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桃園新屋區愛鄉協會 百年石滬的老故事與新體驗
2021年成立的新屋石滬故事館,和許多文創園區的籌設背景相似:前身是警察哨所及宿舍,政府為了活化資產,委託在地團隊經營管理。如今它已是這個小漁村最重要的文化觀光資產,不僅販賣手作體驗,更連結知識與情感的集體記憶,而這些連結最主要的關鍵字就是「石滬」。
桃園新屋區愛鄉發展協會總幹事李振賢解釋,所謂石滬是先民就地利用海邊石塊,在潮間帶堆砌而成的弧形石堤。漲潮時,海浪將魚群趕入石滬內,退潮時牠們就會困在原地。這時漁民只要利用牽網方式便可一舉擒獲,「這可說是名副其實的永續漁法。」
修復石滬,還原文化記憶
隨著捕撈技術進步,這種「看天吃飯」的生產工具漸漸被棄用,淪為另類防波堤。「我家就有一口石滬,小時候跟著阿公去抓魚,自己在一旁撿海瓜子,拿去賣錢籌學費。」李振賢回憶,「後來漸漸沒有人使用石滬,也沒有人維護,都倒成一片。」
殘缺的石滬,模糊地藏在50多歲新屋人的記憶中,往後的世代甚至不知道家鄉有這塊瑰寶。24歲的員工李玟妮就坦承,長大後才知道這裡有石滬。「大學畢業後返鄉謀職更進一步體認,原來石滬這麼有歷史感與記憶點的價值。」
歷史與文化斷層,正是打造永續共好的社會企業可以填補的裂縫。現為顧問的前任總幹事李仁富指出,早在2006年一批打火兄弟(消防員)就自發創立協會,發現石滬的重要性,而凝聚修復共識則是在2012年。
翻轉行銷腦:說故事才有穿透力
「當時是在地的報社記者邱傑號召近40名協會志工,先開啟田野調查工作,隔年再出版自編自繪的專書。」其間,這群懷抱「讓地方更好」的素人接受全流程培訓,接續完成從訪問耆老、搜尋文獻到編輯文書等工作。
李仁富憶起好幾回訪問前輩吳金邦的難產歷程:「新屋的石滬是用圓滑的鵝卵石堆疊,沒有稜角,難度比澎湖的玄武岩更高,」儘管如此,他們發揮傻子精神,硬是做出自製繪本,發表會當天,時任縣長都出席力挺。
儘管如此,協會努力開辦讀書會、繪畫課,想讓鄉民普遍認識石滬,「還是得千拜託、萬拜託才有主辦人之外的聽眾來上課。」直到2016年參加地景藝術節,協會策動「千人築石滬」的亮點活動,才徹底翻轉成員的行銷腦袋,從此他們領悟:「可以說故事的藝文活動,才有穿透力。」
新住民加入,齊為生態努力
從地景藝術節的轉折點開始,協會積極籌備實體活動,爭取曝光機會,除了催生台灣本島第一座石滬主題的環境教育場域,也積極辦理外地學校的戶外導覽,邀請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專案人員張登凱擔任講師,並設計寓教於樂的競賽,引導學童辨識海洋廢物並淨灘;另一方面,也帶領參訪團體實地下海堆砌、修復石滬等。
那幾年間,協會成員發現,想做的事很多,但資源很少,多方請益後主動加入勞動力發展署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2022年申請到4名進用人員、1名專業經理人的員額,明確訂定業務範疇,並協力執行業務。
大致上,李玟妮統包文書、行政業務;專案經理徐旻君掌管規畫活動並經營社群,開發產品則是共同責任。比如從產地到餐桌的低碳飲食體驗,一起請託社區媽媽供應當地才吃得到的鹹醢(編按:丁香魚及鹽巴醃漬、發酵而成的濃稠醬汁)鹹派,以及清涼消暑的蔓荊茶飲。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名進用人員武紅深是33歲的越南籍新住民,嫁來台灣才1年多,主要負責場域維護、擔任活動助理並協助導覽。她觀察,訪客都很認真參與生態課程,雖然自己的語言能力有待改進,卻頗獲包容,「讓我很快就適應這裡的生活與工作步調。」
3年期「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已經來到最後一年,除了協會本身導覽、自有品牌古樂的海廢文創小物及餐飲業務,帶動目標營收達成88%,也創造了5個工作機會。李仁富分析,協會累積18年的經驗創造今日的成就,關鍵在於實踐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所說:「想做的事往往是天賦所在,簡單的事重複做就好。」
桃園新屋區愛鄉協會-臉書官網
徐旻君:在微型組織磨練多元能力
26歲的徐旻君不諱言,疫情是返鄉的主要推力,但她很珍惜這3年累積的經驗,「因為在微型組織,什麼事都要自己動腦、動手,可以做中學習執行專案的整套流程,不是分工清楚的大企業比得上的。」尤其是強化與各方聯繫、溝通與協調的能力,徐旻君相信對創新轉譯在地產業有莫大的幫助。
(林穎成 攝影)
▲圖1:桃園新屋區愛鄉發展協會催生台灣本島第一座石滬主題環境教育場域。右二為總幹事李振賢,右上為顧問李仁富。(林穎成 攝影)
▲圖2: 從石滬發想的各式文創商品,繽紛多樣。(桃園市新屋區愛鄉協會 提供)
▲圖3 協會人員為產品開發不斷試作與實驗。(桃園市新屋區愛鄉協會 提供)
▲圖4:石滬產品手作體驗,小朋友樂在其中。(桃園市新屋區愛鄉協會 提供)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案例故事
撰文:周玉文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