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茶山部落讓族人變股東 拿回產業主導權
沿著蜿蜒的產業道路來到海拔400多公尺的嘉義縣阿里山鄉茶山部落,映入眼簾的是茅草涼亭(Hufu)入口意象,村子位於嘉義和高雄交界,融合著鄒族(60%)、布農族(30%)、漢族(10%)三個族群,茶山的鄒語「cayamavana」,意思就是「三族融合的部落」。
靠「涼亭節」吸客 八八風災後鉅變
但不管哪一族,每棟家戶前都搭建了涼亭,各式各樣,形成獨樹一格的景觀。此地的涼亭文化源自早年鄒族葬禮採室內屈膝葬,為避免打擾安息的祖先靈魂,家裡不能大聲說話,於是在屋外蓋了可供聚會、聊天的涼亭。2000年開始,茶山部落以這些有特色的涼亭,籌辦年度節慶「涼亭節」,每年11月吸引了許多觀光客前來。
座落於阿里山鄉最南的茶山部落,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有大岩壁可攀爬、有溪流小瀑布可戲水,可以賞螢火蟲,可以觀星,還能遠眺山林之美。然而,一旦遇上天災無情的肆虐,則可能一夕之間化為烏有,部落居民20年來經歷過兩次家園全毀的痛,感受最為深刻。
保證責任嘉義縣茶山部落產業社區合作社(以下簡稱協會,因前身為茶山社區發展協會,2021年正式改制合作社)秘書田佳玲,是如今負責「涼亭節」部落特色活動的靈魂人物,她也是2009年莫拉克八八風災後的第一批返鄉青年。回憶那一年她剛回到部落時,面對的是聯外交通中斷、滿目瘡痍的家園。
「災後部落有近半年停水停電,一整年沒有人進來。事實上,這不是茶山部落第一次遇到的重大災變,先前1999年的921大地震,以及後來2019年的新冠疫情,幾乎每10年都有一次重大事件來考驗茶山部落,但我們總能找到新的出路,」田佳玲語帶無奈,但仍保持樂觀。
為農作物加值、讓在地文化變現
「莫拉克風災摧枯拉朽的毀滅部落後,我們才驚覺不能沒有自己的產業,避免天災再次影響族人生計,不過度依靠觀光產業,於是推動成立阿里山茶山雜糧產銷班。」田佳玲回顧協會轉型之路說道,2010年產銷班成立之後,深耕有機農業,將麻竹筍、小米、薑等農作,升級為小米酒、香糖、苦茶油等農產品二級產業,行銷至外地,2017年甚至獲選農委會「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
產業升級後,部落栽種的生筍一斤不再只賺區區8元,而是製成竹筍料理包,讓產品單價翻倍成長,就能有百元的獲利。第一次轉型成功,鼓舞了族人的士氣。在部落生活超過一甲子、68歲的方新花感受最深。擁有好廚藝的她,擅長製作傳統風味餐,經過協會的職業訓練,她的料理讓參與文化飲食體驗的觀光客驚豔,一桌菜能有5、6千元的價值,不但收入增加、經濟獲得改善,對料理的研發也更具信心。近日,更透過嘉義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的專業輔導,提升衛生品質,她的創意料理包銷售通路更拓展到社區民宿。
原民會對於產業升級也提供相關協助,像是硬體建設如專業農機具設施設備,對在地產業給予輔導精緻以及通路媒合,也針對青年提供產業培育計畫(就業提供及創業協助)。
勞動部培力計畫也協助許多部落青年返鄉就業。今年33歲的安嘉華,2017年回到茶山村,發揮他的幽默特質,擔任觀光遊程及農事體驗導覽解說員,3年之間透過協會培訓,建立專業解說知識,也兼顧照顧父母的責任,雖然目前服務於阿里山鄉公所,假日仍支援社區相關事務。
而原本在嘉義縣大埔鄉加油站工作的陳曉玲,也是受惠青年之一。28歲的她,克服面對人群的恐懼,逐漸習慣為陌生人解說,她認為,透過部落觀光導覽解說,讓她更了解家鄉事務,也是重要的文化傳承,此外,參與協會產品的包裝設計,也開發了她的繪畫天份。
培力計畫 讓30多位青年留鄉發展
「以人為本,讓族人結合自身的興趣與專長,做部落產業的主人,不再是過去的勞力雇傭、臨時工,而是真正的在地生產者」田佳玲分析,近十年來培力計畫對部落勞動力所產生的改變,未來也將讓生產服務再升級、產值經濟再升值,甚至透過持續性的培訓,更拓寬族人在專業領域上的創業之路。
她進一步舉例,目前部落許多青年透過培力計畫的協助,發揮自己的專長,成為部落不可或缺的生產人力,例如:風味餐服務、文化或農業導覽甚至音樂歌舞的演出,有約30戶以上的青年(40歲以下)願意留在村裡發展;甚至有14 戶青年透過協會參與培力計畫後,開始自主經營導覽員、餐飲、住宿、體驗農業等事業。十幾年來,也吸引許多年輕人回到部落,為社區注入新血。
勞動力提升之外,為加速社區自主運作,提升軟硬體技術,以一級農作物,結合二級農產加工與三級產品販售,創造更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性商品,朝農業六級產業化發展。2020年起,在現任理事長方正華的帶領下,啟動合作社產業整合平台,讓族人成為部落產業成員,達到「共耕共享,共同經營部落事業」的目標。
目標:人人有一技,戶戶有小業
有別於過去社區發展協會以十幾位核心幹部為主的經營形態,田佳玲表示,合作社目前有50位社員股東,大家合作共耕,集體產銷,不但投入的人力增加,業務面也更加廣闊,共同穩定供貨與品質,也能穩定銷售管道與價格。在共好下,社員們把部落產業當成自己的事業經營,更具向心力。雖然,受到疫情影響,合作社營運狀況不如預期,但過去扎下的深厚根基,企圖擺脫「看天吃飯」的宿命,以互利互助的模式,和族人共同努力,拿回部落產業主導權。
合作社運作模式,主要是將部落產業做整合推廣行銷,包括部落商店、部落廚房、部落遊程。在部落商店部分,將小農的農作產品做精緻生產管理、推動部落手工藝穩定量產,最後進駐到部落商店、網路商店,由專人因應市場變化做策略行銷,如直播、參展、網路推廣。部落廚房服務則以當地食材設計在地風味餐,並與部落內外的旅遊業者合作,提供餐食服務與農食體驗。遊程規劃則是透過過去穩定經營的旅遊行程(半日遊、一日遊、二日遊),再做整合與創新,讓文化體驗行程達到精緻成熟且更符合市場需求,並主動參展做行銷推廣。
「今年是疫情後部落生產力最活力旺盛的一年,部落族人全都動起來了」田佳玲興奮地說,部落族人在勞動力提升後,逐漸自立自主,加上合作社營運模式穩定,亟思再次轉型為社會企業,進一步結合生態老師、部落廚房廚師、四季農夫、旅遊導覽員、獵人、救生員、工藝師、食農達人、環境教育人員、接待家庭主人等9類專業人才,讓參與的族人「人人有一技,戶戶有小業」,提升收入、改善生活,也將社區觀光從年度性的涼亭節活動,擴大為四季都有商機的觀光產業生態圈。
茶山部落臉書專頁及官方網站。
族人就是部落最大的資產,什麼都有可能被帶走,唯有人的經營帶不走。
我們努力共耕共享,讓族人一起成為部落產業的主人,更邁向永續的部落企業。
~方正華,茶山部落產業社區合作社 理事長
▲商業模式
▲透過茶山部落產業社區合作社的職業培訓,把傳統風味餐變成特色料理,讓參與文化飲食體驗的觀光客驚豔,一桌菜能有5、6千元的價值。
▲茶山部落的望猴崖竹林讓人心神嚮往,此外,還有溪流小瀑布可戲水,可以賞螢火蟲,可以觀星,還能遠眺山林之美,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是部落最珍貴的資產。(圖片提供:茶山部落提供)
培力就業計畫案例故事
撰文:夏綠蒂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