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上下游新聞市集 為農業找出路 替新聞尋生機
2015年,無國界記者組織公布各國新聞自由指數,台灣排名第 51,是亞洲最優。但自由似乎沒有帶來相應的自律,眾多媒體爭搶獨家,忽略查證;跟蹤偷拍,挖掘隱私;腥羶情色,強力播送。遺憾的是,越是如此,收視率就越高。這到底是媒體愛報,還是民眾愛看?是新聞倫理不足,還是觀眾智識不夠?永遠沒有解答的循環,讓看似繁盛的資訊之島,漸漸形同一片荒原。
所幸在 2011 年,五位媒體、網路、農業、工藝工作者,包括馮小非、莊惠宜、蕭名宏、楊偉林、汪文豪等再也受不了這樣的媒體環境,決定合力創辦全新的新聞平台─「上下游新聞市集」。
它報新聞,也賣農產品;揭發弊端,也探索農業的出路。更重要的是,它不賣報,也不接受廣告,全靠「共同辦報人」每年贊助三百塊,以及販賣產品所得支援新聞部門。
馮小非指出:「2011 年創立的時候,當時台灣主流媒體過去不太關注食物、農業、土地跟環境議題,所以我們就想說,可以由獨立媒體來代勞!」歷經 6 年後,食安議題幾乎已成媒體主流,農業也備受矚目,但上下游仍持續努力,希望作一顆持續發亮的小恆星。
921 地震 與農村首度相遇
上下游同時擁有兩樣極佳的獲利工具,卻從來不願搭配起來發揮最大商業效益,馮小非說:「我們做新聞,也賣東西,但嚴格禁止在報導中推銷自己的產品。我們也不販賣當紅的農特產品,只幫助小農民解決滯銷危機。」這個原則在旁人看來似乎有點傻,但從馮小非當初投入新聞、農業的歷程來看,她始終堅持在自己的道路上。
1999 年,台灣發生百年來最大的地震,中部地區死傷枕籍,當時擔任記者的馮小非把工作擱著便跑到南投中寮關懷災情。不過面對一片斷垣殘壁,她除了流淚之外什麼忙都幫不上,唯一使得上力的就是幫鄉親傳遞資訊,於是捲起袖子辦了《中寮鄉親報》。此後每天馮小非便在台中、南投兩地來回奔走,雖然一趟得花上快兩個鐘頭,但她絲毫不在意,總是起了個大早夾報派送。
然而,光是辦報不僅無法解決社區問題,對產業重建也沒有直接助益。熬了幾年後,馮小非決定在中寮推廣無毒農業,她認為唯有自己先種出成果來,才能向農民證明這條路是可行的。
此後她與友人廖學堂一起接下廖父一甲地大的柳丁園,並在園藝系教授指導下一步一步摸索農業,「那時候我覺得自己好像園藝系新生,所有事情都要重頭學起,可是這種辛苦根本比不上最後達不到自己的目標來得痛苦。」
馮小非回憶,當時她把第一批收成送檢後,竟還是驗出微量農藥,讓她沮喪不已。接著她刻意延長斷藥期,果然再也沒有驗出農藥,但採收時卻已超過最適時間,導致品質不佳。第三年她把牙一咬,完全放棄施藥,說也奇怪,柳丁樹竟長得更粗壯高大,果實也更甜美多汁。
眼見為憑 捍衛基本新聞倫理
在中寮溪底遙地區待的這七年,馮小非深刻感受到務農的辛苦,更體會農產品銷售的困境,認為應該串連農地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樑。
2004 年,馮小非成立「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專門報導各個社區的人文故事。2009 年又成立「莫拉克獨立新聞網」,長期追蹤莫拉克颱風重災區的重建進度。之後,她與其他四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夥伴,一同創辦上下游新聞市集,透過新聞與產品兩獨立部門一起為台灣農業效力。
上下游持續幫助高雄山區的紅肉李加工並取名為「回家李」,暗喻讓農民安心回鄉耕種之意。
第一個推出的產品,是高雄市桃源區梅山部落的紅肉李。莫拉克風災後,通往山區的道路崩壞傾圮,使得李子成熟了,卻難以運送下山而就地腐敗。上下游便將這些不經農藥、化學肥料栽種的李子加工成果乾、果醬、果醋,取名「回家李」系列產品,隱喻讓農民安心回鄉耕種之意,產品一上架就廣受好評。
接下來她們想到台灣的糧食高度仰賴進口,便與本地農友合作推出麵條、麵包、豆類等雜糧作物,以挽救節節下探的糧食自給率。不管哪一類,每一項產品都是上下游工作人員深入瞭解,確認耕種過程係採自然或無毒農法者,才會送上貨架。「好的花生不必煮就是甜的,像我們每週都會在辦公室現炒花生、現磨花生醬,讓消費者感受天生天養的農產品是什麼滋味。」
如此「眼見為憑」的精神也運用在新聞報導上, 2013 年,上下游報導瓶裝水業者打算在南投埔里擴廠,恐怕會危及玫瑰及茭白筍的沃土產地,經過社會一陣喧騰後,廠商終於主動撤案。同年,上下游發現市面上若干米粉不含米,有欺騙消費者之嫌,於是報導揭發事實。業者雖然坦承報導屬實,但自認並不違法,因而連聲向大眾喊冤,政府才決定修正《食品衛生管理法》,強制要求食品業者必須將米粉成分標示清楚,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上下游除了進行食物與土地的深入報導外,其市集也是食農教育的重要基地。
實事求是 把票房毒藥設法送出去
儘管這些新聞獲得民眾大量關注,但許多時候上下游的報導是「寂寞」的,例如食管法修正草案、巴拉刈農藥管理的報導等,但是上下游逐步摸索,如何把「票房毒藥」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設法送到讀者面前。
例如最近剛推出的「髒工廠的告白─頂番婆電鍍污染農地專題」,從電鍍業的形成歷史、污染狀況、匯集業者、農人與學者看法,政府矛盾政策等議題,透過繪圖、網路互動投票等方式,設法找出讀者可以理解的方式,吸引閱讀。
2016 年的《失控的低溫物流,揭開四大宅配亂象調查報導》也花了半年,追蹤四大低溫物流運送失溫的真相,不但有 24 小時溫度變化全記錄,還有工作流程的錄影追蹤,也都希望紮實的調查加上生動的網路敘事,讓重要議題發酵。
馮小非指出:「這份調查整整花了半年,必須不斷開會、反覆確認、寫了又改、改了又寫,成本很高,雖然不可能回本,卻能帶來極大的公共利益,是上下游願意去做的事情。」
堅守科學方法 報導屢獲大獎
另一個調查報導《洗衣精濫用殺蟲劑》調查報導,也是秉持此精神,經過半年追蹤,針對市售35個品牌宣稱具有「抗菌」或「防螨」功能的洗衣精進行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品牌洗衣精的成份標示,僅以「抗菌劑」、「防螨劑」等字眼籠統帶過,不但未詳盡標示出所使用的化學成份,其中「妙管家防螨抗敏洗衣精」竟含有國內外普遍用來做為農藥與環境用藥的化學成份「百滅寧(Permethrin)」,檢出濃度遠超過蔬果農藥殘留檢出限量的數十倍到數百倍不等,不同批號檢出數值分別是 76.3 PPM(PPM 為百萬分之一濃度)、37.8 PPM 與 44.6 PPM。(用於一般蔬果農藥殘留容許量為 0.05 ppm)
果然報導一出,立刻引起全國譁然,業者更氣得七竅生煙,憤而向為這份報導召開記者會的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提出告訴。只是廠商並未否認添加殺蟲劑,純粹認定法律沒有規定不能使用,卻因該份報導而減損營業額。
上下游絲毫沒有畏懼,主筆這份調查的記者亦指出:「當記者最需要的就是冷靜,千萬不能見獵心喜,否則傷害報導對象之外,也會損害自己的名聲。所以我們在進行日常報導時就會注意各種線索,發現有啟人疑竇的事情就會趕快記下來,再慢慢驗證自己的觀察是否正確。」
馮小非也指出:「如果上下游是個交遊廣闊、專門靠廣告維生的媒體,那寫報導的時候就會擔心會不會傷害到哪個大老闆,所以我們會刻意把自己保持在不易接觸的狀態,才能減少一些人情上的牽扯。」
在高度自律之下,《埔里小農與瓶裝水工廠的戰爭」、《揭開假米粉真相系列調查報導》、《洗衣精濫用殺蟲劑系列調查報導》,連同《孩子的未來、碗中的現在─校園午餐調查報導》,以及報導緬甸農業發展現況的《緬甸轉捩關鍵報告》等連年獲得台灣新聞大獎,包括卓越新聞獎、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台達能源氣候與氣候特別獎、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等獎項。
馮小非更在 2014 歲末獲頒首屆「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表彰她突破台灣新聞困境的努力。但她謙虛的笑說:「沒有啦,這只是他們不知道第一屆要頒給誰,又想鼓勵上下游走下去才頒給我啦,」不過頓了一頓後,她又說:「以現在嚴苛的媒體環境來看,能夠得到這樣的獎項,其實給我很大的鼓勵,它讓我知道,原來做傻事也是會被肯定的!」
馮小非從媒體轉進農業,又從農業跨回媒體,心裡始終充滿對土地的愛。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