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1 交會的青梅廊道 一條走了十年的復甦路
曾經,高雄甲仙的居民這麼感嘆:「夠了沒,不要老是在甲仙好不好!風災也來,地震也來……只要眼睛一睜開往外看,就會看到喪家,佛教辦完接著道教,道教辦完換成功德會,功德會辦完又回來辦道教。」
這裡是省道台 20 線、台 21 線的交會地點,也是命運交關的十字路口。 2009 年夏天,莫拉克颱風來襲,一場惡水從獻肚山上傾瀉而下,瞬間淹沒了小林村。隔日天光一亮,已是黃土一片。
蔡松諭,一位從小林村長大,後來在臺北讀書、就業及創業的青年,風塵僕僕趕回家鄉時,怎麼也找不著自家開的雜貨店,也找不到媽媽、哥哥、嫂子與侄女。 474 人,就這麼埋在沉默的大地下,成為守候土地的英靈。
從甲仙順著台 20、21 線往山上延伸的那瑪夏、六龜與桃源等地區,亦哀鴻遍野、憂傷處處。在對外記者會中,蔡松諭不經意從鄉長手中接下麥克風,有條不紊發表了重建想法,隨後就順勢被推舉為自救會及重建協會理事長。他想起自己從小受小林村滋養,便捲起袖子帶領村民推動重建工作。
回鄉老梅 改變族人命運
起初,他在政府搭建的組合屋裡砌了座小型烘焙廠,製作出酥餅、果醬等簡易加工食品,並打著「日光。小林」的品牌對外行銷。或許源於「災區」的形象太過濃厚,消費者聽完小林村的故事後都願意掏錢購買產品。不過日子久了後,蔡松諭開始思忖,「這些餅雖然叫做小林,可是裡面裝的是甲仙的芋頭、大樹的鳳梨、杉林的南瓜,就連手工果醬也有一半以上是用進口水果做成的,那到底什麼才是小林的呢?」他嘆了口氣說:「所有的耕地都被土石流沖走了,哪裡還有作物?」
風災三週年那天,蔡松諭在臺北領了政府頒發的「莫拉克民間團體優秀貢獻獎」,但他一點都開心不起來,腦海裡盡在盤算什麼時候要向鄉親「辭職」。太多的產業困局,太多的人事糾葛,以及戶頭不斷減少的數字,讓他覺得自己已無法為家鄉幫上一點忙。
不過就在同一天,蔡松諭從傅培梅基金會執行長潘秉新手中接過一瓶精釀 10 年的老梅膏,他嘗了一口,味蕾隨即隱隱發出難以名狀的感動,連忙透過潘秉新找到老梅膏的主人,也就是百佳泰公司董事長簡添旭。
蔡松諭問道:「這梅子是哪裡來的?」簡添旭笑著回答:「少年耶,這就是你們小林村的梅子啦!」這句話宛如閃電般觸進蔡松諭心裡,他怎麼也沒料到,家鄉山坡地上那一顆顆雜亂無章的梅樹,平時雜草叢生、無人聞問,如今卻像錦囊妙計般一步一步引領人生的去路。
從日本到臺灣 釀梅的迢遙之路
簡添旭早年在環隆電氣公司擔任重要職位,十多年前父親罹癌過世,但先前身子健朗,毫無病象,經醫生指出後才知道,原來平常飲食習慣造成體內酸性過度累積,因而誘發癌症。
辦完父親後事後,簡添旭割捨原先的事業,一心尋訪鹼性食物以調理自身體質,可惜蜜餞口感絕佳,但含有許多人工添加物;梅精天然,卻過分酸澀、難以下嚥。後來他到日本和歌山縣參與一場「梅子大賞」,期間認識了一位川原先生,品嘗到令人驚艷的老梅。川原告訴簡添旭:「這是我獨門技術醃出來的,這世界上再也沒有人會了,可是如果要做成產品上市販賣,大概要花上十億日圓,我恐怕沒有這個能力。」
簡添旭一聽就跟他說:「不然這技術賣我,不要賣給別人。」川原答應了,還透露:「最好的梅子其實就在臺灣的高雄山區,那裡都是原住民,幾乎完全不噴藥的,最適合拿來醃老梅膏了。」
回國後,簡添旭開始向高雄山區的梅農大量收購梅子,再一桶一桶封存起來,儲藏在台南山區。想不到莫拉克颱風來襲時,土石竟把這些梅子全部掩埋住了,直到隔年清明節,簡添旭才派人用挖土機把它們全部挖出來。
從入桶到開封,足足十多個年頭過去,一打開,清香撲鼻而來,令他聞到一股希望之氣。後來這批梅子便經由蔡松諭之手,一批一批回到小林村,重啟燦爛的第二生命。
2021 社會企業試圖在省道台 20、21 線打造青梅廊道,串起上下游的供應鏈。
青梅廊道 分享共好
為什麼高雄的梅子會這麼好呢?蔡松諭解釋:「其實這是一場陰錯陽差。原本種梅子是賺不到錢的,因為盤商收購價低,梅子採收期又短,只要沒在三天內運下山就會爛掉。可是高雄山區的聯外道路又很容易坍方,造成種梅子幾乎沒什麼利潤,農民才會把它們養在很陡的山坡上。而且為了省錢,幾乎不用農藥跟化肥,結果反而長出最天生天養的梅子。」
另一方面,簡添旭原先收購梅子只是為了養生及商機,如今遇上有緣人,他決定把陳釀 10 年的梅子及釀梅技術無償轉移給小林人。隨後潘秉新也找來烘焙專家教導村民將老梅膏與麵糰、內餡揉合,做出入口綿細、甜酸鹹兼具的老梅餅。蔡松諭感動的說:「想不到整個小林村被沖走後,還能看到前輩留下來的遺產,就像老人家在鼓勵後生晚輩不要放棄任何一絲希望一樣。」
接下來,蔡松諭尋思,原本非營利性質的重建協會究竟不適合長期從事營利事業,想要擴大協助甲仙、桃源、那瑪夏等地的產業再生,也不是一個協會就能獨立完成,因此他決定以台 20、21 線之名,成立產業發展的組織──「 2021 社會企業」。
首先他們運用高於一般市場的價格,從 8 元拉高到 15 元向甲仙五里埔、桃源、那瑪夏等山區農民收購青梅;若農民進一步製成鹽漬梅胚,還可以提高到 35 塊。接著送往山下重建區讓居民做成糖漬梅,此一階段的收購價又提升為 85 元。完成所有手續後,就全數加以封存,等待 10 年的漫長熟成。
明星商品「梅瑰酥」使用陳釀 10 年的老梅膏製作而成,酸甜恰到火候。
產業復振 重拾小林精神
10 年,是上天給 2021 的考驗,也是給高雄兩線廊道的祝福,蔡松諭笑說:「我們曾經不到 10 年就打開來吃看看,但味道明顯不對,發酵、苦澀、酸嗆味都稍嫌多了點。不知道為什麼,就一定要 10 這個數字。」
10 年有成後,2021 再拿義大利儲存 10 年以上的巴薩米克醋,也就是葡萄酒醋混合調製成老梅膏,它可以作為各種佳餚的佐醬,或直接加水飲用。又如梅瑰果醬是以伊朗玫瑰花瓣浸漬臺灣蜂蜜 30 天後,添入老梅果肉一起熬煮而成。梅瑰果醬也可以搭配日光小林的烘培手藝,做出香氣四溢的梅瑰酥。其他還有老梅果醬、老梅酥、老梅酵素飲等。蔡松諭指出,所有產品均不添加人工果膠,以不負大自然託付給他的使命。
而今,2021 在日光小林社區與永齡農場旁覓得一塊地,積極打造將近
結合一級生產、二級加工、三級服務,2021 正朝著多功能、多樣化的產業邁進,形成新的共好結構。如今小林村民雖已回不去故鄉原址,卻拾回了當初最堅毅的精神。
2021社會企業創辦人蔡松諭,走出風災傷痛後帶領族人一同用青梅創造新生命。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