業諮詢與業師經驗分享等創業輔導,使欲創立社會企業的青年能得到所需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