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不在天上的天使
社團法人南投縣麻煩小天使協會-簡俊平總幹事
你看他是麻煩,我看他是天使。
在好山好水的地方,也有一群好人好事默默發生著。成立於民國88年的社團法人南投縣麻煩小天使協會,是由一群特殊需求兒童的家長成立的團體,以辦理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輔導,暨推動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社會福利為宗旨,服務著資源較為不足的偏鄉社區。
想飛不夠,要飛的遠
已成立將近20個年頭的麻煩小天使協會,一直是南投地區形象良好的社福團體,目前已協助超過500位個案,現階段在協會中最小的是9歲,最大的則來到了43歲。
「你一定覺得很奇怪,我們不是專門照顧小天使的嗎,怎麼還有年紀這麼大的院生?」簡總幹事一邊說著,一邊與剛從體檢回來的孩子打招呼。「協會照顧的對象是屬於中、重度以上身心障礙者,他們或許可以打理自己的生活,但在一般的職場上就業,是有其困難的。」
當拿起自己手工製作的產品那一刻,每個人臉上有著滿滿的成就感,希望大家都能來品嘗看看。
一開始的協會方向的確僅止於日間短托中心的定位,好讓父母親能無後顧之憂的投入工作,但隨著年齡漸長,院童面臨到親人逝世或職場適應不良等問題,卻無妥善照顧或協助的機制,於是希望能從根本下手解決院童所面臨到的困難。
「這些狀況其實不是那麼的令人意外,這也是協會經營方針與其他社福團體最大不同之所在。」總幹事早有預期,指了指牆上貼著的「天使家園」計畫。協會現已不僅止於提供短期照護的服務,同時提供職訓教育功能,然並非一般的職場接軌,而是學習能夠從事簡單的食材包裝、農事種植與販售訓練為主,使其在協會提供的機會中自立更生。
共生家園,我們都是家人
因服務對象的特殊性較難融入一般社會,所以協會藉由打造天使家園,希望未來以全方位、全人性的需求導向,提供適切的照顧服務模式,並藉天使家園的建置,結合在地生活、在地就業、在地終老的服務願景,現已於民國107年6月開始搬遷至南投縣中寮鄉,這一刻的等待,同樣是無數人的努力,才慢慢有了今天的成績。
「天使家園的成立當然不是一朝一夕,中間要感謝許多企業、社會與政府的幫忙,才讓整個計畫有實現的可能。」特別是104年開始向勞動部申請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經濟型計畫,在很大的程度填補了人手不足的困境,透過加入的專業人才,業務端有行銷人員進行小農產銷與業務開發,園區則有專職的種植員帶領園藝技術與植栽技巧的傳授,得以加速拓展相關業務,尤其是社區產銷能力整體的提升,可說是協會很大的資金來源。
社福團體的經營一向不太容易,多數比例得靠來自外界的捐款,而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自闢財源也是協會的重中之重。目前協會自企業贊助、民眾捐款與政府補助及衍生效益的資金籌措比例約是4:3:3,自籌部份著手於近年來開發的食農教育,從香草茶、萬壽菊清潔系列到天使生態無毒疏菜的銷售,皆已漸收成效。
協會在104年開始帶領天使們在中寮種植有機無毒農作,一方面訓練天使們工作技能及培養天使們工作態度,一方面透過連結在地小農產銷,增進銷售機會。「像是台灣銀行南投分行、寶島時代村與中興新村機關單位,都會提供免費攤位擺攤,讓小天使們能有更多接觸人群互動的可能,也能增加協會資金收入。」面對各企業的大力支持,總幹事很感動的說。
小天使們下田協助農民採收,在農耕互動教學之中,與社區連結情感。
永續經營,沒有誰是無根浮萍
除此之外,協會在106年進一步成立了「展愛社會企業有限公司」專責推廣公益商業的項目,像是有機產品的推廣,透過17 Life的網購與其他義賣平台,甚至加入衛福部優先採購平台的模式,讓南投在地好食材也能在全台灣被看見。而同是106年成立的「良善社會福祉關懷協會」,則以服務老人、單親、隔代、新住民與其他身心障礙者為對象,提供多元照顧與資源轉介等等。這2間單位不僅傳承小天使經營的多年寶貴經驗,更能整合跨界資源,以分工、合作的模式回饋利潤,使協會得以永續經營,成為社會企業的學習楷模。
概括而言,協會期許能提供心智障礙者們庇護及快速生活的環境,且發掘各項潛能、堅持著重自然、無毒與健康的概念,支持原鄉發展及社會扶助精神,幫助天使們在天使家園中,用雙手種出生命的價值,建立工作自信與成就。「當然如果你覺得這些小天使們真的很棒,也歡迎透過NPO Channel的公益平台捐款給我們。」簡總幹事這麼幽默的說著。
多元化的經營之下,讓已有成績的協會正朝著理想中的目標前進。無論賺到了多少錢,最終還是希望能夠讓弱勢族群扎根在地生活、創造生產能力、保護生態環境、感受生命意義,呼應終老、勞動、有機與生活的推廣理念,他們始終相信每個人都是天使,社會則因天使們而美好。
這是屬於小天使們的生態園區,完全是由自己整修、照顧的後花園,許多生態活動都在這裡發生。
愛,是在需要的人身上看見自己的責任。打造永續家園的路或許艱辛漫長,但只要開始就不言遠,除了感謝各方大德的捐贈,以及協會同仁、志工、見習學生們付出,讓麻煩小天使在人生路途中,能成為不向命運低頭的生命鬥士,也使社會形塑出愛的環境、善的循環。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